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危机不必过分悲观

2009-01-12 10:35
环球时报 2009-01-12
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化危机

何茂春

不一定是“百年未遇的海啸”

这次由金融制度缺陷而产生、由次贷诱发的金融危机,迟早要来,早来或许比晚来的损失更小。有人认为,这是“百年未遇的金融海啸”,意即超过1929年经济危机的破坏力。这种说法暂时还无法令人信服。

1929年的危机与当下危机有许多不可比性:一是来势不一样;二是深度暂时不一样;三是危机引发地美国的影响力、破坏力、控制力、协调力、恢复力不一样;四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的作用不一样;五是国际组织的干预力不一样;六是各国合作态度不一样;七是贸易战引发军事战争的规模也不一样。因此,学术界多数认为,这只是1945年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中国可能是受冲击较小和较早走出危机的国家之一。

对中国受灾企业影响不一

全球化时代下的这场危机,任何经济体都难独善其身。对中国受灾不同的企业来说,大约有六种不同的影响:

一类是极少数国际化水平高、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对这些极少数企业来说,危机只有利没有弊。个别幸运企业,或许还有妙不可言的商机。它们先可抄底企业股权,后可抄底资源物资。国内国外皆有机会,成为这次危机的极少数幸运儿。

二类是可以通过合纵连横才能形成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它们有一定扩张力,但实力有限,靠联盟才能形成合力。但在纵横捭阖中变数很多,是否能成为胜家也很难预料。

三类是靠收缩战线才能苟活的企业。中小企业多病缠身,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也难生存。但一些企业可以断尾、断腕而自保,把原来的四面出击变成集中优势兵力应对。

四类是靠改变生存方式而存活的企业。有的行业可以生存,但这个行业的弱势企业无法生存。勉强支撑会耗尽元气,有适当机会,这些企业可以转行。在动物世界,野牛是否可以活下来不一定非要战胜狮子,跑得比别的牛快就行。

五类企业是可以不改行,但可以坚持一段再决定方向的企业。这类可采取“冬眠”而不必候迁的方式熬过危机,压缩规模,坚守待变。

六类企业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的企业,应考虑如何被人兼并收购、安乐歇业的问题。企业家不一定总有企业,歇业前要合法打发利益关系人和员工,合法停业。

2009,中国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

没人能精确预测这次可能是“U”字型的危机将延续多久。但是,各国的拯救行动也并非全部是无效行动。奥巴马的“新政”即将出台,人们可以期待,不必过分悲观。就2009年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笔者有如下“五本”看法:

“质本”。以质为本,不给竞争对手以技术壁垒的口实,不仅是竞争的需要,也是安全的需要。当今国际市场上一流企业卖质量标准。国际公共标准、专业标准、公平竞争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等应是企业的常抓不懈的工作。

“形本”,即商标、宣传、广告、知名度和信誉度战略。中国企业要有国际化的商标标识,如有必要,需要在各类“商标国际化”的注意事项下尽快到境外注册。到目前为止,境外非法注册中国使用在先的商标不下十万。通过司法诉讼讨要回来的不超过十个!

“资本”,即扩大规模。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外国资本对中国市场增加了投资信心。中国企业国际融资的渠道也会扩大。一些中小企业的出路之一是,尽量把自己变为不再是“中小企业”。

“知本”。当前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侵犯问题,既有中国企业侵害外国的,更有外国企业侵害我国的。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国际知识产权争端不断上升。对此,中国企业要量力而行地合理创新。

“人本”。“以人为本”不能只是企业口号,而要变为企业对员工权利、尊严和劳动报酬等具体的制度当中,长期指望劳动法、环保法不严格执行而苟活的企业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总之,中国各类企业面对危机要高度重视但不必悲观。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得有失,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利有弊。得失不可等同于利弊。融入全球化是任何经济体几乎没有选择的选择。我们只能适应全球化,全球化不能适应我们。▲(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经济外交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金融危机处理课题组副组长。本文根据作者1月2日在杭州的演讲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全球化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