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也冰
在宁波听心理课。
有这么一堂课,叫《我们无处安放的爱情》。
年轻的董老师,真年轻。年轻到普通话都带点台湾味,口头禅是“然后”。但正是因为年轻,他的课有很多点都闪着“85后”才有的思想光芒。
其实,对于爱情课(就是所谓的早恋心理辅导),我还是很有自信的。我自己上课的选题里面,最有把握的就是这个。我觉得自己身为女性,细腻,又有文艺感觉,可以感性理性结合。
所以,一般来说,在宁波或者杭州听到的爱情课,我都暗暗地想:“MAYBE我的设计更好,MAYBE我上得更好。”呵呵。
今天小董老师,还真让我很服气。虽然他的课也不能用完美形容,但是却是六堂课里唯一真正打动我的。
他选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视频选段,提出了爱情的冲动性。
紧接着他设置了一个很有趣的环节:婚礼誓词。
教室里响起了《结婚进行曲》,他请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上台念婚礼誓词:
我愿意娶(嫁)——为妻子(丈夫),与她(他)在神圣的婚约中共同生活。无论是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美貌或失色、顺利或失意,我都愿意爱她(他)、安慰她(他)、尊敬她(他)、保护她(他)。并愿意在我一生之中对她(他)永远忠心不变。
两个学生念得并不好,磕磕绊绊,但是我的鼻子一下子酸起来。
我是个太感性的人。
学生的脸色明显变了。
刚刚还在老师的安排下讨论美好的爱情,突然一下子,就读到了分量不轻的结婚誓词。
他们窃窃私语:什么?无论是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美貌或失色、顺利或失意?搞错没有?
小董老师又给出了世界著名的那个例子:美国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被车祸毁容,惨不忍睹,她的男朋友不离不弃,还跪下向她递出了求婚的钻戒。
PPT上英俊的男人和他怀里相貌恐怖的女人,让学生噤若寒蝉。
他们被吓到了。
不是被女人的脸吓到。
而是被爱情的衡量标准吓到了。
小董老师问,这才是爱情吧?
一个女生尖叫着激动地回答,是!这才是爱情!
我观察着学生的脸,他们有点沉思到呆滞了。
他们的表情在说:如果这才是爱情,那么,我正在经历的,又算是什么?
小董老师最后问:你做得到这样吗?
学生开始面无人色了。
我突然觉得这样实在太残忍了。
因为,这个问题,连我,27岁的“老女人”,都没有办法回答。
我做得到吗?
听完课,我打车去车站。
学生们放学了,白色的校服,蓝色的蝴蝶结,女孩子烫着美丽的卷发,男孩子小麦色的脸上闪着光芒,他们手拉手,一对一对开心地走着。
甚至,我还听到一对小情侣在高高兴兴地谈论上课的婚礼誓词,努力而兴奋地回忆着誓词的内容,望向彼此的目光全是满满的自信。
我在出租车里看着他们的青春无敌,年少美貌……
你们都会长大的。过十年,你们也会和我一样大。
一路走过去,你们会伤害谁,会被谁伤害?
爱情会从最初水晶苹果一般的晶莹无瑕,慢慢掺杂现实的世俗因子,你们的心会慢慢麻木吗?还是痛不欲生,也无力改变?
你们会和上课的时候说的那样,选择和自己真正深爱的人结婚吗?真的吗?
你们念得磕磕绊绊的婚礼誓词,真的可以那么容易做到吗?
小董老师的问题,你们做得到吗?
我们做的到么?我在问。
♥编辑/商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