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当前,俄罗斯正面临由“稳定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重大转折,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俄罗斯稳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国内对稳定发展的认识统一,社会政治秩序稳定,支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较为雄厚,“普京计划”得到贯彻执行的可靠性程度比较高。而“梅-普组合”出现后新的决策中心的形成和领导层的职权划分、市场经济和“主权民主”制度的完善、经济多样化和创新经济的实现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营造,则是俄罗斯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俄罗斯稳定发展对中俄关系影响的主导面将是积极的。中俄两国的稳定发展将对双边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中俄关系步入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俄罗斯 稳定发展态势 中俄关系
中图分类号:D75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5-0051-08
俄罗斯正面临由“稳定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重大转折
自苏联解体后至2008年5月,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叶利钦八年执政和普京八年执政两个不同的时期。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虽然迈出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建立了政治体制的新框架,但俄罗斯一直处于经济衰退、政治动荡和国际地位衰落的社会转型危机之中。普京执政后,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俄罗斯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也出现了良性变化,使社会转型危机得以有效化解。1999至2006年,俄罗斯GDP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达到7.7%166eb528aefd078b24139e7362fd2846fb642c284968b7e1b09041afc96086b9至7.8%。这是俄罗斯经济连续第八个增长年。八年期间,俄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增长70%,工业增长75%,投资增长125%。按实际价值计算,俄罗斯的GDP已完全恢复到苏联解体前1990年的水平,俄罗斯经济复苏的任务已经完成。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新一届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当选和“梅-普组合”的出现,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俄罗斯在这个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以《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为核心内容的“普京计划”。
《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由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根据普京提出的振兴俄罗斯的计划于2007年7月正式提出,历经多次修改后,俄国务委员会于2008年2月对这个构想进行了审议。2008年3月,俄政府颁布了《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的具体计划。由于这一构想是由普京亲自领导制定的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因此也被称为“普京计划”。普京曾明确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杜马应在最短期限内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文件,以保证该战略计划的贯彻实施。俄官方人士和专家预计,《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将在2008年年底前生效。
“普京计划”表明,与经济复苏时期相比,俄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和方式都将发生实质性变化,俄罗斯将实现由“稳定增长”到“稳定发展”的转变,走上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
首先,“普京计划”提出了自苏联解体以来从未有过的发展目标。《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提出,2020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3万亿卢布,约合5万多亿美元。到2020年,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到3万美元以上,居民收入将增加5倍,人均月收入增加到2700美元。很多人把这个构想称之为“突破性”方案,因为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俄罗斯将成为世界五大主要经济强国之一,居民生活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其次,与过去侧重于经济快速增长以实现GDP翻番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不同,“普京计划”不仅提出了对经济增长的数量要求,而且更加注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的质量要求,以实现“国民生活、国家及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本质性改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依靠人的创造力和科技进步,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普京认为,“俄罗斯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效率太差,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这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是极其危险的”。因此,他在2008年2月国务委员会审议《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时明确提出:“在未来12年内,主要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应当至少提高3倍”。第二,人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本目的与必要条件,要在经济生活中为所有人创造均等的机会,建立创新型发展机制。第三,通过实施国家优先计划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公民社会制度建设,使俄罗斯成为生活最有吸引力的国家。第四,俄罗斯的未来和成功的基础是教育和人民健康,要不断增加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支出份额,以保证为经济腾飞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第五,2020年中产阶级在居民中的比例应超过50%,贫困人口比例应降低到5.8%。第六,为巩固国家安全,俄罗斯需要制定2020年前军事建设的新战略,俄武装力量的发展目标将是致力于建设一支“创新型军队”。
再者,“普京计划”摒弃了经济复苏时期资源型和主要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发展经济的旧有模式,主张采用创新型发展战略,发展创新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俄罗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效率一直不高。实践证明,俄罗斯要保持稳定发展,必须挖掘国内科技潜力,从能源出口型增长向具有创新竞争性、依靠制造业投资的新型增长模式转变。事实上,俄政府在普京第二任期内制定的《俄罗斯2005-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就包含了创新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内容,并提出了从资源型发展向创新型发展转变的问题。然而,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普京实际上依然主张发展资源出口导向型经济。他在2005年12月召开的俄联邦安全会议上宣称,俄罗斯应力争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领头羊”。2005年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结构较普京第一任期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但是,在经济复苏任务完成以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问题提上了俄罗斯领导人的议事日程。普京确认了走经济创新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并且强调创新型发展是使俄罗斯摆脱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能源出口状况的唯一方法。普京认为,创新型发展战略就是“依靠人的潜力、有效利用知识和个人技能”,俄罗斯“绝对首要的”工作是“需要对人力资源展开全方位投资”。《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提出,各经济基础部门的集约式技术革新,或者以信息新技术和纳米、生物新技术为依托的“第二次产业、集约式革命”是社会创新定向发展成功和国家在全球竞争中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俄罗斯必须发展高新技术,激励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到2020年,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将由2006年的0.3%增加到2%,创新产业在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将由2006年的10.5%增加到30%,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将由2007年的13%增加到40%~50%。
俄罗斯稳定发展的有利因素
1、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俄罗斯的全国性共识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力求使俄罗斯成为更加稳定、更加繁荣的国家。普京认为已经找到了适合俄罗斯发展的政治经济模式,因此坚持现有政治经济秩序的连续性。2008年2月,普京在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强调了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俄罗斯已经作为强国回到世界舞台,保持稳定是各政治党派的重大责任;唯有借助全社会的团结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在2020年前的发展战略。普京在评价选择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时曾经说,“选定梅德韦杰夫就是选择政权稳定”,“就是选择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梅德韦杰夫则明确表示,“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最为珍贵的就是稳定,就是生活质量的改善和长期的平稳发展”。另外,俄罗斯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都对俄罗斯的稳定发展抱有很大期望。其他主要政党则对俄罗斯的稳定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予以认同。广大民众对俄罗斯的稳定发展也抱有积极的态度。
2、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和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是俄罗斯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普京执政八年来,俄社会政治领域诸方面的消极因素受到了抑制,政治混乱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民族凝聚力增强。在俄宪政体制的格局内,以政权党为主导性政治力量的垂直国家政权体系得以确立,以“主权民主”为标志的权威主义治国模式基本形成。俄罗斯国家的行为能力明显增强,政权机关对社会政治进程保持着有效的控制,分离主义受到了遏制。俄国内中间势力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力量格局已经形成,自由派等各种极端主义势力风光不再,“主权民主”成为政权党的官方意识形态和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俄罗斯已经具备了实现稳定发展的基本社会政治条件。
同时,俄罗斯具备了支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普京提出的“GDP翻番”、“消除贫困”两大任务结出了果实,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上颇具活力和前途的新兴市场之一。俄国内对工业产品的内需不断增长,本国商业对高技术产品进行投资的能力不断增强,而且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优势有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厚的资金和动力。所有这些,都为俄罗斯的稳定发展创造了基础性有利条件。
3、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普京路线和“普京计划”继续得到贯彻执行的可靠性程度比较高
对于普京路线能否延续、“普京计划”能否继续得到贯彻执行这个问题,一些西方媒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人唱衰“梅-普组合”,希望俄罗斯出现有利于西方的变化,甚至预测克里姆林宫将发生冲突。这些想法和预测虽然并非完全不着边际,但缺乏基本依据。这是因为:
第一,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梅德韦杰夫的主张与普京相一致。虽然梅德韦杰夫的自由民主观点引人注目,但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派人物。梅德韦杰夫没有明显的派系背景,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主张都与普京相一致。例如,梅德韦杰夫主张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国家的持久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主张要团结社会精英,维护俄罗斯的统一;主张俄罗斯必须重新成为国际舞台上能够真正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等等。这同普京的“强国富民”政策是完全一致的。梅德韦杰夫还多次申明,他将充分保证当前政策和路线的连续性。他在总统选举之前同选民们见面时曾经说:“如果我能获得信任领导国家,我有责任沿着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道路走下去,这就是普京的道路。”总统选举之后,他在阐述他的施政纲领时又重申,他的施政纲领就是继续落实“普京计划”。俄罗斯国内有人认为,梅德韦杰夫未来不会与普京发生冲突,两人最主要的资源就是私人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还有人认为,作为非自由派的普京,不可能把一个自由派人物推荐为自己的接班人。
第二,普京路线和“普京计划”的社会根基很深,少/ov+t49zQEXVPCACQs67Xmut8zRUtZfolQ6TvRuK0aY=数人难以改变。普京路线和“普京计划”具有三个重要支撑。一是社会支撑。普京路线已经深入人心,“普京计划”深受广大民众拥护。同时,政权党成为保证普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社会力量。“统一俄罗斯”党作为俄罗斯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政党,已经成为国家杜马的主宰,同时还控制了绝大多数地方议会。“统一俄罗斯”党原主席格雷兹洛夫曾经表示,该党将成为确保普京政治方针得以推行的工具。2008年5月,“统一俄罗斯”党全党代表会议明确提出,该党在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202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二是思想根基。普京路线和“普京计划”是俄国内多种观念形态的综合反映。有俄罗斯学者提出,由普京亲自制定的“普京计划”包容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实用主义三种不同的观念形态。自由主义主要体现在该计划的经济部分,即国家将集中精力发展科学技术,而私营企业家和私人投资则将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保守主义表现在国内政治问题上,即利益一致论和维护民族传统。俄罗斯所有社会力量的行动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决不损害俄罗斯及其公民的利益,反对外部势力对俄国内事务的干预。实用主义则集中反映在对外政策中。“普京计划”表现出对某些想要遏制俄罗斯的国家的不信任,同时又反映出不轻易与之对抗的意向,因而主张必须制定顾及现实威胁的新的安全战略。三是法律支持。普京路线框架内的制度设计和大政方针,都已有了法律性规定。不久,俄罗斯政府制定的《2020年前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也将成为法律文件。由于政权党在国家杜马中占据多数,改变普京路线和“普京计划”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第三,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在执政理念上存在某种差异,不仅是正常的,而且可能是有益的。具有克格勃背景的普京最关心俄罗斯的安全与强大,因而表现出强硬的风格。当过大学教师和具备经营管理知识的梅德韦杰夫将关注点放在经济、民生、民主和法治上,他更多地强调人的作用与社会变革。实际上,在两人关系融洽的情况下,这将是“梅-普组合”内部的一种互补。特别是梅德韦杰夫关于民主和公民社会建设的一些主张,对于“普京计划”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梅德韦杰夫在第二次全俄公民论坛上宣布自己的竞选纲领时,把民主的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的优先地位,提出“俄罗斯民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民族传统与民主的基本价值观相结合”,“国家建设必须以自由、公正和尊重公民的人格原则为基础”,认为“在建设民主国家的过程中,社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全方位的”,“发掘人的创造性潜力是国家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方针”。他主张依靠公民社会的建设来协调政权与民众的关系,甚至认为公民社会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公民社会的建立将成为俄罗斯稳定和文明发展的最终结果之一。所有这些,正是俄罗斯过渡性政治体制下社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某些改革措施出台和政策调整都是可能的。
俄罗斯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1、新的国家决策中心的形成和最高领导层的职权划分问题
普京为权力交接进行了缜密的人事安排,但新的国家决策中心的形成和最高领导层的职权划分问题尚未解决。2007年12月,普京在正式宣布同意出任总理之前的一次采访中曾经表示,如果他出任政府总理,不会重新划分总统和总理职权。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他只能履行作为俄罗斯政府总理范围内的权力,即主管经济和社会问题。2008年初,普京在每年一度的大型记者招待会上再次重申,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总理只负责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对此,梅德韦杰夫表示了赞同的态度。
但是,普京在2008年2月的国务委员会会议上又明确提出,“政府应该成为政治决定和制定战略计划的中心”。俄国内专家认为,要实现这个设想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具有最高权力。以往作出政治决定和制定战略计划的中心一直是总统办公厅,它实质上是总统的机构,而俄罗斯政府恰恰并不具有这些职能。如果将决策中心转移到政府,则势必与俄现行宪政制度发生矛盾。但又有专家提出,如果不进行权力调整,普京如何继续领导、掌控俄罗斯,如何保持自己的社会支持度和影响力,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他们认为,由于宪法的某些条款赋予总理相当大的潜在权力,总理职权的容量实际上和总统相当,如果充分利用这些权力空间,俄罗斯政治中心转移到政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样,总统办公厅将会丧失它的部分职能。同时,政府也将增加新的政治职能,从而成为普京所说的政治决策中心。而普京作为俄新政治体制的创建者和政权党的领导人,由于拥有极高的政治威信、民众支持率和强大的权力基础,他仍然是国家的政治领袖,依然是主要的决策者。
然而,这样的设想究竟能不能实现,至今还是一个悬念。因为梅德韦杰夫作为全民选举的总统,毕竟拥有宪法赋予的最高权力。同时,他也从来没有表示要放弃这种权力。总统选举之前,梅德韦杰夫曾表示赞同普京关于“不会重新划分总统和总理职权”的主张。总统选举之后他指出,根据俄罗斯宪法,国家元首决定内外政策的主要方向。2008年7月3日,梅德韦杰夫在赴日本出席八国集团峰会前接受八国记者采访时又特别强调,“俄罗斯民主的基础是宪法,对政治体制可以不断做出调整,但应以宪法为依据,宪法是不应该更改的”。他还提出,对于某些紧迫的问题,“俄罗斯的国家行政决策体制不要求必须由总统和总理会面才能得到解决”。“总统职位的责任层级就是当你作出一项决定以后,没有一个机关可以为你负责,没有一个人能够为你作出的决定承担责任。但是可以和一些人,比如和弗拉基米尔·普京商量。他是一个有经验的人,是声望很高的政治家,但是最关键的决定还是必须自己来做”。舆论认为,梅德韦杰夫的这些表态是在有意摆脱普京执政的影子,表达了他要做“强势总统”的立场。可见,俄罗斯新的国家决策中心的形成和最高领导层职权划分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进一步协调立场、达成默契。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对俄罗斯的稳定发展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
2、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主权民主”政治制度问题
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还不完善。一方面,俄罗斯的经济制度仍然具有某种非市场的性质,因为金融工业集团的崛起使俄罗斯经济仍然带有垄断性,从而导致竞争的不平等。自然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等非市场化部门时常享有特权,大型厂商可以在市场中获得垄断地位,中小企业则往往失去进行公平竞争的法律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市场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腐败和经济犯罪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这些情况说明,俄罗斯在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等方面仍面临众多的矛盾和问题,在俄罗斯建立稳定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俄罗斯走上了一条权威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表现形式就是“主权民主”。俄罗斯的实践证明,在社会转型时期,“主权民主”比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更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也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主权民主”只是反映了俄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政治现实。“主权民主”作为权威主义政治制度,毕竟是俄政治发展进程中一种过渡性政治形式,它有可能成为发展民主的通道,也有可能成为拥有主权但缺乏民主的权威主义统治的掩饰物。俄国内有政治学家认为,俄罗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社会权力缺乏有效的政治机构来保证。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具有民主和非民主的双重特性,是一种公民社会尚未成熟的、有缺陷的制度体系,是“有碍于民主发展的民主和专制共存的矛盾体”。还有政治学家指出,“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这种混合性制度所具有的俄罗斯历史上形成的权力的人格化和不可分割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这种人格化的权力又是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和获得合法地位的。实际上,这种充斥着内在根本性矛盾因素的权力体系是不稳定的。”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具备稳定的制度化的政治体制,国家才能长久地安定有序。但是,俄罗斯目前仍处于政治制度化的进程之中,“主权民主”还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如何以民主为导向逐步健全和完善,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3、实现经济多样化和发展创新经济问题
加速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创新经济,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势头能不能保持,俄罗斯的稳定发展能不能实现。目前,世界上非原材料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只是依赖能源出口,俄罗斯并不一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维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实际情况是,虽然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已提出多年,但俄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却并没有明显改变,其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要真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生产和出口结构,减少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过分依赖,俄罗斯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部门以实现经济多样化,仍是俄罗斯面临的艰巨任务。
创新经济是以发展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的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埃·纳比乌林娜提出,“创新经济的实质是在以新创意和新技术为资本建立最为有利的制度的条件下,对教育、对基础性和实用性研究的大规模投资”,并且认为俄罗斯选择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效应将会在五至六年后显现出来。但是,俄罗斯发展创新经济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尽管已经增加资金用于研究性开发,但近年来研发费用仍只占俄GDP的1.24%,石油、军火、建筑等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业仍然吸引了多数资本。二是科研部门的体制结构陈旧,不符合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经济的要求。尽管进行了多年改革,但并未触及原苏联科研部门的体制基础,导致俄罗斯的高新产业依然缺乏创意。三是人力资源状况亟待改善、优化。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的知识和技能,即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成本、质量和丰裕程度构成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俄罗斯面临人力资源萎缩的严峻挑战。最近10年俄人口减少了1000万,而且2020年前还将减少1.500万劳动力,人口危机被俄媒体称为“俄罗斯的灾难”,劳动力短缺将是俄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创造的财富已占社会财富的80%,而俄罗斯人力资本创造的财富仅占社会财富的15%。因此,改善人力资本状况,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发挥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俄罗斯新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4、寻求俄罗斯稳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综合国力衰退和美国单极霸权的加剧,俄罗斯在全球战略格局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在价值观及发展道路问题上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俄民主问题、前苏联国家的“颜色革命”问题、北约东扩问题以及反导问题上向俄罗斯频频发难。在欧洲地区,俄罗斯正面临着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复杂的安全环境。有学者认为,如果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持续恶化,俄罗斯就将被迫走上与西方军事对抗的老路。而一旦俄罗斯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势必影响其经济的稳定发展。
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第二次全俄公民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一方面警告西方国家不要将俄罗斯当作“听话的学生”对待,另一方面也向西方发出了理解俄罗斯的呼吁,并且申明俄当前所有对外政策都是在理解现代国际社会准则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尽管梅德韦杰夫希望西方理解俄罗斯,但西方与俄罗斯在价值观和战略利益上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自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与西方始终没有为解决相互之间存在的问题达成实质性协议。
稳定发展的俄罗斯有利于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
自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中俄关系已经历了十多年的稳定发展。现在,俄罗斯有望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则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俄罗斯的稳定发展将对中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稳定发展的俄罗斯和同样处于稳定发展中的中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支各自独立的战略性力量,在世界事务、地区问题和双边关系层次上,都有彼此不尽一致的利益诉求。因此,两国关系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矛盾和挑战。但笔者认为,俄罗斯稳定发展对中俄关系影响的主导面将是积极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进而步入新的稳定发展阶段。
第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两国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基础上,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中俄两国对处理世界和地区事务的总体原则有着基本的共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遵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是一种平等的友好关系,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同时,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双方的周边安全与稳定,有利于双方扩大贸易和加强经济合作,有利于双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俄两国共同应对美国战略挤压的需求仍然存在。虽然中俄两国都不会放弃同美国的关系,但由于美国把中俄两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把中俄两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美国的威胁,美国弱俄抑俄和对中国的遏制战略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这就导致中俄两国同美国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利益冲突。目前,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干预和反干预、遏制和反遏制的战略对立越来越明显,俄美之间的战略利益矛盾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同时,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短期内也不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善。因此,俄罗斯稳定发展和对美国实行强硬政策,会使世界格局中制约美国的战略力量上升,对中俄战略合作和减缓中国面临的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俄两国的中心任务都是发展自己,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会被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普京明确提出,目前“俄罗斯的主要任务是国内发展,解决国家的社会经济问题”。2020年前,俄罗斯的中心任务是实施“普京计划”,以实现“国民生活、国家及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本质性改变”;中国的中心任务则是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12年,中俄两国都将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都将集中精力,全力解决国内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虽然俄罗斯的强劲发展也有可能给中俄关系带来某种不确定因素,但不至于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中俄两国将会尽量避免相互磨擦和对立,把双方的利益矛盾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
第四,中俄两国的稳定发展将对双边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双边关系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步入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如前所述,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中俄关系出现对抗性因素进而导致两国关系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中俄关系的稳定、正常发展是一种基本趋势。同时,由于中俄两国新的发展态势,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还应该有新的体现。除继续增进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作以外,今后中俄关系的深化将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等领域。例如,如何实现双方经济和产业优势的真正“互补共赢”,如何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切实提高效率、完善经贸关系的形式和方法,如何扩展两国的科技和文化合作,如何共同面对和处理好涉及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种种问题,等等。只有深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使中俄政治合作具有持久性。正如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季塔连科和科学院通讯院士库齐克在《2050年的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发展战略》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中俄关系继续维持现有的发展模式,即两国政治关系的密切程度仍然超过经济、贸易、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形式化的官方宣言多于实质性的互信行动”,则“对进一步深化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不利,同时也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他们认为,“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深化,从而出现两国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是两国关系的理想发展状态,同时也是在中长期内最可能出现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任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