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级会计学会的职能定位及当前工作着重点的研究与探讨

2008-12-29 00:00:00邓天林
会计之友 2008年15期


  【摘要】 本文所谓之省级会计学会,专指各省(市)财政厅(局)挂靠的会计学会。由于国家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原因,省级会计学会与中国会计学会的职能定位及工作着重点不同,同时也与行业系统、大中型企业(公司)的会计学会的职能定位及工作着重点也不同。笔者着重就省级会计学会的职能定位及其在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进行研究和探讨。
  
  中国会计学会挂靠财政部,因此它的职能定位及工作着重点应当围绕财政部的行政职能特别是会计管理职能来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第五十条还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会计管理体制明确地告诉我们,财政部一是要协助配合国家制订会计法律;二是要依法制订、发布一系列会计方面的部门规章,包括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会计内控规范,行业会计制度和特殊行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等;三是要领导全国各省的会计管理工作。显然,作为挂靠财政部的中国会计学会应当围绕财政部会计管理行政职能而开展工作。作为全国最高级别的会计学术研究机构,它研究的成果将直接给财政部参考;省级及其他会计学会也可以有研究成果给财政部参考,但相对来说,这不是省级会计学会的工作着重点。省级会计学会的职能定位及工作着重点应当考虑省级财政部门的会计行政职能。笔者认为,在今后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省级会计学会应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职能定位及工作着重点。
  
  一、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开展新会计准则的宣传和培训
  
  新准则发布以后,对全国企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将产生重大影响,或者说产生较大的变革,这是因为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趋同,在会计核算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利得与损失等最新理念,并且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也作了较大的修改,较老准则更科学、完善、合理。要实现会计核算这种变革,客观地说,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过程。根据财政部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约有会计人员1 000万人,要使这个庞大的会计队伍都能掌握新会计准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按照会计学会“为会员单位服务、为会计人员服务”的宗旨,会计学会特别是省级会计学会理当把新准则的宣传与培训列入首要的工作议程。没有各省的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的会计改革不可能顺利实现,而省级会计学会的协助配合义不容辞。
  一要主动与证券监管部门合作,开展对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培训。按照会计管理“属地原则”的精神,省级会计学会应当主动协助、配合证券监管部门对所在地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开展培训。
  二要主动与国资委部门合作,开展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公司、下同)或国有资本占重要比例的大、中型企业开展新准则的培训。
  三要主动与税务、工商部门合作,对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开展新准则培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户数上)占95%左右,他们是新会计准则贯彻执行的重要载体,对小企业虽然没有硬性规定要求执行38项具体准则,但他们仍然要执行基本准则。基本准则中的新理念、新规定、新要求仍然十分重要。从某种角度看,对小企业的培训到位如何?关系新准则贯彻执行到位与否的大局。因为在1 000万人的队伍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大,举足轻重。
  四要指导、配合市(县)财政部门开展对乡镇f6f4b26ccd5704fa257aae9a9d499ae898ffc0aa5fe6aee0aec239946c777a09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的财会人员进行新准则培训。这一块的财会人员从数量上看占的比例也很大,他们处在“社会最基层”,其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无论从经济还是从政治上看都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客观说来,市(县)基层特别是较偏远或经济落后的地方,财政部门及会计学会的条件有限,因此省级会计学会要主动关注这一块的培训工作。
  五要主动与民政部门合作,开展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培训。社会的和谐少不了“民间非营利组织”,或者说他们的工作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海南,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已超过千家,对这一块的培训工作不能忽略。
  六要组织好配套的师资队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对省级会计学会来说,这个问题在近阶段尤其重要。道理很明显,到上市公司讲课的与到乡镇企业、村集体经济讲课不一样,对小企业的培训和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培训也是各有侧重,需要分门别类,否则将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省级会计学会应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配套好师资队伍。教师好,培训工作就事半功倍。
  严格地说,机关、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及会计师事务所等都需要开展新准则培训,只要他们有要求,省级会计学会也应义不容辞。
  
  二、一切为了新准则的顺利贯彻执行,立足服务,实实在在地开展上门调查与研究
  
  学会是社团组织,会员单位和广大的会员是“学会的衣食父母”,他们履行义务缴纳会费,要求学会当好“纽带与桥梁”。因此,省级会计学会要把“立足服务”摆在首位,不能因为挂靠财政部门而忘记了“服务”,就是财政部门本身也是在做“服务工作”。笔者认为,省级会计学会,“立足服务”的理念要深扎根,学会的兴旺发展决定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上门做调研是最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忽视“服务”就会影响学会的生存。
  “实实在在”是一句套话,在当前新准则贯彻实施过程中,省级会计学会应当实实在在做好上门调查与研究工作。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企业需要你,社会需要你,需要你充当“纽带与桥梁”。这时候娘家的人来了,和他们一起调查、研究问题,这种感觉对广大会员来说将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调研具体讲:
  一要分门别类地调研。会员单位比较多,分布也广,学会应当安排人员分组上门去开展调研工作。上市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公司)、小企业、乡镇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都要安排调研小组分头上门。问题较多的、工作量较大的可以多一些时日,切不可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扎花架子、敷衍了事”。
  二要有的放矢地开展调研。有的放矢其实是一个方法问题,做好调研工作也讲究“凡事预则立”。开个常务理事会或秘书长办公会,针对上述提到和各行各业的情况,协商制定一个调研计划,调研方案,带着问题去调研,否则“欲速则不达”。
  带着问题上门去调研,就是有的放矢。例如银行方面,新准则的贯彻执行对其经营有一定的影响。贷款发放后,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定期需要确认利息收入。这其中有两个潜在的问题,一是收入纳税,银行“确认的收入”往往没有实际到账,涉及是否要纳税的问题;二是贷款能否如期收回问题。有些企业在贷款时很不错,到还款时即发生财务困难,甚至还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发生,导致银行贷款无力偿还,无法偿还。这些问题,从我们会计角度如何处理,怎么解决,需要我们调研。
  又如在企业经营方面,对于拥有较多金融资产的企业,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影响不同期间的经营业绩。通俗说由于股票忽涨忽跌,暴涨暴跌都直接关系企业的经营业绩。也有些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债务重组业务量较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较大时,也会在当期确认较大的损益。这个损益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我们会计处理如何应对?要调研。
  在企业贯彻执行新准则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进行调研工作,就是要针对企业的具体难处,上门去和他们一起调查、分析、研究。通过调研,把企业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反映出去。省级会计学会应当把“学术研究”寓于上门调研中,将学术研究结合到实际。
  
  三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调研结果推广、交流出去。调研不是目的,目的是将企业贯彻执行新准则后的好作法总结起来,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企业以借鉴、学习。即使教训也吸取,让广大会员单位和会计人员从中受益,使新准则健康顺利地贯彻执行。
  笔者了解到一家上市公司在“会计要素”确认上贯彻执行新准则受益很大。该企业一批“高价周转零件”(飞机上的大零部件)在按存货确认核算时,一年要减少约1亿多的利润,后来他们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并经财政部批准将这批价值9亿多的飞机部件改为固定资产确认并核算,使企业增加固定资产9亿多,利润大幅增加。这个例子的实质是一个“会计要素确认问题”。基本准则明确了“会计六要素”的确认,但在具体执行时又涉及很多项目的确认问题。如资产的确认,资产又分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个例子恰好就是资产确认中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确认区别问题。我们要善于总结,告诉广大的会员单位,企业及公司,鞭策他们会计要素确认不能马虎,要慎重,并且通过会刊或其他形式交流出去;以利于学会与会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三、主动配合省财政部门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法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财政部“第26号令”也明确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每年不少于24小时。财政部“第26号令”虽然取消了“证书年检”做法,但这并不说明从业人员不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省级会计学会应当着力抓好“继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从某各角度看,继续教育是省级会计学会永久的工作重点。
  省级会计学会在抓继续教育方面需要关注以下四点:
  一是学时问题。财政部“第26号令”定了一个原则“不少于24小时”,但在特殊时期、特殊年份或者说新出台的准则、制度较多时,可以也必要延长学时。
  二是对培训师资的选派问题。对各层次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应当分别举办高级班、中级班和初级班。对各层次的培训班,应安排相适应的教师讲课,不能让讲师、会计师给高级会计师讲课。配备好师资是抓好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师资力量(师资的资质)必须按财政部的规定进行考核和培训,防止和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由于继续教育市场化,我们省级会计学会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课程安排问题。为了真正达到继续教育培训目的,省级会计学会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的布景安排上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对农村乡、镇的会计从业人员,则重点安排《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配以准则系统中“应知应会”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有关内容。避免一概而论一刀切。如果把大企业、上市公司中的从业人员混同乡、镇财会从业人员同学一个内容显然不妥,因为他们之中客观地存在水平差异,明显参差不齐,如果不分别安排就会造成不和谐。对于新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当然都应该学习,但需要兼顾“讲求实效、循序渐进”这条务实原则。“继续教育”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义务,法规制度要求这样做,自己也应自觉执行。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权宜之计,省级会计学会应明确定位。
  四是抓好“学时登记”。对于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学时登记”,实际上是一项会计工作管理问题。财政部门要求抓好“学时登记”,要求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计培训机构)、学了什么内容、是哪位有资质的教师授课等情况登记备案,即学时登记。从工作管理角度看,“学时登记”不是目的,目的是督促会计从业人员按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学得认真些,学有所获。
  据了解许多省(市)财政部门为会计持证人员专门印发了《学时登记簿》,并且制订了“学时登记办法”,这是会计工作以会计人员为本的具体体现。我们省级会计学会应当带头执行财政部门的这项制度和办法。
  
  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把学会办得有声有色有权威
  
  学会的自身建设事关学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省级会计学会,必须连年有作为,否则就会让广大会员失去信心。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了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采取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改进监管、强化自律,完善政策、加强建设等措施、结构合理、行为规范、法制健全的行业协会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总体要求:“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结构和布局,提高行业协会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坚持政会分开。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行业协会职能,改进和规范管理方式。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做到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行业协会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协调。四是坚持依法监管。加快行业协会立法步伐,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设立、民主管理、行为规范、自律发展。”。
  学会自身建设包括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学会的干部首先应当解决好这个问题,爱岗、敬业是学会自身建设工作的根本。省级会计学会应当从职能、机构、人员直至财务上强化自身建设。这其中包括端正学会工作指导思想,即以会员单位和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为本、立足服务;机构要在“精兵简政”原则下适应工作需要;人员要在“优胜劣汰”原则下有进有出,吸收有事业心、有专业技术能力、热爱学会工作的人进来;财务上要在“自律管理”基础上,主动接受会员单位及同级财政监督部门的检查监督,财务上不能乱套违规。
  把学会办得有声有色,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总的说来学会的干部都应“腿勤、手勤”,如果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坐在办公室里搞会计研究,那就不可能“有声有色”。企业、公司、会员单位那么多,会计从业人员那么多、会计改革的内容那么多、如果没有联络、互动、没有上门服务怎么能达到有声有色?特别是新准则发布以后,省级会计学会的义务和责任更显重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会干部要不断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不然的话就形成“外行组织内行的工作”局面。
  学会能否越办越兴旺,如同企业创品牌一样是一步一步努力来的,是广大用户公认的,有了认可和公认就有了品牌。会计学会能不能办出“品牌”,办得有权威,靠会员认可、公认,靠社会认可、公认。据了解,美国的会计准则就是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这个委员会不是政府行政部门,但它却有这么大的权威,它发布的会计准则企业认可、社会认可、政府也认可。美国人做到的,我们能不能早日赶上去?
  国务院文件还指出,要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并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笔者认为,一个地方的省级会计学会能否多一些接受“委托或转移”,取决于学会的自身建设。理由也很简单,你如果不够那个条件,政府或社会如何能将有关职能委托或转移给你。
  省级会计学会的职能定位及当前工作着重点问题,内容很多,如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会计高级人才、领军人才培训等等都很重要,但长远地看,当前一段时期狠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