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民间交流的商业前景

2009-01-14 10:16李润泽
南风窗 2009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业旅行日本

李润泽

“目前我们还无法向中国客人提供出境旅游服务但是今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中国朋友来日本观光,了解和体会日本的风土人情。通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旅行内容,增进日本和中国国民相互理解的机会,进而对两国价值观的相互理解做出贡献。”

2008年是中国旅游业的悲喜之年。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旅游行业似乎迎来了人世后第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然而,随后的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却让这春天过早地结束,而今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更是令旅游这项“和平产业”雪上加霜。2008年1到9月,中国的入境游客数未增反降,9月旅游黄金期间入境外籍游客甚至较去年同期减少一成以上,成为自非典之后的第一次全盘下滑。

访华游客锐减,给那些仍以经营入境游为主的外资驻华公司带来的冲击恐怕最为深刻。然而,这些负面因素似乎并没有影响外资巨头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他们缓慢却扎实有效地构建着各自的业务体系,静待着中国市场全面开放之日的来临。JTB集团作为日本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的旅行业巨头,就表现了这种波澜不惊的泰然。该集团中国总代表吉村久夫先生在东京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这样概括了他对中国旅游业的看法——“中国旅游业的光明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被称为21世纪最大产业的旅游业不会因此次挫折而停滞不前”。

日中相似的产业发展历程

《南风窗》:对日本游客来说,中国的什么方面独具魅力?今后又该如何开发中国的旅游资源呢?

吉村久夫: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也是具有多方面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国之一。首先,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文化,以及与日本的深厚渊源,是吸引日本游客的一个主要亮点。其次,自然风光,比如九寨沟、张家界,这些只有在中国才能感受到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对日本市场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日本人对中国料理大多赞不绝口。简言之,中国集中了可以吸引和满足各个层次客人需求的多元化的旅游素材,对日本旅游业来说是值得进行全面宣传的旅行目的地国。

从现状来看,前往中国观光的日本客人主要有两种——希望细致游览中国山水、风情的中老年游客,以及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国迷”。最近,还多了偏爱中国时尚观光地区(如上海外滩)的年轻女性游客。但是,与欧洲游相比,在人数上还有差距。

中国观光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新亮点。例如,作为毕业旅行或者教育旅行的目的地,与日本地理位置相邻,拥有丰富文化、历史素材的中国应该是个好去处。8月份的奥运会也是一个契机,由于日本选手在北京的活动和比赛受到日本国内的广泛关注,鸟巢、水立方等场馆设施也随之被日本人熟知,而这些场馆、设施,都可以作为新的旅游素材加以利用,以“新北京形象”为题推出旅游商品。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把中国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克服食品安全问题的积极态度和举措,传达给国外的消费者,通过官方、媒体以及我们这些外资企业的宣传,共同营造一个让大家能够安心去中国旅行的外部环境和舆论环境。

《南风窗》:世界各大旅行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现地法人,对此中国国内喜忧参半。JTB集团是如何理解外资在中国市场的作用的呢?

吉村久夫: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日本旅游业真正发展和壮大的契机也是(东京)奥运会和(大阪)世界博览会。通过宣传的拉动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业才逐渐成长为一个蕴含巨大商业机会的基础产业。中国目前经济急速发展、连续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社会环境与当时的日本非常相似,这对我们日资旅游公司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欧美同行也拥有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例如,美国旅游业的业内分工明确而细致,各旅行社都有自己的专门领域,对客源的开发和研究很到位。但是,这种专业分工细致的模式是否适应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很难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相对于欧美同行可能更具有一定的优势,毕竟我们经历过与现在中国类似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过程,也因此,我们可以更顺利地把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对行业发展的理解应用到中国市场,通过带动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的利益。中国同行也可以从经验借鉴和产业合作发展中获益。

共同做大中国出境游市场

《南风窗》:奥运会之后,美国金融危机、食品安全问题等对中国观光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相继出现,您认为应该如何克服呢?

吉村久夫:食品安全问题的确对日本消费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点非常遗憾,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和国民在治理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而且,我们每天在北京吃中国菜也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安。问题是如何将中国的努力和举措及时地传达给海外的消费者。这需要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外部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行业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中国已经把开发内需当作重点,这也是在华外企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在发展内需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在出口贸易领域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体系,而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较之欧美和日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换言之,发展空间很大。在这个意义上,服务业能否成长为一项前景广阔的产业,是扩大内需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中国市场的内需能被成功挖掘出来,今后各种高附加价值的旅游商品等也会得到普通消费者的广泛支持。目前我们还无法参与中国公民的海外旅游业务,希望中国能够继续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标准和规定。共同把市场做大,克服眼前的负面影响。

《南风窗》:如何看待中国旅行业现状?您认为目前的中国旅游产业存在哪些问题?

吉村久夫:我认为中国的旅游行业正处在产业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出境旅游。

长期以来,中国的涉外旅游主要是以接待来自欧美和日本的外国游客为主,与中国国内一般消费者的连接点很少。但随着出境旅行作为一种新兴服务迅速被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所认知,出境游已经具备真正成长为一项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旅游市场的现存问题,主要在于对消费者的保护措施,特別是在规定旅行社的责任以及与消费者之间利益关系方面,相关的行业法规还不完善。日本旅游业刚刚起步时,消费者保护条款也有很多漏洞,出现了许多问题,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善,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即旅行者的权益才得到法规最大限度的维护。这或许可以为目前的中国市场提供一些参考。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实际的服务将日本旅行业法规的发展经验介绍给中国的相关业界朋友。

另一个问题是不当的价格竞争。最近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整体倾向还是很明显。例如在访日旅游领域,中国游客数每年都稳步增长,而价格一降再降。降低价格让利消费

者这是好事,但如果降价成为旅行公司吸引客源的主要手段的话,就容易出问题。很多公司缺乏开发商品的能力,降价之后为了削减成本只能在商品内容和品质上做文章,这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其结果是,不少中国游客好不容易到了日本,却因为享受不到满意的服务失望而归,甚至对日本留下很差的印象。

旅行业得以生存的根本,是在最大限度满足客人需求的前提下,谋求商机和旅行社自身的发展机会,也就是高晶质、低利润。客人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希望从旅行中得到怎样的满足感,这些市场需求必须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宣传活动和商品开发,才是旅游行业获得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味通过降价吸引客人的做法恐怕会导致旅行商品失去魅力、丧失消费者的信赖,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将费用最大限度地补贴到服务内容上,推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商品,是今后中国出境旅游的重要课题。

旅游业是“交流文化产业”

《南风窗》:您如何理解旅游产业在日中关系中的作用?

吉村久夫:2002年11月我第一次到中国,那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和日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从经济、文化到生活样式和价值观,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每天都在增加。

中国和日本被称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有很多共同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有各自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有相异之处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在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国家和政府间的看法有分歧,在民间、文化等其他领域上也必定可以找到我们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

JTB集团目前已经在中国国内建立了12家分公司,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和中日关系发展的信心。虽然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但中日两国的领导层都已经认识到了相互理解和求同存异才是友好相处的唯一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两国关系_定会朝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旅游业是和平产业。通过旅行,游客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异国的空气,体会当地的文化风情,与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观的人进行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业同时也提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這种理念,JTB制定了“实现交流文化产业”的企业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对世界范围内伴随人们移动、集散而产生的各种交流提供全方位支持。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票务服务,还包括宣传、教育、展览、咨询等多种形式。日中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一直是我们的事业重点,特别是在引导日本游客赴中国观光的领域内,JTB的送客数量一直居日本首位。去年中日建交35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我们就送出了超过2万的客人前往中国。

目前我们还无法向中国客人提供出境旅游服务,但是今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中国朋友来日本观光,了解和体会日本的风土人情。通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旅行内容,增进日本和中国国民相互理解的机会,进而对两国价值观的相互理解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行日本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