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5个优质油菜新品种

2009-01-12 09:22
科学种养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冬油菜中油含油量

熊 飞

中双11号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属常规双低优质油菜,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30)。它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超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其突出优势有5方面:一是含油量高。平均含油量高达49.04%,是我国目前已审定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比长江流域一般品种含油量高8个百分点以上,出油率增加20%以上。二是产量高。一般亩产在150千克以上,高产田块在200千克以上,与目前大面积推广的高产油菜产量相当。三是综合抗性好。株高153.4厘米,中等偏低,茎秆坚硬,既抗倒伏,又抗菌核病、病毒病两大主要病害,稳产性能好。四是生育期适中。全生育期平均233.5天,年前生长稳健,不易出现早薹早花现象,适宜多种茬口种植。五是商品性好。油菜角果长,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在4克以上,产品卖相好。

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下游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既适宜单种,也适宜与其他农作物套种。

中油杂13号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属三系杂交双低优质油菜,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36)。主要特点有3个:一是单株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该品种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一次有效分枝数一般在8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数在500个以上,每角粒数约20粒,千粒重约4克,单株产量约40克,一般亩产量170~180千克,比目前大面积推广的良种增产10%左右。二是综合抗性良好。田间试验,菌核病发病率20%左右,病毒病发病率5%左右,抗倒性也较强。三是生育期适中。全生育期约230天,属中熟油菜品种。

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下游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田块推广种植。由于该品种单株产量高,适宜育苗移栽,稀植(4000~6000株/亩)或超稀植(3000~4000株/亩)栽培。因其低感菌核病,在常年易发病地区,应加强对菌核病的防治。

中农油2008

该品种由华中农业大学育成,属甘蓝型半冬性温敏型两系杂交双低优质油菜,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03)。主要特点有4个:一是长势旺盛、植株较高。植株健壮,苗期生长势旺,成熟期植株扇形、较紧凑,株高近2米,属中上部分枝类型。二是角多、粒多,增产潜力大。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数在400个以上,每角粒数22~23粒,千粒重约3克,单株产量明显较高。三是高产稳产。该品种参加国家区试,产量多次居参试组第一名。2007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试,平均亩产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24.7%;参加长江中游区试,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42%。2008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测试中,单产336千克/亩,达到“1平方米1斤种”的高产目标。四是抗性较好,适应性广。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但抗倒性强。全生育期220~222天,适宜与多种茬口配套。

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上、中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南、湖南、江西、湖北(鄂北除外)广大冬油菜主产区推广,水田、旱地均可种植。因单株产量高,特别适宜在山区育苗移栽,通过稀植栽培减少用工。

中油98D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属甘蓝型半冬性三系杂交双低优质油菜,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4)。主要特点有3个:一是产量高、含油量高。一般亩产约180千克,比中油杂2号产量略高,因含油量高达43.28%,因而产油量明显高于中油杂2号。二是综合抗性好。抗倒能力较强,田间调查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三是成熟较早。全生育期215天左右,比中油杂2号略为早熟,利于早腾茬、早插秧。该品种株高184.2厘米,属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9.6个,每角粒数18.7粒,千粒重3.7克。

该品种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长江中游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由于该品种苗期生长特别旺盛,早熟、薹粗壮、口感好,因此特别适宜在城镇郊区推广,做“一菜两用”栽培,通过采薹增收。

华油杂13号

该品种由华中农业大学育成,属两系杂交双低优质油菜,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2)。该品种主要特点:一是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冬前、春后长势均旺,成熟期平均株高约1.9米,植株呈扇形,属中上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9个,每角粒数较多,约22粒。二是产量高。一般亩产170~200千克,比高产油菜中油杂2号增产5%左右。三是综合抗性较好。该品种抗倒性较强,田间调查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四是成熟早。全生育期217天左右,可以早收获、早腾茬、早栽插水稻。

该品种适宜在湖南、湖北、江西3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应适当推迟播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5~15日播种,直播宜在9月25~30日播种,以防早花早薹。

以上品种均为双低(芥酸、硫甙含量低)优质油菜,品质均较好。因这些品种对缺硼反应比较敏感,因此均需要在底肥中增施硼肥,同时结合花期防病(主要是菌核病)喷施速效硼肥。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猜你喜欢
冬油菜中油含油量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中油交通,“气”势如虹
油菜种子含油量调控基因首次被克隆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中油13 号”油桃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改性煤矸石对污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索氏提取法测定黏红酵母含油量的改进
冬油菜叶片的物质及养分积累与转移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