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

2009-01-14 08:11杨兴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24期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杨兴富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现状;指出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勘察;质量

1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现状分析

1.1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宏观认识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设微型水电站到中小型水电站,又跃上从建设中小型水电站到兴建大江大河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的辉煌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工作也随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起壮大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勘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采用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工程勘察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因此,从宏观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水平总体上是上升的。但在总体水平上升的背后,也存在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就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这样或那样的工程质量问题,特别是现今市场经济运作下,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勘察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压缩部分勘察工程量、取消一些辅助勘察手段或为迎合甲方的要求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或局部工程勘察的质量下降。

1.2 规程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

关于工程建设和勘测设计的质量控制,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和各行业均发布了一系列规程规范和法规性文件进行规范和管理控制,其中,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方面的就有几十种之多,还有质量管理控制的专门机构也相应颁布了一批规定和要求。总的来说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是比较完善的。

1.3 勘察过程执行状况

勘察过程的执行状况是决定工程勘察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综观过去几十年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一些国家计划投资的大型项目和一些勘察经费比较充足而有保证的项目,工程勘察的质量比较好。反之,对于一些勘察经费不足而时间紧促的项目,往往会出现勘察质量不高或发生质量事故问题。当然,影响勘察过程执行情况的因素比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出现勘察质量不高或质量事故问题也经常由多个因素引起,其中,勘察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比较薄弱环节之一。我们往往较注重工程勘察的结果审查,而忽视了工程勘察的过程控制,因此,勘察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主要原因分析

2.1 勘察市场不规范

在计划经济年代,勘察市场和投资主体均比较单一,各个勘测设计单位的任务主要是由政府和各主管部门通过指令性任务下达的,这个时期的勘察市场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随着水利水电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期间,由于勘察市场的管理不到位,一些私营队伍和跨行业部门的勘察队伍也大量进入水利水电勘察市场,造成相互压价,价格混乱的局面, 更甚者由于不合理竞争,导致工程勘察取费低,勘察单位为了自身队伍的生存,往往就会出现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不够,马虎应付,有时甚至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质量水平。

2.2 勘察设计周期短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工程巨大而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要有一定的勘测设计周期。过去,一个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周期往往需要好几年,有的甚至是几十年。但近阶段,一些建设单位业主和政府部门领导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和政绩,往往盲目地压缩勘测设计和建设周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得工程勘察时间紧,有时甚至导致勘察单位被迫压缩勘察工程量或取消一些辅助勘察手段,工程勘察精度达不到规程规范的要求。

2.3 勘察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手段主要有钻探、物探、试验三大类。其中钻探队伍专业化程度最低,在计划经济年代,勘察市场和投资主体均比较单一,各个勘测设计单位均设有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工作人员亦基本受过专业培训或学习,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实行市场经济后,由于一些私营队伍和跨行业部门的勘察队伍也大量进入水利水电勘察市场,而这些非专业队伍往往没有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施工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本人在工作中就遇到数例机长只会开钻机而没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情况,这对基础资料的获取及分析影响大,进而影响工程勘察质量;而物探、试验两类由于相应设备技术含量高,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亦普遍存在物探技术人员缺乏相关的地质知识,常有物探解译成果与地质专业分析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地质专业难以引用物探解译成果的情况。

2.4 管理机制问题突出

随着勘测设计行业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勘测设计单位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制调整, 勘测部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扶持,勘察部门和设计部门往往独自作战,相互间的沟通和配合协作也比过去少了很多。由于勘测部门普遍存在“老、大、难”问题,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而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于一些勘察部门的历史遗留也没有明确的指引和解决方案。面临着现实利益、长远发展和历史遗留问题等的交织困惑,勘测设计单位的管理机制也受到严峻挑战。

人力资源是一个单位长期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因此,必须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来抓。但由于受工程勘察行业特点的局限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工程勘察队伍的工作环境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环境差、地位低、收入少等问题一直存在。再加上分配机制不灵活,人力培训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很大一部分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下降,工程勘察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3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对策思考

3.1 规范市场秩序

工程勘察市场秩序对于工程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样非常重要,它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市场准入资质许可问题,其次是勘察工作量和勘察取费标准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所规范和监督,否则,无序的勘察市场必然会带来低水平的勘察质量。

3.2 规范合理的勘察周期

水利水电工程要想取得好的勘察质量,则丰富的勘察基础资料是取得优质勘察质量的必备条件,而勘察基础资料是通过必要的和辅助的勘察手段所取得的,这些勘察手段的实施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段方能完成(比如地下水位等需长期观测方能取得的基础资料)。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应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规定一个基本勘察周期,再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给出一个可调节是时间段。如此一来建设单位业主和政府部门领导在考虑工程立项时先得考虑时间问题,工程的投资会变得理性,避免盲目地压缩勘测设计和建设周期,勘测设计单位亦可减少一些来自业主的不合理要求,按自已的计划安排工程的进度。

3.3 提高勘察队伍职工的整体素质

工程勘察质量水平下降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客观因素和环境因素外,勘察队伍职工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下降也是导致勘察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必须加强勘察队伍职工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改善勘察队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稳定和凝聚职工的人心和人气,从而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4 加大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制度建设是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而让制度有效地贯彻实施,则是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保证。对于控制工程勘察质量也是如此。目前相关的规定和规范已经有不少,主要的问题出在落实的环节。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在制度建设方面,除了完善一些必要的工程勘察规程规范、质量监督和检查标准之外,建立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市场准入制度、工程勘察监理制度以及工程勘察审查规程制度是有关制度得到落实的关键。

3.5 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配合

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勘察是为设计服务的,因此,勘察部门要和设计部门及时沟通和配合,了解设计的意图和对地质的要求,才能把有限的勘探工作量用在刀刃上,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设计部门也应及时掌握勘察过程和成果分析资料,并根据勘察成果合理地修正设计方案,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因素而引起的较多的设计变更等问题。

3.6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勘探技术较单一和落后也是制约勘察质量的一个因素,主要依靠“罗盘、锤子、放大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存在着,引进或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力度还比较弱,勘探手段也略显简单,同一些国家的先进勘探技术和手段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制度和规程规范时,要有意识地多鼓励和引导勘察单位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从而进一步提升勘察技术的档次和水平,提高劳动效能和勘察质量。

4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市场化对工程勘察单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勘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单位由于外部和内部等多方面原因,勘察队伍职工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令人担忧,由此而引起设计方案改变、投资增加、工期延长等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质量乃当务之急,必须要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工程勘察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试论工程物探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