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谈过“整店输出”在化妆品行业的兴起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化妆品行业中“整店输出”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
一、日化线与专业线的“整店输出”:
化妆品行业由于零售终端与消费者的差异,出现了两大流通渠道,即专业线与日化线。从行业细分的角度看,“整店输出”在化妆品行业的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专业线“整店输出”与日化线“整店输出”。前者以自然美、佐登尼丝为代表,后者以雅芳、娇兰佳人为代表。
两者的发展勿论优劣,它们在市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但它们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除了细分行业特征不同之外,在市场切入、品牌归属与整店输出经营模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1.切入市场方式不同。
专业线“整店输出”是从海外传入中国的,进入市场以直营为主,伴随着教育培训逐步发展加盟店,推出“整店输出”,并在建立了比较广泛的零售终端网络之后,逐渐削弱直营的份额。比如自然美,其2005年在大陆的直营店缩减为80家,比2004年减少了43家。而佐登妮丝,在珠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直营探索之后,于近几年发力,目前已在全国发展到几百家加盟店,“整店输出”势头良好,而直营店份额在急剧降低。
日化线“整店输出”以本土成长为主,以产品经销(或直销)为先行,在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与经销网络之后,逐渐发展加盟店。比如娇兰佳人,最初以产品经销为主,而后扩展到“整店输出”,并逐渐收购一些加盟店转为直营店。
2.品牌归属不同。
专业线“整店输出”绝大多数为单品牌经营,品牌归属于连锁总部,其零售产品均为总部统一生产或经销的品牌,具有严格的排它性。比如曾经风行一时的百莲凯等品牌,都要求加盟店只能销售总部授权的品牌产品。
日化线“整店输出”大多数为多品牌经营,除了归属总部的品牌产品之外,还会为“整店输出”体系引进其它品牌产品。譬如娇兰佳人的连锁店里,除了零售娇兰佳人所属品牌外,还销售玉兰油、欧莱雅等大众日化产品。
3.经营模式不同。
专业线“整店输出”强调服务,注重零售之外为消费者带来的附加价值,突出功能性产品为基础的特色项目,对产品品种与价格并不十分看重。其选址的目标多以大型社区或写字楼为主。
日化线“整店输出”强调零售,注重以产品丰富性与价格合理性吸引消费者入店消费,强调产品安全性,对产品的功能性并不十分看重。其选址的目标多以繁华的商业区为主。
二、多品牌与单品牌的“整店输出”
多品牌“整店输出”,是指输出的零售终端销售产品的品牌数量在三个或三个以上,且不局限为总部的品牌,此类“整店输出”主要存在于日化线。
单品牌“整店输出”,是指输出的零售终端销售产品的品牌指定为总部的品牌,此类“整店输出”以专业线为主,但日化线近年也涌现不少。
多品牌“整店输出”的优势在于:能够满足消费者“货比三家”的购买心理,从而有效地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多品牌的存在还能使零售终端有效地设置品牌与产品结构,丰富品牌种类与功能,体现“价格适中,品种齐全”的优势。同时,在多品牌的架构下,能够及时进行品牌更新,保障零售终端的竞争优势。
但多品牌“整店输出”同样存在不足:连锁总部因不能独力承担多品牌的产品开发与品牌推广任务,不得不吸纳其它知名品牌的产品进入连锁体系,造成总部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对品牌的掌控近乎为零,结果得不偿失,甚至顾此失彼。知名品牌的销售赚不到钱甚至赔钱,自有品牌的销量又无法提升,最终以失败告终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零售终端由于知名品牌的产品供应无法得到保障,销售利润微薄,自有品牌产品又无法承担主力销售任务,不得不惨淡经营。
单品牌“整店输出”的优势在于:品牌专一,能够让消费者拥有“专属、尊贵”的感觉,店面形象与品牌设计能够集中统一,品牌掌控严密,,能有效利用品牌资源,进行价值的升华与沉淀。集中少量资源,总部即能够进行大范围的连锁扩张。
单品牌“整店输出”的不足也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品牌比较,消费者选购时犹豫不决;虽然专卖店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然无法支撑单品牌“整店输出”的生存,单店生存能力薄弱;消费者定位狭窄,因为品牌的属性决定它无法通吃。
三、“整店输出”在化妆品行业的具体分类:
除了广义的行业与品牌分类之外,我们可以将化妆品行业的“整店输出”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美容院“整店输出”。
以自然美与佐登妮丝为代表。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教育先行,因为其连锁店的加盟,主要是复制整店经营模式。比如自然美,“2001年起在中国各省、市成立三十多家分、子公司及向各地教育部门立案的培训中心,并与国家劳动部门及全国各地劳动部门合作培训与考站”。而佐登妮丝在“输出”之前,坚守直营模式,对店务经营与管理进行长期的研究与探索,提升出一套规范的店务管理体系,并将其复制到各个加盟店。比较之下,那些以“概念”为幌子圈钱的“整店输出”,已经在行业大趋势下“兵败如山倒”,只留下一些可悲的背影。
2.化妆品专营店“整店输出”。
以娇兰佳人为代表。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以人脉为基础(企业主与经销商、加盟店主大部分为浙江温州人,行业戏称温州帮),在长期的品牌推广基础之上进行终端建设,有效控制非自有品牌的销售,以价格与品种取胜。
3.化妆品折扣店“整店输出”。
目前仍处于导入期,无显著代表。其优势在于所售产品均能以低于市场平均价20-30%甚至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从而满足更广泛的低收入消费者对化妆品名牌产品的心理需求,其杀伤力很强,并且有向中高收入群体侵袭的趋势。但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第一是折扣产品的来源无从考究,消费者心存疑惑,到底是不是假货很难判断;第二是低价的原因来源于大批量购买或“临期产品”(既将到保质期的产品)购买,显然一般的连锁总部只能选择后者,甚至是自造“知名品牌”。
4.个人护理用品店“整店输出”。
以家美乐为代表。目前家美乐已经逐渐淡出专卖店的竞争,转而以商场专柜为主要流通渠道,并不断增加直营店份额。个人护理用品店在化妆品行业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即“自创概念,自立门户”,开辟一片化妆品竞争的“蓝海”。但是,由于这一形式属于单品牌整店输出范畴,多数个人护理用品“整店输出”总部都无法有效解决单店盈利问题,单店死亡率高已经严重制约这一形态的发展。
5.彩妆香水吧“整店输出”。
包括单纯的彩妆吧或香水吧,也可能是彩妆香水混合性“整店输出”,目前亦无显著代表。其特点在于投资少、品种少、单店经营面积小,因而得到许多中小投资者的关注。
编辑/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