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弥申 李正福
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多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其中莫尼茨绦虫最为常见、危害也最严重。该虫为大型带状绦虫,乳白色或黄色,长1~6米、宽2毫米左右,头节近似球形,吸附在肠壁上。绦虫病不仅影响羊生长发育,还可导致羔羊大批死亡。农村养殖户由于养殖数量少,不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治,因此,近几年在微山湖地区,每年秋季都有大批羔羊感染死亡。
1.流行情况在微山湖地区,羊绦虫病夏秋季多发,任何年龄羊均易感,但以6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9月份前后死亡较多。一般每年5~6月份膘肥体壮的羔羊到8月下旬就陆续发病,9月份开始大批死亡。这可能是因为5~7月份气温升高,地螨猖獗,羊吞食螨后,经两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死亡。
2.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食欲减退、营养不良,随着病情的发展,粪便中可见乳白色的孕卵节片,随后开始出现下痢,用消炎止泻药物治疗能暂时好转,但两天后又下痢。此时出现明显的贫血现象,可见眼结膜、口腔、乳房以及肛门周围明显苍白。放牧时明显掉队,跟不上羊群。腹围逐渐增大,食欲减退,但很少出现绝食。后期遇到障碍物或同群羊稍触碰即倒地,但扶起后可能还采食。有的病羊痉挛或做回旋运动,最后大部分昏迷而死。
3. 剖检主要病变是心、肺、肝、脾、肾等内脏器官色淡,血液稀薄如水,小肠内发现虫体。
4. 防治①预防。地螨是绦虫的中间宿主,地螨多在温暖和多雨季节活动,特别是早晨,地螨喜欢爬到牧草上吸饮露珠。当羊吞食了草上含有似囊尾蚴的地螨后,即可感染本病。因此,要调整放牧时间,避开清晨螨数量高峰期,夏秋季在太阳升起、牧草上的露珠消散后再放牧。冬春季螨大都钻入土壤腐殖层中越冬,一般应在饲料中加入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尽量避免羊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啃食泥土。每年6~10月份投喂驱虫药物,能较好地预防本病。②治疗。治疗绦虫病的药物很多,可选择使用以下药物:吡喹酮8~12毫克/千克,丙硫咪唑15~20毫克/千克,硫双二氯酚80~100毫克/千克,氯硝柳胺75~80毫克/千克。一周后重复用药1次。
5. 体会微山湖地区水土肥沃、牧草丰盛,沿湖农村历来就有养羊放牧习惯,以前大多是山羊品种,近几年生长速度快、产仔率高的小尾寒羊也落户湖区。虽然湖区农村养羊户较多,但大多小规模养10~20头,从业人员以年老体弱者居多,对科学养殖和疫病防治新知识难以接受,用药随意,如绦虫病后期大多都有腹泻、贫血的症状,于是就注射或灌服止泻和抗贫血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有的养羊户也进行驱虫,但习惯用左旋咪唑、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等药物,对绦虫防治无效,钱也没少花。建议养羊户要多学习科学知识,多向兽医技术人员请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养羊业健康发展。
(作者联系地址:张弥申 江苏沛县龙固兽医站 邮编:221613;李正福 山东鱼台县畜牧局 邮编:2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