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情的菩提》

2009-01-08 05:28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菩提平常心林清玄

周 琳

摘要:浅解《情的菩提》,在书中林清玄先生用世间微小之物去体会深的佛理,回忆过去的苦与乐去领悟人生,在世间体会情的源泉——爱的真谛。体现林先生用“平常心”去悟道的心境。

关键词:林清玄 菩提 “平常心” 悟道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本书的作者林清玄先生32岁遇见佛法,并且入山修行,深入了解各种经书。35岁出山,到各地惨悟佛法。在他40岁时完成了“菩提系列”,在2007年他从“菩提系列”中自选出散文编成精选本——《情的菩提》与《心的菩提》。

而“菩提”是什么?在佛学中认为是觉悟、智慧、觉智。而“情”又是什么?他是世间各种事物都有具有的一种本质,因为在佛学中无论人还是草木都具有情。而此书命名为《情的菩提》正是表明对世间之事的觉悟与觉智。

林先生在本书收录的73篇散文中贯穿着一条线,那就是用“平常心”去感悟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物品,或者每一个人,得出自己的佛理。正如他自己在《下满的围棋》中写道:“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的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中。”①这也应该是林先生35岁时出山的真正原因,因为佛法实际在世间。只有用“平常心”去经历世间种种,才能够悟出佛理。他也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写于文中,给世人参透佛理的一个提示。

何为“平常心”呢?是指“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无圣”②的心。慧开大师对此曾经做过一首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③这份闲适正来于“无闲事挂心头”的那颗“平常心”。林先生正是用那颗心去感悟人世间的人与物。因为在他的眼中无论人或物都是有情的,从他们的身上他能够感悟出真正的佛理。

“平常心”是一颗不执着却充满智慧的心,对于身边的事物能细细体味。在《一片茶叶》中,林先生写道:“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生命本质。”从而感悟世间的“布施”同样如此,自己的微薄布施看似微小,却给人间留下自己的芬芳。林先生正是在日常的生活的微小之处,感悟人生的佛理。正如他自己在《一毛端现宝玉刹》中写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小,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大。”只需要人们用心去观察世间之事,然后去领悟其中道理,“大与小”只是相对于心来说,“观大则大,观小则小”。

在《不着于水》此篇散文中写道了“莲花”的纯美,生于污泥之中,却能够不混于泥污中,而且能开出纯美的花朵,有着让人忘记尘间凡事的清香。林先生感悟道:“深信自己虽生于水,总有一天也能象莲花一样不着于水。”林先生只是在花市里看到莲花,而发出的众多感悟。这给读者一个观察的视角,人们平时走过路过身边许许多多的人或物。人们总是去忽视他们,并且总是感叹人生的无意义。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像林先生一样的“细微的心”,然后去感悟世间的每一件事情,那样活着才有意思。他用眼睛去看世界之物,但并不执着于世间之物,而是感悟其中的佛理。

在《一朝》中,林先生从《红楼梦》的《葬花辞》中对落花的感叹人生的遭遇而反观世间之事应“觉悟了无常苦空,体会了山水的真实”。用“平常心”去看待世间之物的生与灭,才能从容的前行。

在散文中他将自己融于自然之中,在《感同身受》此篇中,将自己融于“芦苇”、“枫树”、“风”、“雨”、“阳光”、“涛声”之中去体会,去感悟而得出“能感同身受又能拔苦与乐,就是菩萨了”。用身体去融入并且超越正是林先生在每一篇散文中都体现的精髓,也正是因为怀有一颗“平常心”才能达到在其中却又超越其中的境界。

林先生对世界之事都抱着“平常心”去看待,无论这件事发生在现在还是过去。他在散文中提到他一位朋友,小时候很贫困,一直是吃番薯长大。后来这位朋友成为一个公司的大经理,他发誓这一辈子宁愿饿死也不再吃番薯。世间的人很多不愿意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苦痛,选择逃避然后遗忘。此时林先生提出“我知道,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每一步都有值得深思的意义”。正是用这种“平常心”去对待曾经的苦与痛,把他们当作一次次的经历,并不选择去逃避,而是去直面过去,感受其中的苦与乐,林先生才能超越现实。正如他自己所写的:“这人间的一切正是如此,我们看见早上苍白之月与晚上光耀之月是同一月,我们看见痛苦沉溺之自我与光明超越之自我,不也是同一个自我吗?”并且明白的写出,“你的故事永远是你的故事”。

因而林先生在散文中并不避讳自己贫困的童年,而是用他的心去感悟那时的快乐与痛苦。

在《飞入芒花》中记述了他的母亲,一个贫穷的农家女,辛苦的养育着众多的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的母亲却给了他世间最温暖的爱。文中从小时候“两角钱的糖”的故事开始,而引发出母亲对他的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伤感中透出温情,这也是林先生的感恩,对过去的一切感恩,如果没有过去的一切何来现在。

在《幸福的开关》中,他讲述自己小时候家中贫穷,买不起汽水。有一次将装在汽水瓶中的“煤油”当作汽水喝并且因此差点送命,本是一个痛苦的回忆,但是并没有让他为此而觉得羞愧,而是在这事之后,有一次喝汽水喝到呕气时还快乐的感叹道:“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当他成年后也将那时的喝汽水当作一种幸福,而林先生由此而领悟道:“这个世界原来就是个相对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并非你越富有,地位越高,你就越幸福,过去的故事也许是最幸福的故事。正是用“平常心”去看悟世间之事,心才会如此透亮。

林先生用“平常心”在世间“修道”,在行、住、坐、、卧中去感悟道的存在,并且将自己的体悟写于纸上,感化世间之人。而在世间最能用“平常心”感悟到的“情”,就是爱。爱是各种情的起因。爱能生关怀之心,爱能生怜悯之情,而爱也能生恨之情。他在《情的菩提》中对这世界众多情所产生的源泉“爱”,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出了情的真谛。

在《南国》一文中从王维的诗入手,谈及世间的情爱。因为缘份必定遭受离别而相思之苦,他在让人们在体会情爱的同时,懂得“惜缘”,而不是因为缘灭而存在丝毫的遗憾与怨恨,要看透情爱中的缘份,让自己的心变得清明,找准自己的方向。

在《写在水上的字》中叙述了关于爱的话题,文中写道:“身心无不迁灭,爱欲岂有长驻之理?”这是人们对爱充满了欲望,希望一直留住或者期盼那本是如流水般的情欲,因而他又解释道:“人的痛苦是前面的浮草总思念着后面的浮木,后面的水泡又想看看前面的浮沤。”这都是人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缘起缘灭,本应如水一般流去的情爱。而是执着于某一人或某一物,这样的情欲之心就只能给人以痛苦。

在《金箭与铅箭》散文中更加深入的阐述了这一道理。文中描述一个朋友遭逢一次婚姻与爱情的巨变,心中对院中的同一株梨树产生了不同的两种感情。从开始极力的爱护梨树上的每一朵花,因花凋谢而伤感到后来遭逢婚姻巨变后砍掉院中的梨树,只因不想别人再见到梨花的美。林先生在这前后两种感情差落之中感悟:“其实,我们每个都背着金箭与铅箭。爱神,就是我们自己。”当爱神射出恨的铅箭时,我们应该反省自己,及时迷补的射出爱的金箭。虽然爱与恨如一柄双刃箭。但林先生希望用自己的心去调和他们。因此写道:“如果要做春蚕,也不要到死都吐着怨恨的丝;如果要做蜡炬,也不要永远流着悲伤的泪。”

正是林先生有着如此深的领悟,在他的《情的菩提》一书中才会处处显露出“明珠”般的光亮。他用一颗“平常心”去感悟世间的道,用世间的经历去修道,用清澈的眼睛去看透世间事情的本质。书中每一篇散文都包含着林先生的“菩提之心”,本着佛学中万物皆有情的思想,去体会世间的人与物。从一件小的事物去领会大的道理。从过去到现在去体会自己一生的幸福,在世间领悟爱的真谛。正是林先生抱有一颗“平常心”去体会,才能写出如此深的感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洗涤自己心灵的机会。

以上则是我对《情的菩提》的浅薄的解读,林先生所抱的“平常心”给我的感悟很深,当然书中还有更多值得大家去体会的情感,有待着大家再发掘。

参考文献:

①林清玄散文选.http://www.cqttg.com/class/jxtt/lqx/.

②③方立天.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猜你喜欢
菩提平常心林清玄
俄藏инв.№2522西夏文《修菩提心》考
《菩提心》创作随想
林清玄不平凡的人生
以平常心看婚姻
菩提心系列之2 50×50cm 金潜纸重彩 2015年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林清玄:我30岁后才想明白的事
菩提花
保持一颗平常心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