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为深入揭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必要选取典型区域、典型产业,深入分析汇率改革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更应对汇率改革三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以期为汇率机制改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和提高出口企业承受力提供支持和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江苏机电业、纺织服装业为研究对象,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增速、每美元出口成本和出口利润率的影响等方面多维度呈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并对三家重点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情况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简要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出口企业承受力 机电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
中图分类号:F8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035-07
引言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改革“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的焦点在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现有关于汇率改革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文献中,以探讨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或某一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为主;针对具体产业、深入分析汇改对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很少,且在这部分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全面涵盖汇率改革以来经验事实的几乎没有。如,王利平等(2007)对浙江省纺织服装鞋类、机电、高新技术行业近6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汇率风险对不同行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及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吴先满,蔡笑(2008)以江苏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间的出口换汇成本、出口额及相关财务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数据衡量了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周业棵(2008)利用对120家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调查数据,从出口额、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利润率等角度分析了2005年8月至2007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对样本企业的影响。而汇率改革至今已有三年,仅到2007年年初的经验事实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基于此,为深入揭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必要选取典型区域、典型产业,深入分析汇率改革对出口企业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更应对汇率改革三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以期为汇率机制改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和提高出口企业承受力提供支持和参考。
本文以江苏机电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江苏省是我国外贸出口大省,也是机电、纺织服装出口大省,是全国第二大机电出口省份和第三大纺织服装出口省份。因此,分析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对江苏机电、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拓展,以丰富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第一,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选取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作为研究样本区间,全面涵盖汇率改革以来的经验事实,力求更真实地反映汇率改革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第二,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企业出口增速、企业换汇成本和企业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的影响等角度出发,多维度反映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企业承受力的特征事实;第三,对相关产业的三家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为机电、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提高出口承受力提供经验借鉴。
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企业承受力的
机制与特征化事实
影响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因素是多重的,人民币升值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冲击国内出口商品的出口定价和出口数量,还会进一步影响厂商竞争力和利润。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负面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导:首先,人民币升值将引起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变化。当人民币对某种货币汇率提高时,出口价格提高;反之,则出口价格降低。例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美元结算的那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就提高了;人民币对欧元贬值,以欧元结算的那部分出口商品的价格就降低了。其次,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提高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有可能引起国外需求的减弱,进而引起出口数量的减少。出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和出口数量的下降将反映到出口额这一指标上,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提升的幅度小于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则出口额及增速将下降。第三,在影响出口商品单价和出口数量的基础上,人民币升值可能进一步引致出口企业竞争力及承受力下降,导致企业相关指标不断恶化,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每美元出口成本及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是较好衡量这一传导过程的指标。一方面,每美元出口成本是企业进行出口盈亏平衡分析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每美元出口成本与结算汇率之间的差额不断缩小,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减,企业承受汇率升值的能力下降;反之,则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的扩大,企业承受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则更直观地反映了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利润空间的挤压情况,衡量了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影响程度。
因此,本部分将从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增速、每美元出口成本及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等四个方面,概括、描述汇率机制改革三年来人民币升值影响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出口企业承受力的特征化事实。
1 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
人民币对某种货币升值时,用该货币结算的出口商品价格将提高;人民币对某种货币贬值时,用该货币结算的出口商品价格将下降。为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商品总体价格的效应,考虑到用不同货币结算的贸易额
在2008年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三家企业2008年上半年都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苏美达集团2008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进出口实现92548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4%,其中实际出口54457万美元,进口到货完成38127万美元;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上升,利润构成全部来自主营业务。恒力集团和盛虹集团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出口则分别比2007年同期劲增101%和232%;在全行业企业税后利润率都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两家企业2008年上半年的税后利润率基本保持了2007年同期水平。分析三家企业近年来及2008年上半年的出口经营情况,公司的出口主业在2007年下半年以来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仍能取得良好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三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调整,通过一系列措施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承受力和竞争力。
1 加大新品开发力度,通过产品差异化谋求出口竞争优势
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不断累积以及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对所有出口企业都构成了不少的压力。对此,三家企业都积极谋划应对措施,通过开发差异化产品形成自己独特的出口竞争优势。如恒力集团主要围绕亮光丝这一方向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如其上年开发的“亮丝隆”超亮光涤纶长丝,被中国纺织协会认定为国内领先产品,深受出口市场欢迎。盛虹集团则瞄准“超细纤维”这一方向,全力开发“超细纤维”产品。目前,公司超细纤维的产能居世界前列,被誉为“全球超细纤维专家”。由于三家公司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家集团公司都形成了自己出口产品的特色,因此,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可以向国外客户转移成本上升压力,从而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承受力。
2 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在三家公司近年来出口超速的发展历程中,自主创新一直是公司发展的主旋律。近五年来盛虹集团每年研发资金保持着近20%的增长,目前拥有研发人员130余人,国外专家12人。集团还拥有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和化学纤维检测中心,成为业内同时拥有两个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的检测中心的企业。集团下属的盛虹印染和盛虹化纤分别被评为国家印染新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国家级超细纤维生产研发基地。2007年,盛虹集团申请专利366项,其中发明专利208项,被中国化纤行业协会评为创新示范企业。2007年自主开发的9个新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更是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的空白。苏美达集团近年来也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全集团(包含自有实业工厂在内)从事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约占总人数的40%(总人数不包括集团实业工厂的工人)。几年来,公司在产品研发的基础上,申请机电类产品专利110多项;2007年公司研发的一种小型汽油发动机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2007年12月,经江苏省科技厅审核批准,成立了苏美达动力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外贸企业首家获批设立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而恒力集团也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和日本大阪等地设立“恒力研发中心”,聘请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的化纤界资深专家,为企业进行高端差别化产品的研发。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三家企业还非常注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档次。2007年,盛虹集团旗下的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欧元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环吹风装置,在此先进设备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出20D/96F、20D/114F等极细纤维,大大降低了极细纤维生产应用中的实际成本和环境成本,使得盛虹占领了极细纤维生产领域的制高点。而恒力化纤从德国吉玛公司全套引进年产60万吨熔体直纺设备、德国原装高速加弹机200台,以世界一流的装备、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赢得出口市场重要份额,其中37%的产品销往国外。
可以说,三家公司的人才队伍和结构在同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三家公司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确保了集团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执行,确保了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也确保了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不断提升。
3 注重品牌渠道建设,树立良好的出口形象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自身持续发展的需求,坚定推进品牌渠道建设、树立良好的出口形象是三家公司应对各种不利影响、提升企业出口承受力的措施之一。如恒力集团的多项产品被评为“全国免检产品”,其“恒远牌”涤纶长丝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为其出口树立了良好形象。而苏美达集团的“苏美达/SUMEC”商品在2006年底荣获江苏服务类名牌的基础上,2007年7月获得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颁发的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同年10月又获得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颁发的AAA信用等荣誉称号,树立了良好的苏美达企业名牌形象。目前,苏美达集团自有品牌出口的机电产品,在中东、西非和俄罗斯等市场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优势。
启示
上述分析表明,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和升值幅度的累积,江苏机电、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承受力正不断下降,应对汇率风险已成为影响出口企业生存的重要课题。虽然2008年8月1日,作为支持部分出口企业渡过难关的举措之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文通知,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而且,市场也普遍预期下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将放缓。但从较长期来看,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趋势仍将不可避免,长期内出口企业仍将面临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在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进行稳健、逐步的调整,以给予相关出口企业稳定的汇率调整预期及过渡时间,避免汇率短期大幅度变动对出口企业的剧烈影响。
第二,政府要加快市场化配套改革,为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针对企业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涉外企业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鼓励相关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并完善相关配套改革,严格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企业恶性竞争,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相关企业应该综合运用财务、金融、生产经营手段,全面提高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本文分析表明,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已对相关产业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冲击,面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相关企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积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主动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规避汇率风险。
责任编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