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维 庄 昆
摘要:社会的信息化,科学化的发展,使企业与网络信息之间相依相附,互为促进。本文论述了对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搭建的必要性,介绍了进行整合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的内容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网络管理; 平台;运维;监控;网络安全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上网人数的迅猛增长,特别是随着企业上网工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对网络的软硬件设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网络技术水平的应用
1.1初步应用成果
网络在企业中科学应用和管理,有效的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其利用公用基础设施向企业的合作伙伴、客户和在外的员工提供各种灵活、便捷的信息访问途径,明显的提高了企业管理和业务效率、客户服务质量,直接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存在的现状
目前各行各业均向信息化方面发展,这就对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动作和管理提高了要求,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还能安全、有效、可靠的保证企业内部资源和各种信息数据的安全。而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网络系统设施和管理,技术人员的配备已是不能满足信息化对企业的要求了,这就要求各企业提高网络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重视,投入更加专业的人才,有效管理网络资源。一些业务应用子系统集成度低、互联性差、信息管理分散,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及时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度达不到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的要求。简单的应用多,能支持管理和决策的应用少,能利用网络开展经营 活动的应用更少。由于信息化应用水平还不高,使得信息资源的增值作用还没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下面以我公司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原则为例进行说明。
2网络管理平台的搭建基础
2.1建设背景
按照“统一管理、集中监控、集中运维”的建设思路,依托公司综合运维管理,建设集团网控中心。除包括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平台外,还包括完整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以及相应的团队。实现对全网网络系统、主机系统、物理环境、信息系统流程和数据进行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为IT集中运维提供高效工作平台。
唐口煤矿IT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将逐步实现对“网元级、资源级、应用级”和安全系统等运行维护管理,有效地辅助系统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在线监控和规划预测,实现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的可控、能控和在控。同时,结合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的实际管理情况,由对网控中心和数据中心的管理延伸到对人员的管理,按照ITIL规范要求,逐步实现以流程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业务系统集中管理的深入促进了系统管理方式的改变。如信息化发展趋势、服务化发展趋势;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2 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的深入促进了IT服务管理方式的改变。如信息化管理力度不够;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运行制度不健全,运行保障体系未建立。
2.2 建设目标
根据以上各因素,唐口煤矿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应能实现以下目标:能够实现对唐口煤矿所辖多种类型网络设备的管理;实现对唐口煤矿所辖多种类型安全设备的监控管理;实现对信息网上告警信息的定制、获取、处理和统计功能;根据监测到的性能原始数据,对信息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趋势等进行分析;提供灵活的报表定制功能,针对用户行业特点定制开发报表;为下一步实现IT流程管理、IT资产管理,建立统一的IT资源信息库做准备;
2.3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原则
2.3.1能够实现系统管理的全面性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要求能够全面支持唐口煤矿各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等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中的全方面的监控需求;要求产品更新及时,能够很快的根据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厂家版本的变化,比较迅速的为客户提供对应的更新服务;要求各种监控产品的监控指标细致、深入,在主机、数据库方面的Metric可达数百种,不仅能够实现对很多指标的监控,还要求能够实现查错、故障定位等功能。
2.3.2 统一实现平台和业务应用监控
要求能够对唐口煤矿现有的网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在实现平台监控的基础上实现对业务应用的监控管理,保证对平台和业务应用监控的平台统一性。
2.3.3 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要求管理软件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对标准的支持能力,支持各种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存储设备等,并能通过开放的接口与实际业务应用通信,管理实际后台业务应用。在客户需求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多种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等;要求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以适应管理系统自身的不断调整、修改和优化,并要求提供监控系统自身管理模块,保证系统自身管理和维护的方便性。
要求对应用系统提供灵活的管理支持,可以方便和快速地扩展对非标准应用的支持,以监控应用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参数,并要求能够根据应用系统的不同以及跨平台的特点,可以灵活的加载、卸载特定的管理模块。
要求支持标准的基于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通过二次开发语言能够快速实现功能的增强和扩展。
2.3.4管理软件本身的稳定性
要求管理软件必须非常稳定。要求采用单一代理程序,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不允许增加现有应用系统的复杂性,更不允许降低现有应用系统的稳定性,管理软件尽可能少占用业务系统的资源。
2.3.5安全性原则
要求能够对用户实施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规定用户监测系统的权限,以保障只能是有权限的用户访问管理系统。
要求系统具有安全性,在对系统、应用及数据库的运行状态、性能数据进行监控和操作时,能够实现对管理员权限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同时要求保证管理信息的传输安全。
要求提供多级操作员分权管理,不同操作员分别管理不同的任务,管理员可以按业务类别、操作功能等方面定制、管理权限。
2.3.6易于使用、易于实施的原则
作为监控管理系统,必须为管理人员提供直观、易用的使用界面和策略定义工具以及各种功能操作方式的一致性,要求操作维护简单、管理界面友好。应提供丰富的图形界面,通过这些图形界面,用户能够完成所有的管理功能。各监控管理软、硬件的安装必须简单、省时、安全、可靠,必须易学习、易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夏海涛,詹志强等. 新一代网络管理技术.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军,网络管理.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吴心东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期刊论文]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6)
[4]王芬 蒋天发.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探讨与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5]黄福军,谭延辉; 企业局域网安全的防护和控制措施探讨 [J];中国科技信息; 2007年16期
[6]王建新.企业级网络的设计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2002,(5)
作者简介:王维维 (1978-),女,陕西省西安市,工程师,大学,从事信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