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2009-01-14 08:11甘春燕曾金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24期
关键词:硅酸盐水灰比集料

甘春燕 曾金梅

摘 要:水泥混凝土是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四个方面:原材料、配给比、搅拌技术和混凝土路面养护。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随着现代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一样,成为高等级路面的主要建筑材料。

1 路面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1 水泥品种与强度要求

水泥是路面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早期干缩、温度变形和抗磨性。特重、重交通等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优采用硅酸盐水泥,可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1.2 粗集料质量要求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和卵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2级。

1.3 细集料质量要求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不低于2级。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设计弯拉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易性等要求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通过计算、试验和必要的调整,确定混凝土单位体积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

(1)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h;(2)计算水灰比(W/ C)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按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3)确定单位用水量(W0);(4)确定单位用灰量;(5)确定砂率;(6)确定粗、细集料用量;(7)按砂石材料实际含水量折算为全干状态的实际材料用量;(8)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计算求出的配合比与实际材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必须经过试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试验室配合比是按粗、细集料在标准含水状态下计算出来的,但是施工现场的集料含水量是经常变的,因此,必须根据每天拌制时集料的实际含水率,换算为现场材料的实际用量,最后计算出施工配合比。一般混凝土的用量为130L/m3~170L/m3,水灰比为0.40~0.55,含砂率一般为28%~33%。

3 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的综合协调

3.1 粗集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碎石和砾石均可施工优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但砾石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碎石混凝土应不大于30mm。

3.2 单位水泥用量。路面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不宜过大,过大会使水泥浆量增多,集料之间的嵌锁力减小,抗折强度提高不明显。且由于水泥浆量增大会增大干缩变形,影响路面平整度,易产生开裂,且经济性不好。

3.3 含气量。目前,规范已要求检测混凝土的含气量。引气剂的使用,即有利于路面的抗冻性,也对路面的抗弯拉强度,降低路面刚度,减少变形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4 搅拌技术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搅拌机是将水泥、砂、石和水等按一定的配合比例,进行均匀拌和的机械。其种类很多,按搅拌原理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自落式宜搅拌塑性和半塑性混凝土,强制式适宜拌制干制硬性混凝土。

5 混凝土路面养护

5.1 日常性养护。水是导致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混凝土路面养护中除防尘保洁。疏通排水系统外,重点就是“清缝、灌缝”。

5.2 预防性养护。针对混凝土路面破坏的特点,我们就在混凝土板块微裂缝或裂缝初期,采取用环氧树脂胶灌缝的办法,灌填混凝土板块的裂缝,以阻止裂缝的继续发展和防止地表面水往下渗透,以达到延缓和阻止混凝土板块破坏的目的。

5.3 重点养护。重点养护分为“逐块换板法”和“整段加铺法”两种。“逐块换板法”就是对已破坏混凝土板块挖除以后,进行基层处理,再在其上重新铺筑混凝土板块。“整段加铺法”就是针对大纳路川境段的特殊路段,在原路面上重新铺一层混凝土面层作为路面。

5.4 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和缩缝填缝料密实无渗漏现象,胀缝在使用中随气温而变化,气温上升时,填缝料被挤出,当气温下降填缝不能立即恢复,使缝中形成空隙,泥、砂、石屑等杂物侵入,成为再次胀伸时的障碍,且雨雪水沿此空隙渗入,损坏路面结构层基层和垫层,造成路面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施工、养护不规范、切缝、清缝不及时或没有达到规定的深度,也是造成接缝破损的原因。

猜你喜欢
硅酸盐水灰比集料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水灰比和粉煤灰对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影响研究
氯盐和碳化双重腐蚀对钢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水灰比对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影响试验的研究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正式取消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关于“水灰比”或“水胶比”中“水”定义的探讨
采用离散元方法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