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调整的目标与保证措施

2009-01-14 08:1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24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畜牧业调整

吴 限

摘要: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针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以下将针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行重点论述。

1 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畜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规律变化,就必须在结构上突出质量,把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生产的结构灵魂,增加高品质畜产品的生产,增加能够满足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的畜产品供给能力。因此,要在产品层次、上市层次、贸易层次上进行结构优化。一方面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动物产品安全,提高动物检疫标准,逐步建立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运行机制。畜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要大力发展肉牛生产,积极发展奶牛业,加快发展乳品加工;加强生猪品种改良,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加快发展优质肉鸡生产。

2 实现畜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保证措施

2.1 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入世后,我们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畜产品除了供应本省市场外,主要市场应转向省外、国外。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入WTO后,要不断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加强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现畜产品“包装规格化、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三是实现由传统型畜牧业向现代型畜牧业转化。目前本地的畜牧业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四是实现由速度型向环保型转变。

2.2 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

畜牧业保障体系包括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动物安全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

2.2.1 良种繁育体系

加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逐步形成一套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稳定合理的投资机制。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兴办畜禽繁育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种畜禽管理,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畜禽经营行为,加快推行种畜禽品种标准和质量标准,开展种畜禽测定工作,提高种畜禽质量。

2.2.2 动物安全体系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疫情测报、诊断监测和兽药残留监测系统,继续组织实施好动物保护工程。增加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专项经费,落实防治预案,强化对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检疫监督,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建立完善的动物卫生质量体系,开展畜禽产品安全监督和检测,将畜禽产品安全纳入法制化、标准化管理轨道,确保畜禽产品卫生安全。

2.2.3 饲料生产体系

在继续抓好农副产品利用的同时,促进专用饲料生产,培育和发展饲料工业,填补本地饲料加工企业的一些空白,提高饲料加工的整体效益,确保饲料质量与安全。

2.2.4 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传输网络,实行畜牧业信息发布制度。尽快实现省地县畜牧部门之间的计算机联网,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系统,加强对畜牧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和掌握,引导生产者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现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对接精准化,防止畜牧业生产大起大落。

2.3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

畜牧业结构调整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要充分利用科技增收计划等,推广一批重大先进实用技术。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推广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普及。加强对畜牧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采取短期培训、岗位培训、绿色证书达标培训相结合,更新知识结构,充实养殖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

2.4 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接轨

畜牧业产业化主要以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为特征,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本地畜牧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必须借鉴发达地区产业化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加大畜牧业加工项目的协作,高起点、高标准、上规模、上档次,建一批禽蛋和肉兔加工项目;要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组建营销协会,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使畜牧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2.5 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坚持草地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加大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和围栏封育的力度,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进一步防止草地生态恶化,全面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6 加强市场建设,搞活畜产品流通

继续坚持放开市场、多渠道搞活畜产品流通的政策,鼓励产销直挂,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鼓励各类生产合作组织、经纪人、技术服务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加强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和规范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强管理,逐步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2.7 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一是依据各地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具有指导性、预测性和前瞻性的畜牧业结构调整规划,确立主导产业,搞好区域布局,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二是突出扶持和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注重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争创名优品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重视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规模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特色基地建设,壮大基地规模和实力,形成产品集中、量大质优、产销通畅的优质畜产品基地;四是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通过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

2.8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一要加快步伐加强兽药残留物的监测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完善畜产品和饲料中药物的检验方法,完善兽药使用的停药期规定,建设兽药安全监测网络;二要加大疫病防治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消灭或控制影响畜产品出口的各种疾病,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杜绝国外的疫病传入国内;三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使用违禁药品的经营者和使用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文泉.化隆县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措施.

[2]周勇,罗若愚.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12.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畜牧业调整
映像畜牧业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18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