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敏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想组织好一节活动,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基调、好的氛围与好的调控。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几个环节重点把握。
一、导入环节。简洁有趣
案例:在科学活动“空气”中,教师先同时点燃了两支置于光滑平面物上的蜡烛,然后用一大一小两个广口瓶同时罩住蜡烛,让幼儿观察哪个瓶中的蜡烛先灭,并请幼儿思考:为什么瓶中的蜡烛会灭呢?
评析:教师通过简便易行的实验导入“空气”这一抽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幼儿探求科学知识的愿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教学活动中导入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在力求简洁、新颖的同时,还要与活动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迅速切题。更要让幼儿在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等的交融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把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情境中去。
二、过渡环节。起承转合
案例:在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图形”中,第一个游戏是“图形找朋友”,有的小朋友胸前佩戴图形宝宝,有的小朋友胸前佩戴利用图形变化了的物体。教师要求小朋友帮它们找到各自的朋友。第二个游戏是“多变的图形”,教师出示用图形组合变化好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判断这些物体都利用了哪些图形。在从第一个游戏过渡到第二个游戏时,教师说:“刚才小朋友表现得真好。都帮图形宝宝找到了朋友,下面还有更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啊?”幼儿:“想。”教师接着说:“图形宝宝可聪明了,它们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
评析:教师的过渡语虽然对前面的游戏做了说明,但既没有启发性,又显得过于哆嗦。如果改为“刚才聪明的小朋友都帮图形宝宝找到了朋友,图形宝宝不仅要谢谢你们,而且还要给你们表演魔术呢,你们看……”既对前面的游戏进行了评价,又吊足了幼儿对后续游戏的胃口,真正达到了起承转合的效果。
在过渡环节上,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过渡语,使其既能提醒幼儿下一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又能让幼儿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重温,评价或巩固幼儿刚才所学知识。
三、评价环节,渗透情感
案例:在对中班语言活动“微笑”进行总评前,教师先让每个幼儿给同伴送去一个微笑,然后评价说:“刚才小朋友们给同伴和老师送去了微笑,你看!他们多开心啊!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来温暖,也能给困苦的人带来快乐。希望小朋友们始终保持微笑,天天给大家带来快乐哦。”
评析:教师精炼、简洁的评价,既对教育活动目标进行了有效提炼,又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让幼儿知道我的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能收获别人给予的快乐。
在评价环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目标进行总结,还要适时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富有情感的评价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收尾环节。真实有效
案例:在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的最后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感知一分钟,说:“现在给小朋友一分钟时间进行快速排队,剩余时间带大家去户外游戏。”结果幼儿排队用了15秒,剩余时间教师没有带孩子去游戏,而是去了洗手间。
评析:许多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等会儿老师带你们去干什么,等会儿你们去做什么等,可常常不能兑现。而实际上,这样的结束不仅毫无意义,还会给幼儿产生教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活动,往往会在精彩的活动后给幼儿留下不小的遗憾。
好的收尾,可在一节教育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活动收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收尾内容的真实有效性,不要为虚无的、形式的东西所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