网络媒体:问政与监督

2009-01-14 06:26王荣科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问政网络媒体网民

王荣科

引子——从“炉边谈话”说起

1933年,罗斯福在横扫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中宣誓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为了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共度时艰,罗斯福一改向各界发表讲话时的刻板严肃风格,通过当时的“新媒体”广播,向民众传递新政的种种打算,这些讲话被形象地称作“炉边谈话”。罗斯福在12年的任期内一共进行了30次。这些“炉边谈话”有效地稳定了美国民众的情绪,整合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对于扭转萧条局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后来,罗斯福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而他的“炉边谈话”也成为凝聚民心的最经典案例。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网友交流,被广大网友称为“掀开中国互联网历史崭新的一页”,实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网民的首次“面对面”交流。2009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倾听民情民意,纵论国家大事。温家宝说:“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愿意把这样的在线交流继续进行下去,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处于困难的时期。”

胡锦涛、温家宝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也可称之为网络时代的“炉边谈话”。它不仅能使中南海的声音遍布网络,而且能使来自草根和底层的声音直达中南海高层。试想一下,如果领导人与网民之间的交流能够成为常态,那么,这种网络时代的“炉边谈话”无疑将会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网络问政——了解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进入新世纪以来,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查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提供咨询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可以及时了解更多信息,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众多大事都少不了网络的参与,各种信息的及时发布,各种渠道的沟通交流,使得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新闻源。从传播文化到交流沟通,从反映心声到参政议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互联网的“身影”。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67.1%的公众认为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官方了解民生、体察民意的重要途径。而能否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向来是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有两句话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州的一位医生网民提议的回应。“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宿舍对北大学子的肺腑之言。正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这种看不见的联系,坚定着亿万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国是的信心。

2008年也被称为中国官员的“触网之年”。互联网以其便利性和互动性,正日益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民意通道。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官员尝试“在线办公”,表明了他们开阔的胸怀和开放的政治理念。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执政者把握民意的新渠道,开辟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它见证着执政者的政治自觉,见证着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网络问政是否被重视,体现出领导干部是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否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之外,还要自觉养成上网这个“第五习惯”,既要“上网访民意”,又要“下网解民忧”,努力做到回复网民制度化,解决问题常态化。如果我们要使这种“网络问政”的风尚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一是要建立社情民意的网络资源库。畅通采集渠道,及时整理分析信息,以便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二是要建立网络发布平台。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需要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对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的水平。平台应以党和政府网站设立的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栏目为主导、以商业网站为补充,同时还要发挥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三是建立网络交互平台,使之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与普通党员、群众的交互平台。

网络监督——规范公务行为的“舆论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播媒体。互联网、手机的广泛运用普及,不仅大大拓展了中国社会的舆论空间,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方式。

中国3亿网民总人数和网络新闻使用率的大幅攀升,无可争议地体现出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报告显示: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三大重点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商业门户网站,累计每天新闻更新超过2万条,日均新闻信息浏览量超过20亿次。

由于数字化、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越来越快及媒体多样性、信息广泛性和受众选择的不断增强,网络媒体在传播方式上也表现出日趋多样化。它在给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丰富精神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以其“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显示出较强的群际传播能力,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络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影响社会稳定。此外,网络媒体已发展成为社会组织动员的新手段,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从虚拟世界传导到现实世界,网民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

然而在我国,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仍然存在危机。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虚假新闻多。近年来的十大假新闻中包含有首发于网络的新闻。二是低俗现象严重。不少商业网站存在媚俗倾向,网页中充斥着大量低俗、暴力、色情信息,特别是在文化娱乐和体育新闻中这种现象尤为普遍。三是不良广告、广告新闻多。四是恶意炒作的新闻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网站片面追求访问量和轰动效应,对新闻把关不严,一味求新求快,往往在没有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就会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发布出去。

网络媒体的“两面性”,提醒我们在发挥其问政和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其存在的负面和消极影响。为此,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加强网络立法。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网民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网络立法加以规范。二是缩小数字鸿沟。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存在着差距,造成民主政治参与的不均衡。为此,必须抓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普通服务政策,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以缩小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创造机会均等的网络平台。同时,政府机构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主流媒体要健全准确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及时向公众、向媒体通报新闻信息,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翔实,“流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透明”。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而且也给网络媒体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新闻源,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净化。

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的高度,把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引导力度,提高引导水平,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作者系焦作市广电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问政网络媒体网民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媒体问政”如何走得长远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丹江口 《百姓问政》聚焦履职尽责
岂止“问干部”,更是“问民意”
商业新闻
有感“网民节”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2.9亿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