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2008-12-29 00:00:00张敏敏
会计之友 2008年12期


  摘要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构建一个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成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作为社会公众化程度最高的公司,向社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股东、债权人和企业经理的切身利益。并影响社会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二条指出:“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信息形成和质量控制的基础,完善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完善的上市公司会计控制是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又有利于上市公司会计控制的完善,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和贪污腐化的问题。
  从2007年1月1日起,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会计准则已经率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新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投资者所熟悉的会计原则。注重强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使资产和交易得到更为公允的反映,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信心。真实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会计信息尤为投资者所重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必须采取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积极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方式、内容以及程序的创新,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与经济腐败。
  
  一、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上市公司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公然造假的现象不断被媒体曝光。许多上市公司存在非法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粉饰会计报表,欺骗投资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领导贪污舞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上市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以及社会对企业经理人员的评价,还会影响社会对上市公司价值的正确评估。而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虚假会计信息给广大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同时。也给上市公司自身带来了诚信危机。总之,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不力,这可以从德勤中国公司发表的调查报告中得到佐证。
  德勤中国公司2007年8月30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74%的受访上市公司清楚地了解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但只有20%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完全满足监管要求;另有55%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不能完全满足监管要求。该调查还发现,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方面,76%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不了解或不确定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有约72%的受访上市公司不完全同意企业本身有持续监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制,因此,尽管中国监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得到了强化,并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要求接轨,但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仍然较低。
  
  二、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存在风险意识淡薄、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不真实、企业违法违纪等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简而言之,就是缺乏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不真实
  会计信息是由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形成的。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授意会计人员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办法,提供带有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以粉饰其经营业绩,使很多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亏损、业绩下滑的情况下,通过关联交易、托管收益和资产置换等方式扭亏增盈,收益剧增。正是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扭曲,使得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员可以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在股市上“圈钱”,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人为编造原始凭证,公然造假,“琼民源”事件和“银广厦”事件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其中,天津银广厦事件实际查证的收入和利润数与财务报告反映的收入和利润数有天壤之别,这些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很多公司还以在其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披露和实际数值相差一倍甚至数十倍的公司盈利的预测值为诱饵,用过高的盈利预测信息骗取股东和社会公众的信任。
  
  (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不充分
  上市公司作为社会公众性最高的公司,其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利益主体决策的基本依据,这些信息是否充分和完整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很多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避重就轻,对公司有利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对公司不利的会计信息则能少则少、能不披露则不披露。其中,对企业的对外担保、负债和重大的关联交易等内容进行隐瞒,对资金投向和利润构成等信息的披露不充分。还有些上市公司刚刚披露会计信息,就发布重要信息的更正公告。
  
  (三)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措施不完备
  许多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内部会计控制零散片面,不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规章制度对于内部控制的指导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过于简单,缺乏操作性和指导性,导致了理解和执行的多样性。同时。没有财务报告真实的保障机制,财务业务数据分析不够深入和具体。当前,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资本市场业绩评价与监管机构的监管压力。往往具有调整收入及粉饰财务报表的冲动,为企业经营埋下隐患,同时也给投资者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沟通机制不畅通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信息的透明度主要包括会计的透明度。经营的透明度、公告的透明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内部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不科学、不合理,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内部信息系统还难以充分适应电子商务,使得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层次过多、成本高昂,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难以迅捷化和服务化,制约了上市公司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的需要。不少上市公司负责接待投资者咨询的人员都不是专职的。对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不了解。回答问题时难以把握能否披露以及如何披露的界限。
  
  (五)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可以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建立。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由于受隶属关系、业绩评价及薪酬体系缺陷等限制,独立性大大减弱,使监督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没有与绩效考核情况相结合,未能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及调查处理程序。总部对下属机构的检查更多的是对财务的检查,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内部控制检查的重要性。
  
  三、加强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配套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体系是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的规范和准绳。只有先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生成客观、公允的信息后,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一整套科学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实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前一步必须做好的事。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的规范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几个具体会计准则和若干补充规定,这种状况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规定不正规、不完备,很多问题得不到系统的解决。下一步一定要建立以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制度等为基础的一整套完备的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的《会计法》作出修改、补充,并制定《实施细则》,便于其真正得到施行。
  
  (二)建立上市公司内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控制和证券监管部门控制三个要素组成,通过它们正常执行自己的职能及各职能问的相互制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由上市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组成,通过公司内部会计部门、审计部门、各经营部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活动来完成。笔者认为,必须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机构。目前,必须将上市公司的会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分立,分属不同领导,分担不同职能。财务管理部门可由总经理领导。会计部门应由董事会领导,主要会计人员由董事会任命。并向董事会负责,让会计人员真正成为会计信息供给的主体,使会计人员有责任也有能力拒绝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要求,避免管理人员舞弊。同时,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水准。
  
  (三)建立内部会计风险控制的应急机制
  要针对关键环节、关键部门设置特别的风险控制应急机制。例如,可以从完善配股再融资制度和加强对配股融资的监管等方面来控制上市公司配股再融资的风险。上市公司中的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按规则运转,人的行为的任何偏差都构成风险,但总能识别出风险的大小。针对风险大的环节和部门设置多层防范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对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强化企业的会计、审计控制系统,要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环节。从会计和审计环节入手,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逐步形成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网络。
  
  (四)加大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1随着《证券法》的出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然而已经颁布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有些内容不统一,有些相对滞后。有些比较分散,不易全面执行。因此相对于市场规范的要求来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改变多头管理的体制。目前,证券监管部门的设置应集中到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中央级的证券监部门,负责对全国上市公司进行宏观监管,统一制定证券市场政策和上市信息披露规范;另一个层次就是证券交易所,它遵循中央证监管部门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日常活动和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具体的详细监管。3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由中国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机构委派信息监查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防止外界各个相关利益集团对会计部门的信息供给横加干涉。4证券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办法,对违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坚决杜绝“你讲你的,我做我的”这种不规范行为。
  
  (五)转化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内部审计
  由于加强内部管理的自愿需求和屈于外部信息需求者的压力,上市公司对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监督与评价,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以及内部控制的外部评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形同虚设。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移到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上市公司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归属监事会领导,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的内部审计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