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谋发展 凝心聚智创辉煌

2009-01-14 06:26王新强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西平全县农村

王新强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中华之母——黄帝正妻、蚕神嫘祖的故里、中国冶铁文化的发祥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西平人民依靠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依靠扩权县的体制活力,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靠争先创新、永争一流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实现了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迈向全面小康、城乡面貌环境优雅宜居等巨大变化,开创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西平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全省畜牧强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60年的辉煌成就,深刻诠释了西平人民敢为人先、负重拼搏的精神状态,诠释了西平人民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理念,更诠释了西平人民跨越发展、加速赶超的气魄。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西平县历届党委、政府努力破除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旧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一切服从、服务于发展,依据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85.6亿元,是1978年1.15亿元的74.4倍,年均增长15.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62亿元,是1978年1145万元的14倍,年均增长9.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5亿元,是1978年103万元的4029倍,年均增长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5亿元,是1978年6932万元的67倍,年均增长15.1%;城乡居民存款总额达到56.2亿元,是1978年1761万元的319倍,年均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24.3亿元,是1978年2250万元的10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9.3:11.1:19.6转变为32.8:38.8:28.4,改变了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结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593元和4636元,是1978年的88倍和113倍,年均增长16.1%和17.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20元,是1978年166元的60倍,年均增长14.6%。农民由基本温饱逐步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西平大地正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支柱产业逐步壮大

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不全、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材、塑料塑胶、轻工纺织等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结构逐步趋于合理。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732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06.1亿元,是1978年的4.2倍;实现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占GDP的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完成增加值13.3亿元。全县出现了鲁洲生物科技、永骏化工、丰盛粮油、鼎力钢杆、兴华纸业、旺佳纺织、电业、棠河酒业等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009年,投资5亿元的西平浙商工业园、投资1.5亿元的电力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的落地建设,也必将为西平的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加快工业提速增效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等举措,全县主要工业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三农”工作全面加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全县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大幅增收。2008年,粮食总产达到83.4万吨,是1978年的4.2倍,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达到48.3亿元,是1978年10.1亿元的4.8倍。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00万千瓦,较1978年增长10倍。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规模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256个,全县生猪存栏96万头,出栏99.6万头,家禽存栏904.8万只,出栏479.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9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2.3%上升到41.6%。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出了鲁洲生物、丰盛粮油、华康鸭业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总数达2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40多个。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2万亩。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产条件逐步提高。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建成了一大批城区道路、供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营,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县城建成面积由1978年3平方公里发展到2008年的2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16万人。构建了八纵八横的城市框架,实现了工业园区化、城市园林化、居住小区化。以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为契机,推进小高层住宅楼房建设,城市品位全面提高,初步具备撤县设市的基础条件。新型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现代物流、旅游等产业正在兴起。完善市场体系,对农贸市场、服装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发展塑胶、食用菌、建材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2009年,投资8亿元的义乌商贸城开工建设,传统商贸优势将进一步增强。交通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善,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106公里增加到2000公里,增长19倍,京港澳、石武客专等高速公路、铁路贯通全境,形成了高速、国省道和县、乡、村公路交织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大力开展"三清一改"活动,全县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的城乡一体化推进格局。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了一批绿地广场、街头游园,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以"一道三区"(107国道升级改造、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开发、城北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了开发建设步伐,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和外部形象不断提升。

五、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自1978年以来,全县农村先后推行了联产承包、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责任制,建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带动了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农村管理上,实行了并村联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在农村生产关系上,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在农村综合改革上,实行了农村教育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通过项目招商、整体转让、依法破产等多种形式,实行了县域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以提高服务效率、减少审批程序、转变政府职能、构建阳光政府为目标,推进县级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等机构。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累计引进县外资金15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近亿美元,先后有数千名外来客商到西平投资兴业。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外出务工20余万人,海外输出300多人,年创劳务收入15亿元。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热情高涨,累计回乡投资近百亿元。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问题明显改善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全部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三级卫生防疫网络进一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铺开,实现了城乡医疗合作组织的全县覆盖。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4人。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全面铺开,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逐年提高。文化村室建设遍及全县各个角落,群众的文化生活环境全面改善。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先后被定为省优、国优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被国家民协授予“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100%的村庄实现了通油(水泥)路,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城市、农村广泛普及。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和药品质量不断提高。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隐患排查治理,遏止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平安建设深入推进,连续10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2005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县呈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回首往昔,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开拓创新谋发展,凝心聚智创辉煌。我们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在思想观念上有更大解放,在发展环境上有更大改善,在体制机制上有更大突破,在开放水平上有更大提高,努力实现西平的新跨越。

猜你喜欢
西平全县农村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