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2009-01-14 08:11骆佳梅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大学生

[摘要]“80后”的大学生,情感丰富,思想解放,独立性强,人际交往的需要强烈,但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擅人际交往。通过对浙江省14所高校1246位“80后”大学生抽样调查得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数据,文章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揭示了“80后”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

[关键词]“8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改善 策略

[作者简介]骆佳梅(1981- ),女,浙江义乌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学工办主任,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咨询。(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70-02

一、“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8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独立性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人际交往的需要往往更为强烈,通过人际交往,讨论人生理想,诉说喜怒哀乐,彼此之间进行的情感交流可以使他们的友谊、归属、安全感等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进入大学后,面对开放的环境、各种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80后”大学生往往处置不当,轻者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常被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重者甚至会因精神压力过大而恶化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通过对浙江省14所高校1246位“80后”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而得出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2%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受困扰程度严重,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26.8%的大学生与朋友的关系不牢固,人际关系常处于起伏波动中。对表中的细项分析可知:“交谈”细项显示,4.95%的大学生不擅交谈,只有在极需的情况下才与人交谈,34.68%的大学生交谈能力一般,表述时条理不清晰。“社交”细项统计显示,5.86%的大学生在社交活动与交友方面存在较大的行为困扰,28.83%的大学生社交行为被动。“待人接物”细项显示,2.25%的大学生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17.57%的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常处于矛盾状态中。“异性交往”细项统计显示,9.01%的大学生不知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29.28%的大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最适宜。

二、“80后”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形成原因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讲,“80后”大学生生活在家人的溺爱之中,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很少甚至没有见过社会的黑暗面,他们往往想当然地看待人际交往,对人际关系的追求也常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他们常以自身标准要求对方,片面强调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而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

其次,从主观上来讲, “80后”大学生比较自我,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这样一来极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80后”大学生存在着心胸狭隘、自寻烦恼、胡乱猜疑等性格缺陷,这直接导致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而伴随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质,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寻求性格的不断完善,而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态度。在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后的自我解决能力和求助他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一旦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总是以逃避的态度来对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成为“8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较之于性格外向的人,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更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上讲,人具有社会性,只要是正常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在遇到人际交往问题时,性格外向者会及时宣泄,求助知心朋友,从而求得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而性格内向者,往往会掩饰自身的真实想法、情感和需要,不愿与朋友交谈,不能及时求得解决方法,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最终与良好人际关系失之交臂。

再次,从交往技巧的获得上,“80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一是由于“8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很少有兄弟姐妹进行沟通,偶尔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由于繁重的升学压力而变得少之又少;二是常以第一印象作为处理以后人际交往关系的态度,但交往之初,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三是在交往技巧的获得上,有不少同学急功近利,只知道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交往,而很少考虑到交往对象的需求,经常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最后,高校对“8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导向性的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现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般都包含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但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都是以大班形式开设,对于心理健康辅导这样需要小班教学和辅导的课程,无法发挥其真正实效。不仅如此,课后心理辅导老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干预也不够及时,致使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即便听到了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和技巧也只是

纸上谈兵,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解决。

三、人际关系改善策略

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应在交往的过程中遵循诚实、宽容、平等、尊重和谅解的原则。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应真诚对待每个交往者,积极顾及交往者的感受。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也要顾及他人,给人以被尊重和接纳的感觉,从而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融洽的集体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策略如下:

1.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积极储备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掌握友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如正直、平等、诚信、宽容、真诚、自信、热情、换位思考等。避免自卑、怯懦、猜疑、逆反、做戏、贪财、冷漠等七大不可取心态。避免首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和消极的情绪。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对待他人应保持热情。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2.真诚待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十分追求个性发展,但心理的成熟与生理的成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轻视,这些性格特点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此时,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把大学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平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3.学会赞美他人和掌握批评的艺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也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人受到赞美后,都会不自觉地按赞美的话去做。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但要注意以下四点原则: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符合当时的场景;用词要得当;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并恰当地把它运用在赞美中。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会产生效果,促进对方进步。“8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小家庭环境优越,个人优越感强,抗挫能力差,不愿被批评,因此,在交往时,如遇到对方做错事情,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环境,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再谈自己的观点,措辞真诚友好,对事不对人,并时刻关注对方的反应和想法,给以肯定和鼓励,以缓解批评的尴尬局面。若要纠正对方,尽量以幽默示之,不要出言伤人。

4.学会宽恕和道歉。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分歧、争吵以及矛盾冲突,这往往造成交往双方的不快甚至是伤害。若忽视这些分歧、冲突,亦不能实质性地改善人际关系。对于“80后”大学生来讲,关键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了这份胸襟,相信没有什么人际矛盾不能化解。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掌握正确的道歉方式,必须认识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道歉应及时,越耽搁越难以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大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只需打个招呼、说声抱歉,便能化干戈为玉帛。

5.真诚帮助他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可以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都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大家聚在一起,更应在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提供给对方真诚的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使双方离开窘迫的局面。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帮助与被帮助、爱与被爱、共享欢乐、分担痛苦。

6.主动接纳他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当地吐露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世界。“80后”大学生首先要从内心解除屏障,主动与人交往。当对他人做出友好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时,对方的心理就会产生压力,为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也会对对方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的人,往往能恰当地分配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以取得与他人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融洽。

7.学会用微笑与感谢。微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与人交谈时,应面带微笑,让自己的语言柔和使人易于接受,并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设法找出身边同伴值得称赞的优点,运用积极暗示来减少或消除他人的不良印象。恰当地运用感谢可以得到他人的青睐,现在很多大学生虽然心里知道感谢,但却很少付诸行动。大学生应学会把感激表达出来,表达感激时,要专注对方,用清晰自然的话语真诚地表示感谢。学习换位思考,学会感谢父母、老师和同学,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8.学会进行心理咨询。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心理困惑,有些可以通过自身得以调节和恢复,有些则不能轻易解决,此时应通过心理咨询的途径,与心理咨询师沟通来缓解压抑的心情,若仍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则应采取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而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义务就是替求助者保密。因此,到心理咨询室,来访者可以尽情地宣泄,将内心困惑做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作为“80后”的大学生,应拥有挚诚的热情,充分利用高校学习的时间,从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寻找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加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为充分社会化、成功就业添砖加瓦,以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郭丽.大学生人际交往个案解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侯丽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闫秀平,张玲玲.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改善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1).

[5]林建辉. “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大学生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