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良
11月1日,北京迎来了今年首场降雪,比往年降雪提前了整整一个月;随后,中国的华北南部和西部、陕西和河南北部先后出现降雨、雨夹雪和降雪。其中,河北石家庄遭遇自195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雪,市区累计积雪一度深达55厘米;山西省则经历了有史以来罕见的暴雪袭击,上万辆机动车和近3万人被封堵而无法通行。根据初步评估,此次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以及江西等地也提前出现大雪,江苏南京11月15日迎来20年来最早冬雪;湖北武汉几天内气温下降20摄氏度;安徽合肥16日也降下历史同期罕见的暴雪……专家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连日来异常提前的暴雪天气、气温频频大幅骤降再次表明“气候危机”正逐渐迫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球变暖气候异变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场异常提前的大范围雨雪天气,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发生了显著改变。
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这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北美地区和中国北方的降雪频次增多。
研究分析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总体使得寒潮冷空气活动减少,冷气候事件总体有减少趋势,但极端强冷空气和暴雪灾害也会突然发生。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气候专家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也许之前是以比较温和、低频率的天气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但近年来在其影响下,极端气候事件间隔时间短、次数多,发生频率正呈进一步增加趋势。今年下半年,中国在前期的极端干旱结束不久,即发生这场异常提前的暴雪天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认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暖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破坏程度越来越强,应对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气象局研究成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中国极端降水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同时,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温度日变化减小,这在中国北部冬春季表现最为明显。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正日益加大。报告预测说,中国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至2摄氏度,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将呈进一步增加趋势。有专家分析称,这也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未来经济总量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中国气象灾害承载的脆弱性也在增加,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很大威胁,防御气象灾害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必须高度重视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的极端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许小峰说。
《京都议定书》难遏地球升温
英国记者马克•林纳斯(Mark Lynas)在其以气候变迁为主题的著作《六度的变化:一个越来越热星球的未来》(下称“《六度》”)中,罗列了气候每变暖1摄氏度将给地球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基于理论上的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气温上升,将使地球在10年内就到达“六度”的高峰,目前地球已经即将达到升温两度的阶段。
对于气候变迁所造成的影响,许多预言已令人惴惴不安。但实际上,有些推测已经成真,例如,欧洲夏天的热浪已开始影响人类的健康;天气变热也导致局部地区的疟疾和其他疾病增加。全球暖化已使得中国的冰河每年缩小7%,这种现象将对仰赖冰河获取用水的3亿人口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印度方面,由于冰河迅速融化,已迫使7万居民迁离遭海水淹没的洛赫切勒岛;而海平面上升,也使得住在约克公爵岛上最低洼处的两万居民于2000年被迫迁徙……在这个脆弱而息息相关的生态与社会系统中,变热的星球也引发了连锁反应,造成粮食与水源短缺,致使越来越多人沦为气候难民。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全球去年因为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较2007年增加2%,比起《京都议定书》定下的减排基准年1990年,更是大幅度上升了41%。地球正向气候变化带来的最糟状况步步迈进。此外,通过海水和光合作用吸收大部分二氧化碳的海洋和森林,也无法跟上碳排放量的增幅。过去50年,释放到大气中并留在那里的二氧化碳增加了40%至45%,加剧了温室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已远远超越富裕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源。不过,它们排放的二氧化碳当中,有四分之一得归咎于它们同西方国家的贸易活动增加。此外,煤炭也首次超越石油成为主要碳排放量来源。去年因为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四成来自煤炭,石油只占36%。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下跌2.8%,全球碳排放量将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复苏,碳排放量还是可能再次上升。据预测,为避免出现最糟糕的破坏,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80%。相比之下,《京都议定书》却只呼吁到2012年工业化国家的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6%到8%。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受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以及国民的强烈期望,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原定将在12月7日哥本哈根举行的,被喻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2007年年底,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峰会上,联合国决定用2年时间达成新的气候变化协议,以取代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也就是说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会议将达成“一个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结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协定”,以接替即将于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
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负责人萨里木尔•胡克(Saleemul Huq),也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适应和缓解”章节的首要作者说:“现在,除了适应,真的没有别的办法。”而这正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用武之地。
而适应和延缓气候变化,中国、美国和日欧代表了当今“碳减排”的三种不同路线:中国强调“技术替代”,希望在碳减排、经济发展和化石能源比重降低(非碳能源的崛起)三者间寻找均衡路线;不久前,美国国会通过了“韦克斯曼-马基气候变化法案”核心手段利用“碳排放税”来指导市场;日欧则是强硬的“强硬减排目标”的代表,例如欧盟提出“2050年减排50%的目标(包括发展中国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摄氏2度以内。而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将减少废气排放80%目标”。
作为碳排放大户,决定性力量来自中美以及新兴经济体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应当降低“硬性减排”的声音,用一种稳健温和的理性来设置议程,确保哥本哈根会议开启的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反全球暖化”程序。这意味着“中国路线”是最具建设性的。中国强调通过科技研发降低化石单位能耗和总能源中的比重来稳健地实“控制暖化”目标。
中国曾要求发达国家拿出一些财富来建立一个“补偿基金”,其实这个思路可以考虑扩展为所有国家应拿出GDP的0.05%用于低碳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发达国家有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无限制的技术转移。这个方案下,全球总开支将会比目前的替代能源研究开支高出15倍,其代价不到《京都议定书》所设计的1/6。或者美国的“碳排放税”不应调得太高,可以先从一个低廉的价格起步,例如每吨征收0.5美元,再缓慢增加。据经济学家格林和加利亚纳测算,这意味着1美元能够避免全球变暖所带来的1.5美元损失。
催化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
随着其他因素浮出水面,就在11月15日结束的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上,包括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在内的17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突然取消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目标。分析认为,哥本哈根谈判可能的结果将会是“政治约束性协定”,而正式有约束力的协定将会安排在下一阶段达成。
观察家尚不确定如何解读APEC峰会上领导人声明在立场上的倒退,但普遍认为,为了促成世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哥本哈根会议必须就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的中长期目标;确立发达国家对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资助;以及向穷国转让相关技术,这三大要点达成一致。
“如果代表们在哥本哈根无法确立下来,但能够取得足够的进展以在5年内达成协议,那么会谈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德国气候服务中心主管盖伊•布拉瑟尔(Guy Brasseur)说,“哥本哈根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如果失败了,我们就转为适应并(采取)地球工程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最少也要花费数千亿美元。
哥本哈根的失败可能不仅仅是对未来进展的一个阻碍,它还可能迫使社会去面临科学界和政策界几乎无人愿意面对的选择和决定。业界一直以来认为,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甚至更低,一旦超过2摄氏度全球变暖就会超出可控的范围,那时即使人类想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机会。
为此,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从经济上考虑,发达国家担心一旦减排,现实的经济代价太大;发展中国家则担心现在减排将约束长远的发展空间。长期占据全球排放第一大国位置的美国,其国内的政治压力也是阻碍减排的一大牵绊。和美国一样,已跻身全球最大排放国之列的中国势必也会成为此次气候大会一系列博弈和争议的中心。
观察人士看来,一旦此次大会无果而终,中国面临的压力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尽管谈判结果很难预料,但中国至少要在行动和努力上有所表示”,以兑现在纽约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时,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承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借此次气候大会之机“催化一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可能性很大。其中最有可能发布的是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凤起表示。
据周凤起透露,已有中央高层暗示,备受期待《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在哥本哈根大会前发布。除了产业规划外,周凤起表示,年内还可能出台
《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意见》,目标是健全产业发展。
11月26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了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至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