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大家杨时展先生离开我们已有10个年头了,但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会计的“受托责任”学说和有关会计发展、审计改革的贡献,其实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为此,作为杨先生的家乡人,作为普通的会计工作者,我们采访了他的亲人、同事,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来共同缅怀这位中国会计史上的杰出大家。
一、杨时展的生平考证
杨时展先生,1913年11月生于宁波一个旧军人家庭,祖籍衢州,1924年其父亲被派遣驻防新昌,故随父母定居新昌,遂为新昌人。他曾就读于新昌南明小学,1928年毕业于新昌县立初级中学(现新昌中学前身);1931年毕业于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高中文科;同年,到新昌民众教育馆,从事平民教育工作;1932年进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财政系会计专业学习,同时积极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36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同年末,参加高等文官(会计审计人员类)考试,以笔试第一、综合第三的优异成绩,分至国民政府主计处会计局工作;1937年,为照顾家庭,调浙江财政厅会计室,1938年任浙江财政厅会计主任;1943年兼授国立英士大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课程;1944年他任浙江省会计处专员室主任,于1945年春应国立英士大学之聘,任该校正教授,兼任会计专修科主任;1946年改任英士大学经济系正教授;1948年秋,他因参加过1947年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大游行并救助过进步学生而被追查,前往广西桂林,于是年冬天应广西大学之聘,任会计银行系教授;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任中南财经学院教授; 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79年底彻底平反;1980年恢复教学工作,任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教授;1982年受财政部之托,与澳大利亚合办审计班,培养了我国恢复审计制度所需的第一批人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任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2年国务院授予其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二、杨时展先生的家庭传奇
(一) 杨先生有一位豁达耿直的好父亲
杨时展先生的父亲名叫杨辅庭、又称杨左江,是早期孙中山革命的追随者,是辛亥革命的优秀战士。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征战南北,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征讨军阀孙传芳,在国民政府任过职,后安居浙江新昌小县城,被人尊称为杨哨官。据传,解放前,新昌是一个多绿林好汉的山区小县,有许多人因战乱而被逼为盗,杨先生的父亲驻防新昌后,在对强盗、匪贼的拘捕管理中区别对待,对被逼为盗的,捕后,给予一定补助后劝其弃恶从良;而对一些主观强盗,捕后必加严惩。自从“杨哨官”到来后,新昌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居民们安于劳作,相安无事。有一次,当时,新昌县中队里几十杆枪支被强盗偷了,在杨先生父亲的追查下,很快追回了枪支,这主要得益于老百姓和一些从良者的帮助,这使杨先生的父亲名气大增。杨先生的父亲是一个乐善好助、豁达开朗的人,接济过许多穷人,也能接受进步思想,有许多进步人士与其为友;抗战爆发后,其家成了抗日进步人士聚集的一个场所, 1938年他去世后被安葬在新昌的革命英烈墓群之中。
(二) 杨先生是一位负责的好兄长
杨先生家有姐弟兄妹五人,杨先生排行老二;老大,姐姐杨静芝,1932年,曾接替杨先生,从事民众教育馆工作,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姐夫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老三,妹妹杨雪吟,将其一生贡献给了新昌中学的教育事业,终身为师;老四,弟弟杨时俊,参加革命后,更名为陈山,被称为战士、诗人和剧作家,曾担任浙江省作协文联副主席;妹妹,老五杨雪筠(仍健在,现住上海),曾是上海普通的一个街道干部;老三、老五所嫁的都是当时新昌的名人。
在杨家,杨先生虽排行老二,但作为长子,深得父母的疼爱,又因杨先生小时候读书特好,姑姑对他也是喜爱有加,但随着父亲的退职,家境渐落,杨先生较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杨先生读高中时,靠母亲的手工活挣得的几个钱维持大家庭的费用,已显得十分困难,时不时还需要得到姑母的资助(姑母经杨先生部下介绍,嫁给了杭州的一金姓大家,后因姑父早逝,族群的挤压、战乱等原因,迁居新昌)。但杨先生发奋读书,除以奖学金解决读书费用外,还寄回新昌贴补家用。1931年,杨先生高中毕业后,没有急于选择进大学读书,而是毅然回到新昌,到新昌民众教育馆,从事平民教育工作,宣传抗日。这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弟妹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特别看重对弟弟的教育,回到新昌后,他对弟弟的要求更加严格,培养了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为弟弟今后成为记者、诗人、剧作家等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32年,大姐杨静芝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杨宜诚(杨宜诚,1949年6月参军、当过苏联专家的翻译,195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后任教于东南大学,现住绍兴),这是杨家最早诞生的第三代。但她的出生并没有给杨家带来太多的快乐,由于特殊的原因,她父亲并没能承担起抚养妻女的责任,弃母女而去,而是杨先生,这位舅舅担起了对外甥女的教育和抚养的责任。1932年,杨先生出于可以免缴学费、同时能减少家庭负担的考虑,毅然报考了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出于自身的追求和政治上的考量,他选择了财政会计专业。其实,早在此时,杨先生已经有了受托与责任的思考,即成了受托责任说的雏形。他曾对家人说,人家付钱给你读书,你就好象卖了身一样,得替别人做好事,这是一种责任,但做什么呢,做经济最好!杨先生在读大学期间,仍是杨家经济的主要支撑者。以后无论在南京政府供职,还是到浙江省财政厅任会计主任等,都带着母亲、姐姐,呵护着外甥女,同时也不会忘却关爱即将长大成人的弟妹!时刻体现了一种作为儿子、兄弟、舅舅的责任,即便是对朋友,他也时有慷慨帮助。哪怕杨先生在受到迫害,只身逃离杭州,前往桂林后,仍没有忘却这种责任。
(三)他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好兄弟-陈山(原名杨时俊1917.4 — 1997.4)
值得一提的是,他那位被称为战士、诗人、剧作家的弟弟,有着传奇的一生。他1932年新昌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具备较好的文学功底,担任过乡村教师、记者等。 1935年,他联合嵊县、新昌进步青年建立了进步文化团体南鹿学社,被推为理事。1936年发起组织民众剧社,后扩大组成抗日流动宣传队,深入城乡公演救亡话剧,发动民众抗日。当时,他与俞菊生、叶宗淦、俞元亮被人合称为“新昌四杰”。1938年3月,他参加了新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到达绍兴,促成重新成立三区政工队,他任中共绍兴县工委委员兼三区政工队中共联合支部书记。1941年,任《浙江日报》记者,从事抗日宣传,开始发表新诗,是中共永康县委派入报社的地下党实际负责人。同年冬被捕,后冒死越狱,通知组织和同志转移。
1942年后,他先后担任三北游击司令部四明山总办事处副主任、中共鄞慈县委代理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上虞县临时办事处主任、统战部长、武装部长、代理县委书记。解放后,陈山长期担任文艺领导工作,1949年9月,被选为军队代表参加全国首届文代会,是中国文联及中国作家协会基本会员。他曾担任南京市文联秘书长、华东文化部党组成员、作协上海分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等。他曾和黄源、伊兵等创造性地改革越剧,编写并演出越剧现代剧《儿女英雄》;写出战歌体长诗《浙江潮》和新越剧《红灯记》、《北撤余音》等,其中《红灯记》获华东野战军全军文艺首奖。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并结成诗歌10部,其中已出版的有《救亡诗抄》、《浙江潮》(后改名《北撤行》)、《渡江战》、《开国集》、《报国集》、《星际时代的开始》、《擂鼓集》7部。此外还有大型诗剧《中国海》、新编历史京剧《梁红玉》以及诗论、剧论、散文、回忆录等。
三、家住王家塘5号
因为杨先生的父亲是军人,而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军阀割据,战争不断,所以,他们一直在动荡和漂泊迁徙之中生活,直到1924年其父亲被派驻新昌县城后,才得以安宁生活。其时,他们一家就租住在王家塘5号,王家塘5号便成了杨家最可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也是其父亲的终身归宿所在。王家塘巷是距离新昌县政府办公地点不过几十米远的一条小巷。出新昌县府,进入县前巷,右拐进入王家塘,穿过一个小弄堂便到了王家塘5号正屋。这是一座面北的二层砖木结构房子,三开间,做工考究,一眼就能看出主人不俗的财力。中间是南方传统的堂屋,正屋左边也是二层砖木结构的偏房,正屋的前面是一个不小的天井,再不远处是一片偌大的桑园,旁边还有一座静穆的基督教堂,乍一看蛮有田园风光。王家塘5号是天台一个大烟商的房子。为了便于工作,杨先生的父亲带领一家人到达新昌之后,就租住在这里。后来,租住此处的还有杨时展先生的姑姑一家(其姑姑由父亲介绍,嫁给了杭州的一金姓的大家,后因姑父(郁达夫夫人王英霞的叔叔)早逝,受到族群挤压、战乱等原因,迁居新昌。其表弟金望平是新昌县早期的地下党员之一,是建国后新昌中学的首任校长;表妹在杨先生的影响下,在浙江大学(从事会计教学)。由于杨先生父亲是早期孙中山革命的追随者,漂泊无所,所以,王家塘5号成了杨家共享天伦的居所,留下了杨先生孝敬父母、督促弟妹学习的身影。由于杨先生父亲的豁达,王家塘5号也成了进步青年学生聚集、谈论国事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毫不忌讳地谈论毛泽东、共产党等在别处不敢谈论的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怒潮席卷中华大地,这里成了新昌抗日宣传的据点,当时弟弟陈山、俞菊生、叶宗淦、俞元亮(当时号称新昌四杰,)经常在这里聚会。还有吕家振(1916—1967,新昌人,早年在上海打工,接受了话剧和电影艺术的熏陶,早期共产党员,先后任省歌剧团团长和省越剧一团团长)等抗日先驱到杨先生家来做客、排演节目,《放下你的鞭子》等一系列剧目都曾在这里排演,杨先生的弟弟陈山等成了主角,妹妹杨雪吟、杨雪筠等也会时不时地参加演出,这里一度成为宣传革命、主张抗日的活跃场所。杨先生则与其父亲一样,容纳先进主张,是王家塘5号的人们生活的忠实保障者。
四、至诚执着,人生无悔
杨先生的一生,可以说充满艰辛与坎坷,他经历了家境的起落、外敌的入侵、社会的动荡和战乱以及解放后被错划右派、“十年浩劫”等磨难,品尝过抗战胜利的喜悦,感受过人民解放、改革开放的舒心,但不论悲喜,杨先生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总是那样的执着,对党的信任、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痴心不改,对自己至诚执着,感到无怨无悔。早在1931年,杨先生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时,就面临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读书?工作?为了家庭,为了提高平民素质,为了抗战,他毅然来到了新昌民众教育馆,参加了平民文化教育。在民众教育馆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担任教员,为提高新昌的民众文化、宣传抗日倾心尽力。其间,在他家里,先进青年们频繁聚会,他也给予了生活上的关心与经济上的支持,充分表达了救国的愿望。1932年,他面临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出于事业的追求和免缴学费、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的双重考虑,他没有考虑其他大学,而是毅然报考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选择了财政会计专业。其实,这时,杨先生已经有了对受托与责任的思考,即产生了受托责任说的心理雏形。可以说,从此以后,他与会计结下了终身之缘。毕业后他先后在国民政府、浙江省财政厅工作,曾担任会计专员,兼任会计的教学任务。其实当时其名声已大,但是,在英士大学期间,他还是因支持进步学生而受到排挤与追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会计事业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杨先生满怀热忱,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为他曾直接上书毛主席,剖析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而被错划为右派。当时,杨先生44岁,这一划就是二十二年!可惜,人生最辉煌的时间就在这种批判与劳作中度过的,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得到保障。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他仍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对事业的追求,并且坚信真理总能为人所接受,因此,直到1980年恢复工作为止,他从没有向组织申辩过。在与家人、朋友的交谈中,对这段历史他也没有计较过,他总是笑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相信共产党的自纠能力,假不覆真,人生无悔!所以,他恢复工作后,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改革开放之中,可谓烈士暮斗,壮心不已,为中国的会计、审计事业建言献策。
五、人生无小事,理论有大成
杨先生是一位为人谦逊、治学严谨并有理论大成的人,他的“受托责任学说”为学界普遍接受。受托责任学说指出:任何个人和单位,接受了委托人的资金、资源,具有代为保管和运用这些资金和资源的权利,就应对委托人负起责任:以最大的忠诚,用最使委托人满意的方式运用这些受托的资金和资源,完成委托人托付。并向他们报告,请求解除责任。这种责任是因受托而引起的,就叫受托责任。同时,杨先生还认为,所谓委托人,就是人民、股东、捐款人、其他各种出资人;而受托人,则是政府、董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其他各种受资人。他从受托责任出发,对会计本质定义、国家审计体制的建立、会计教学体系的完善等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甚至,对共产党的公仆论及为人民服务的论述也做了深入理解!他从受托论出发,注重自身修养,视人生无小事,这从杨先生的几件小事中不难发现。他在民国时期担任专员办主任时,经常要下基层,但他从来不乘坐轿,而是穿着“草鞋”下基层;他在回到新昌拜亲访友时,必先通知,到家门则先轻敲、后脱帽并鞠躬,他说:这是知礼节;同时,他也十分关注节约,作为会计人的职业本能,杨先生大力倡导节约,在一次回新昌的时候,他跟外甥们谈到了节水技巧,如先洗脸后浇花、先洗衣服后拖地等,其实他穿衣、吃饭等都是那么的朴素和简单,经常可以发现他身上穿着打布丁的青布衫。他死后,连坟墓也没建,可知其淡泊。而对学生、朋友,他则十分慷慨,视人生无小事,真正做到了“修己爱群”。
六、人生易苍老,促统情难易
杨时展先生是武汉早期的民革成员,曾担任武汉市民革主任委员、湖北省民革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但随着两岸统一企盼的进一步升温,1993年10月,年届80高龄的杨先生不顾年迈体衰,抓住学术交流的机会,拜会了自己的老师陈立夫先生,并共同进餐,回忆1932年时的情景,陈立夫在中央政治大学讲授《唯生论》。先生说,陈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陈立夫先生以师生情、同乡情和曾在英士大学任教授的感情加以渲染,希望自己的老师能在促统上做出贡献,真可谓是:人生易苍老,两岸的统一情难易。他还利用多种机会与台湾管理会计学会的李宏健先生、东吴大学校长蒋孝慈先生(原名章孝慈、蒋经国的儿子)等进行学术探讨,在以学术促交流、以交流促统一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七、亲情、乡情人间晚晴
杨先生对新昌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虽不在新昌出生,但新昌有他割舍不了的亲情与乡情:不仅因为他在新昌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结识了许多小伙伴,还因为他曾在新昌生活过、工作过,更有生他养他的父母,有他的老师、同事,还有爱他的姑姑,尊敬他的表弟与表妹。他有两个妹妹,都嫁给了新昌人。这里还有他的外甥、外甥女们,新昌是他父母的终身归宿,可以说,杨先生对新昌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他经常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新昌人,平时讲话满口乡音。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先生思亲恋乡的心情倍增。他恢复工作后,曾回过新昌四次,第一次是1981年,杨先生刚恢复工作不久,经济还很拮据,60多岁的他,怀着想与家人诉说的许多话语和见见姐妹的急切心情回到了家乡,这里才是他可以感受亲情、倾诉心里话的地方。他回新昌一是为了祭扫父母的坟墓,与父母诉说心里话;二是探望弟妹、朋友和自己的小辈们;三是追忆童年的乐趣。驻足于南明小学校门,留恋于曾居住的王家塘旧宅,感慨万千。
后来,他分别在1987、1991、1996年三次回过新昌,不曾想1996年之行却成了他与家乡的永别之行。●
(本文内容据杨时展先生的外甥女杨宜诚女士回忆整理并请杨时展先生的子女审阅,在此我们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