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百年大发现

2009-01-14 09:35郭文选
贵阳文史 2009年6期

郭文选

中国地理百年。发现了许多地球的秘密,引起科学的争论,发现和争论推动了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金敦·沃德发现三江并流

英国植物学家和地理学家金敦·沃德从1911年到1950年的40年间,曾八次考察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这些地势险恶、难以通达的秘境。其中,1913年4月到翌年3月,金敦·沃德在川、滇、藏接壤的横断山区,穿梭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三江流域,对河流归属、水系发育和地质、地貌进行了考察。他估计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年径流量的比例大致为5:3:2:并对玉曲河的“S”形河曲以下的三江之间距离进行了测定,从怒江经澜沧江到金沙江,最小间距只有80.5公里,成为最早发现这一区段三条大江与三条山脉平行并流的世界地理大奇观的第一人。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

1900年3月初,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率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时,拣回几件古代木雕残片。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古城。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施雅风发现青藏高原的崛起

青藏高原的抬升是新生代亚洲乃至全球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及世界环境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施雅风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冰川冻土》杂志、《地理学报》、《中国科学》等期刊的总编辑。1964年,施雅风、刘东生和徐仁等,根据在希夏邦马峰北坡5700-5900米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高山栎等植物化石,又根据这些植物现在生活在2500米海拔高度上推测,自上新世以来喜马拉雅山已经上升3000米。再根据青藏高原多处发现的舌羊齿化石、三趾马动物化石群,认为始新世大陆碰撞以前,青藏高原是温暖的低地环境,以后逐步连续升高成为高原。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进一步搜集到大量证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

夏训诚发现罗布泊不移动

从《山海经》算起,罗布泊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几千年中,无数商人、使者、僧侣、军队从各个方向经过、甚至穿过罗布泊:在中国的各种史料中,关于罗布泊的记录也并不匮乏,但似乎很少有人关心过,这片神秘水域的位置、大小、形状可能是会发生变化的。百年之前,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宣称这是一个淡水湖:斯文·赫定一度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游移湖,而美国气象学家、探险家亨廷顿认为罗布泊是盈亏湖。夏训诚,历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他与中国科学家经多次实地考察后,发现了罗布泊不移动的真正秘密。

刘嘉麒发现台湾泥火山

台湾的泥火山是泥浆与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的。其外型多是锥状小丘或者是盆穴状,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和气体。台湾南部的泥火山是中国最为壮观的泥火山景观。

中国火山研究专家刘嘉麒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他亲赴台湾南部高雄地区考察泥火山,讲述泥火山的成因、现状以及“水火同源”等奇特景观。

张相文发现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

张相文,“中国地学会”会长(1909年),《地学杂志》(1910年创刊)总编辑。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和世界地理最重要的分界线之一。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它不仅是我国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南船北马”、“南方吃米,北方吃麦”的重要农业、经济、文化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最早提出的是张相文。千百年来沧海桑田、气候变迁,这条分界线是一成未变的吗?秦岭、淮河大致位于中国中、东部,那么在中国的西部,秦岭——淮河线又该怎样延续?围绕着秦岭——淮河线,古有“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的精彩辩论。2008年,淮安、蚌埠、信阳三市为了创造旅游品牌,掀起了建立世界南北分界标志之争。

罗万雄发现佳木斯——丽江气候带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技术里的新观点》论文集发表了罗万雄“三大天文现象与地球”的论文。罗万雄是贵州民族学院、贵阳学院教授,环境地理新闻高级记者,《贵阳文史》杂志总编辑。他在论述李四光《地质力学》的经向、纬向、扭动三大构造体系形成,与地球公转的近日点、远日点、中日点之间的力学关系时,发现中国唐山、邢台、汉中、松潘、丽江、潞西、察隅有一条地震带。这条地震带的太阳辐射等值线、降水等量线、气温等温线竟然重叠。于是提出了佳木斯——丽江气候带的理论。所提出的“国家应尽快上南水北调工程”建议,经《中国青年报》1998年9月“情况反映”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并被采纳。所提出的“干旱地区植树,一棵树是一部抽水机;湿润地区植树,一棵树是一座小水库”的观点,和“不能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用水标准去衡量干旱地区的用水条件,去指责黄河上游干旱地区浪费水”等见解,在199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后,国家林业、环保、教育专家评价为“修改了教科书上原来不科学的观点”。

佳木斯——丽江气候带自东北向西南,处于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并列的地缝结合部。这一发现,实现了自然科学中地震、地质、太阳辐射与气候的力学因素的统一。

叶笃正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叶笃正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汇合成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影响东亚天气和气候的现象。他与国外气候学家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的理论。

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

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

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

他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三十年代初,为了探讨地壳表面山河江海分布的规律,李四光几次横渡大江,跨越秦岭、南岭,亲自勘探测量,实地观察地层构造。1953年,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他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把地球各种构造看作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李四光,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对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特点,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分析,他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3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石油前景。从而否定了“中国贫油”的观点。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要认真观测地应力的变化。

1954年,他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江汉油田、任丘油田……接着,李四光与其它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国很快找到了钨、铬、铀、金刚石、煤及稀有金属矿藏,并在开发地热、地下水,研究第四纪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创立了中国人创立的第一个科学——《地质力学》。

李四光研究广泛,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取得很大成绩。他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推翻了过去的“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断言。

胡焕庸发现黑河——腾冲人口线

1935年胡焕庸提出,以黑河(爱辉)——腾冲一线,将我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东南半壁以占国土36%的面积集中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以占国土64%的面积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后人称这条线为“胡焕庸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3.8%,总人口的94.1%:西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2%,总人口的5.9%。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总人口之比为94:6。国土面积比重的变化是因为当年包含了外蒙古在内,而人口比重70年来仅发生了2%的变化,“胡焕庸线”不能不谓之神奇。西部建设、西部移民,一浪高过一浪,而“胡焕庸线”却一直屹立不倒,秘密何在?胡焕庸,中央大学地理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任美锷发现亚热带准热带和热带山原理论

在地球上根据热量划分地带性。这是研究自然地理的基础,了解不同的热量带,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初。热带、亚热带、准热带,这些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是怎样区别划分的?在中国划分出热带、亚热带、准热带对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任美锷认为云南是一个热带山原,热带山原的含义十分深远。任美锷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竺可桢创立历史气候学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这门学科的开创者。是他让历史气候成为大众学科背后的科学,是他让国人在意识到历史气候之重要性的同时,就让中国的历史气候研究走在了世界前沿。今天,研究历史气候的科研者众多,但他们只好借助竺可桢的成果,难以超越竺可桢的成就,甚至连竺可桢的研究方法都无法企及。竺可桢院士,历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师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