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

2009-01-14 08:11董继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24期
关键词:采访零距离记者

赵 谦 董继伟

摘要: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新闻心理学认为:采访属于一种人际互动。一次成功的采访一定是建立在一次成功的交际之上的。本文将从如何通过记者在思想形象、语言、三方面实现与采访对象的零距离,来保障最后采访的成功。

关键词:采访;记者;采访对象;零距离;沟通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两颗粉色的小心交叠在一起。本来以为作者想用它来表示爱情,一看下面的说明不禁微笑。“新闻采访”四个字写得明白。想必画图的人定是新闻界业内人士,否则不会用这么简单的笔触就道出了新闻采访的关键所在--用心沟通,重在交流。

众所周知,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似乎从我们刚刚学习新闻的那天开始,就有人不停的耳提面命“好新闻是跑出来的。”“七分采,三分写。”等等这般。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采访的重要性。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一直在重点训练自己的采访能力。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需要通过他们的语言来提供给受众新闻事实,这个群体就是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在采访中与记者同样重要,但他们往往是记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陌生人,更多的则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一旦那起话筒面对镜头就不会说话的普通人,那么如何通过记者的努力使采访对象提供出足够的新闻事实?

新闻心理学认为:采访属于一种人际互动。在阐释这种人际互动效果时研究者们用到了颜色理论。即--分别用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来区分不同的采访环境。所谓绿色采访是指采访双方情绪愉快或不带任何不佳情绪。事实真相自然而然的随谈话进程而表露出来。在黄色采访中采访对象已经产生了不安情绪,这种情绪很可能会使事实真相蒙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而红色采访则表示采访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况危机随时可能发生,采访对象指责与敌对的情绪随时可能爆发。所以,营造绿色的采访环境就成了记者在每一次采访时的希望与努力方向。下面我就将从三方面来论述一下:如何通过与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营造绿色采访环境,进而实现一次成功的采访。

1 换位思考--思想零距离

在一次采访的开始阶段,我们习惯使用与采访对象时空接近的手段,来增加与采访对象的亲近感。例如从采访对象的口音中认老乡,或者寻找与采访对象经历的共同点:象同一年毕业,同一年出生。尽管时空接近有助于提升陌生人之间的熟悉程度,让采访对象能够迅速产生对记者的好感,但是要想让双方关系再进一步,也就是让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亲近感信赖感。我们就必须从采访对象的思想入手,通过与采访对象思想上的接近为一次成功的采访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理学研究表明是相似性把人们结合到一起。思想上的相近在人际吸引中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趋同性心理认为:那些和自己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自己,所以愿意主动与之建立人际关系。那些与我们有着共同观念对事物持共同看法得人会带给我们一种我是正确的的愉快感觉。简单来说就是被人喜爱的渴望,被人确证的需要。都在提升一对相似心灵的吸引力。既然明确了人们喜欢与自己思想、认识相近的人。认为与这种人打交道可以找到共同语言 ,记者采访时就应该有意去寻找与采访对象态度、观点、价值取向、人际风格等方面的相似点。比如和嫉恶如仇的人谈为人,和方丈谈佛教,和心理学家讲沟通。虽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和采访内容有直接关系,但只要双方谈得来,就会为进入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让采访对象对你进行认知,主动实现思想零距离。例如:《与神话较量的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志:一本应该在省部级以上高官手中传阅的《金融内参》却被蓝田集团的老总知晓了其中的内容。你觉得这当中是不是有什么力量在背后操纵。

刘姝威:你说呢?

王志:我问你。

刘姝威:我问你。

王志:我先问你。

刘姝威:(笑)肯定是的。

许多人在听了这段对话后,都觉得刘姝威在笑话王志说话像个小孩。但事实上刘姝威是在笑王志的执着(了解这个事件的人都知道为了国家利益,为了颠覆蓝田神话刘姝威曾说过以死相拼。)他觉得王志的这份执着和自己太像了,所以她自愿给出了答案“是的”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廷格对这种仙子昂的解释是:人人都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己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李亮。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2 入乡随俗——形象零距离

西方有一种职业叫做形象专家,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政治人物进行形象设计,撒切尔夫人就是通过形象专家的巧手调教使她由一个声音尖细毫不动人的女子变成了在国际享有盛名的铁娘子。同样在新闻界,形象设计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作用于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就要求记者根据自己的特点,节目栏目需要 ,受众和采访对象的审美来完善形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与采访对象一旦进入采访情景,记者就会自觉的向采访对象呈现特定的自我形象,使自己的举止,仪表风度等方面与对方的期望一致。进而营造融洽的采访气氛。曾经有人问过敬一丹这样的问题:“敬老师,您能在《焦点访谈》结束时跟大家笑一下嘛?微笑能让人觉得生活很美好。”敬一丹说:“我很想笑,但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焦点访谈是一个让社会保持痛感的节目,面对采访对象的苦痛即使是微笑也是不礼貌的。”面部表情就是记者外在形象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告诉记者你的一切都要与采访对象保持一致。哪怕是简单的肢体语言。除了肢体语言外记者的形象还包括服饰,发型等等,当你穿着连衣裙高跟鞋站在田埂上进行采访时,你会发现采访对象无论如何也跟你亲近不起来。当然事物的另外一面就是恰当的外在形象管理可以帮你走近采访对象,进而实现采访的成功。2008年3月18日《鲁豫有约》中主持人特意穿了一条红色短裙,去采访电视剧《奋斗》中的三个男主角。这身装扮把鲁豫衬托的活泼又有朝气,也使这三个二十几岁的男生,在认知主持人时跨越了年龄造成的鸿沟。

3 设身处地——语言零距离

在采访中,语言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实现沟通的最终载体。所以口语表达是记者不可忽视的一项业务能力。虽然对于记者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个软指标,但对未来生存工作需要来讲确是异常重要的。现在的年轻记者多是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从小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自信、聪明、敢想,敢说的特质。大多数人都具备极强的演讲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访中的口才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它必须建立在采访与被访之间的沟通交流之上。我们最终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与采访对象的零距离。所以对于记者在采访中的语言就有了这样的要求。

3.1 听了能懂的语言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一个城里的女孩到农村去,看见骡子在吃麦苗。他既不认识骡子也不认识麦苗。于是大喊:“不好了,动物吃植物了。”由于女孩的无知造成了他说的话别人根本就听不懂的后果。那么他说话的意义也就失去了。记者在采访中要与各色人物打交道,每一个人由于自身特点不同对相同语言的认知能力也就不同,跟一个只上过一年学的人,满嘴之乎者也肯定是要闹大笑话的。一个成熟的记者就是能够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让沟通从听懂开始。一次中央电视台去延安采访,看见一位老大爷,冒雨看心连心艺术团彩排,原因是没有第二天得票,在场的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当即决定送票给老人。当杨伟光在大家的簇拥之下 走到老人面前时,有人告诉老人:这是中央电视台台帐。老人有点迷惑。又有人说他是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老人看起来更迷惑了。于是一个著名记者站出来说:大爷,给您送票的是我们这里最大的官。老人恍然大悟,连声谢谢,表情激动。在最后一个记者说话之前,其他的人说话方式就出现了规格感太强的问题,没有考虑到这位农村老大爷的知识层面。

3.2 听了接受的语言

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一名小学生。记者说:“小朋友你上几年级了?小学生:我不是小朋友,我是小学生。幼儿园里的才是小朋友。”然后就全然不顾记者的反应撅着小嘴走出镜头。很明显这个孩子不接受记者给他的称呼,进而拒绝接受采访,导致这次采访失败。这就告诉我们:记者一定要在说话前先问自己,我这么说合适吗?他能接受吗?只有建立在采访对象乐于接受前提下的采访,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试想一下:采访明星你张嘴就说人家没有电视上漂亮。采访一名企业家你先说人家公司的股票跌了。你还想让采访对象心情舒畅的接受你的采访,这实在是强人所难。

《鲁豫有约》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喜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鲁豫有能力让采访对象自愿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采访对象愿意说出自己故事的前提是对鲁豫的接受。这最终要归功于鲁豫说出的那些让人不仅接受更是舒服接受的语言。

鲁豫在采访毛阿敏时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直到现在我还挺担心的,我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谈那些往事?”

毛阿敏说:没关系我们什么都可以说。我知道你会问得比较坦率。

正是鲁豫直接真诚的语言让毛阿敏自愿打开心理防线。

综上所述,重视新闻采访更要把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采访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搜集消息与访问谈话。记者面对采访对象需要以谈为手段来实现搜集消息的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必须通过与采访对象在思想、形象、语言上实现零距离接触,才能最终实现收获百分百新闻事实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2]敬一丹.99个问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高玉祥.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采访零距离记者
零距离与远距离
和党旗零距离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观察零距离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