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计治理的新视角——表外负债研究

2008-12-29 00:00:00
会计之友 2008年16期


  【摘 要】 公司会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司治理必须研究公司会计治理。本文从表外的角度,选择对公司影响较大,确认、计量和披露较难的“负债”要素进行研究。在对表外负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确认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找出目前表外负债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表外负债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会计治理; 安然事件; 表外负债
  
  一、研究背景
  
  公司会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公司会计治理嵌入公司治理中或与公司治理同构。本文从会计信息产生的路径,将公司表外负债从会计治理“解析”出来,认为公司表外负债治理与公司的其它会计治理同源于委托代理难题,因此,公司表外负债治理与公司会计治理结构应该是交叉的或大部分同构,同属于现代公司治理的范畴。所以,研究公司会计治理有助于公司治理。为此,本文拟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最易被大家所忽视的的表外角度出发,选取最容易给公司带来不良后果的“负债”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表外负债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表外负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表外负债信息的披露框架和治理对策,旨在帮助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自从世界银行1989年首次提出“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以来,“治理”这个术语便被人们广泛使用。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可将治理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经济学、管理学(如公司治理)、社会学(如社会治理)、政治学(如政府治理)等(朱星文2006)。按这一思路,把管理学再按财务和会计进行分类,则公司治理又可以分为财务治理和会计治理。广义的会计治理是指对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控制、调节、协调和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安排的集合。狭义的会计治理,则是为了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客观、公正的制度安排。公司会计治理,强调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而以契约形式对公司会计行为进行控制(刘慧凤、盖地,2006)。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公司会计治理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会计治理就是为了保护信息使用人能够最大化、高质量地使用会计信息为他们各自的决策服务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传统的会计治理,更多的是从表内的角度进行研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内会计治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巴鲁·列弗(Baruch lev)认为,传统的会计制度及其主要产物——向大众公布的财务报表,主要反映的只是过去的交易(销货、进货、借款等),也只列有形资产与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这种狭隘且不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报告,难以提供投资者、债权人及其政策制定者有用的信息。他认为:目前财务报表缺乏的重要资料主要有下列几种:交叉结盟、未实现的义务、风险暴露等①。安然事件爆发后,针对现行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陷,人们开始将眼光转向一些特殊的信息。美国SEC主席哈维·皮特(Harvey pitt)指出美国的财务报告系统已经过时,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他认为现在公司披露的信息更多的是在被动地履行义务而不是主动向投资者告知有关信息。我们需要转向“趋势”披露系统,但现行系统已经用了6、7年,不能提供“趋势信息”。财务信息披露很繁杂且难于看透,他呼吁美国会计标准的制定者——FASB尽快采取行动,而SEC需要改进对信息披露的方式。为此,他在参议院2002年3月21日的听证会上提出了三条改革措施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条就是“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揭示那些能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如表外安排。上市公司要对历史业绩和发展前景提供重要线索,以使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公司财务的真实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发展前景。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官2001年12月4日针对安然事件暴露出的美国财务制度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其中有一条就提出要加强财务报告。他们将制定准备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特别建议,以改进对关联方交易、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以及与市场风险有关问题的披露指导。针对当前财务报告存在的不足,AICPA从报表用户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了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了改进企业报告的若干意见。在这些意见中专门提出:要改进企业分部信息披露;要注重创新金融工具的核算和披露;要对表外融资的特征、机会、风险的披露加以改进,反思表外融资的核算方法;要分别报告核心业务和事项以及非核心业务和事项的影响,按公允价值计量非核心资产和负债;要对特定资产负债项目计量上的不确定的披露及其改进……尽管目前国内外的一些会计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表外负债的研究,但许多观点仍然不统一。如,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助理罗伯特.N.里德在参加2003年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作的主题发言(“美国会计准则是如何制定的”)中专门提到了表外负债的问题②,他指出:“表外负债问题正如安然公司的负债一样,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安然公司的(许多)负债都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这使它的股价一直很高。但当这些表外负债出现时,公司的股价开始下跌,整个公司也垮掉了。对表外负债该不该放在资产负债表上争论很大。反对者认为:如果我们记录了这些负债,我们认识的世界就会结束。不仅如此,美国公众要是看到这样的资产负债表的话,就会把你扔到大街上去”。但罗伯特.N.里坚持认为:我们应该有公允、透明的报告,它不能歪曲结果,结果就是结果,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最近专门做的一个项目就是来解决这些表外负债是不是应该作为负债放在资产负债表上这一问题的。罗伯特.N.里认为把它们作为负债记录上去没有什么,因为这是好事情,它们本来就是负债。所以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在1999年发布了一项准则,要求人们在报表补充信息中提供表外负债的信息。应该说表外负债由于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务,即使是像美国这种会计准则和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的国家,它们对表外负债的研究也很不充分。像罗伯特.N.里这样在公开场合论述表外负债的专家学者至今为止还很少。由此可以看出,对表外负债信息要如何确定、如何计量以及如何披露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据于此,本文拟对表外负债进行研究。
  
  二、公司表外负债的界定
  
  表外负债是一种和传统负债完全不同的负债,在对其进行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它是一种负债,它的出现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二,这种负债在确认、计量等方面有困难,它通常被纳入表外进行反映。
  
  (一)表外负债的内涵界定
  公司表外负债是与公司表内负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成为或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负债,但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以及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反映的负债。从其内容上看,它主要包括表外筹资和不确定性负债。从其范围上看,可以说是除了在三大会计主表以外的其他媒介中披露的负债都是表外负债,具体地说,就是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负债。不管表外负债如何定义,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公司表外负债的行为并不都是蓄意违法的结果,绝大多数表外负债是当前的法律法规所允许的,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但至少也是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第二,绝大多数公司表外负债行为的发生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结果。表外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表外负债确认方面的特征
  多数表外负债是一种正在履行或即将履行以及可能履行的合约。公司表外负债和表内负债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发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它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是否需要偿还以及偿还对象和时间等方面都不确定,这是因为表外负债通常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所确定,也就是表外负债发生时,并不能够明确地知道其结果,而且也是难于证实的。随着不确定性程度在未来的降低、甚至接近于消除,不确定性负债的结果才能逐渐显露。表外负债的不确定性是既受内生不确定性的影响,又受外生不确定性的影响。如资产证券化、售后资产的回租、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环境负债、物价变动负债、未决诉讼和质量担保负债等的不确定性就是既有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同时又有会计准则本身规范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正因为这样,表外负债的确认就不象表内负债那样容易和清晰。由于表外负债确认本身的困难,最终导致其内容的不确定性增大。
  2.表外负债计量方面的特征
  表外负债由于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它在计量方面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其金额更多的需要进行估计。除此之外,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在计量手段的不确定性,即它除了用货币进行计量外,还可以用非货币的手段进行计量;另一方面,表外负债的许多指标除了财务指标外,还有一些非财务指标。所以说表外负债在计量方面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
  3.表外负债披露方面的特征
  (1)表外负债可以把非货币化或非数量化会计信息纳入披露范围。
  (2)表外负债披露由于没有固定的媒介、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项目和固定的填列方法,因而可以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
  (3)表外负债反映的会计信息着重在揭示未来将会发生的信息,它更多的是要遵循现实成本原则,所以它能反映负债主体和经济环境发生变动等复杂情况下的会计信息。
  
  (二)公司表外负债的外延界定
  1.表外融资负债
  表外融资是指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债务融资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灵活性和隐蔽性;风险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租赁。以租赁形式形成的表外融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经营租赁;长期租赁;售后资产回租。(2)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3)资产证券化。(4)未合并实体。未合并实体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未合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特别目的实体。(5)项目融资。(6)研究与开发安排。(7)项目筹资协议。(8)售后资产回购。(9)加工装配。(10)补偿贸易。(11)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等等。
  2.不确定性负债
  不确定性的负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结果的不确定性;二是计量的不确定性;三是发生的不确定性。表外负债除了具有不确定性负债的特点外,还具有未来负债的特征,也就是在现在能够预见未来将会发生的负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或有负债产生的表外负债。(2)金融工具产生的表外负债。(3)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通常有四种方式:承担债务式;购买式;吸收股份式;控股式。(4)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5)环境负债。(6)人力资源负债。(7)币值变动负债。(8)无形资产负债——负商誉。(9)可赎回的优先股。(10)应付退休金等等。
  
  三、公司表外负债存在的弊端及其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企业如果过分运用表外融资,而又不对其进行详细披露,那么会使得公司财务失去透明度和公信力,在欺骗社会公众的同时,也会把自己推向崩溃的边缘,安然公司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而对于像环境负债、币值变动负债等不确定性负债,如果企业没有事先对这些负债进行预测和披露,那么投资人和社会公众就有理由相信该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的时候是在有选择地披露那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而把那些会导致企业股价下跌的信息有意隐蔽起来。这样就违反了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导致企业的社会公信度降低。首先,由于表外融资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也就是说公司表外融资增加的负债被隐蔽起来,导致所有者无法辨清企业经营前景,使得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业绩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或有负债、环境负债,他们日后的发生对企业往往是一场灾难。其次,由于表外融资不受负债比例的限制,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债务成本率时,经营者仍可能采用表外融资来筹集资金,以获得较宽松的财务环境,并由所有者来承担最后沉重的债务负担,这就加大了所有者的风险。再次,表外债权人有可能利用较高的收费标准掠走表内债权人所可能得到的本息。特别是当表外筹资费用较高时就会造成企业亏损或利润的减少,相应会使本属于表内债权人的利益得以减少。第四,利用表外负债进行筹资,虽然可以使表外债权人能够收取较高的资金使用费,但其本金却处于无保障的状态,因为对于债权人来说表外负债相比表内是一种处于地下状态的债务,故其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就相对较低。最后,由于表外负债的灵活性和会计准则的滞后性,已经使得监管者越来越难于应付日益复杂的而且是愈来愈巧妙的表外负债方式,加之表外负债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就更加大了市场监管者的难度,使他们在依据现有规则进行监管时,要么因情况不明而无从下手,要么因规则的限制而无可奈何。
  为了弄清楚我国会计实务界对表外负债的认识程度,笔者专门作了一个调查。以下的论述就是结合调查结论进行展开的。
  这次问卷调查,共发出250份,收回有效份数为133份,占发出样本的53.2%,可以说本次问卷调查基本上是成功的。现对样本构成情况分析如下: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云南省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人员年龄构成方面,30-40岁的占61.72%,40-50岁的占28.60%,两者合计占90.32%。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的占92.5%,高级职称占3%。学历方面,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占54.9%,大学专科学历占33.8%,两者合计占88.7%。在职务构成方面,会计机构负责人占52.6%,会计人员占28.6%。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人员中多数都受过正规良好的教育,对于会计理论掌握得较好,在企业中担任中高层岗位,并且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对表外负债在企业中的情况以及在报表中的披露,都应该有比较真实可靠的了解。
  
  (一)会计界对表外负债的概念认识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中,对于表外负债信息的理解程度,笔者设定了四个答案:很清楚、清楚、了解、不清楚,其中回答很清楚的占有效资料的10.5%、清楚的占33.8%、了解的占31.6%、不清楚的占23.3%、未回答的占0.8%。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会计人员对什么是表外负债的理解情况一般,具有清楚以上理解程度的占44%,了解程度以下的占56%。至于目前对于表外负债概念的来源,在回答的人员中,主要集中于会计准则(14.3%)、书本(22.6%)、实践经验(31.6%)、会计人员的交流(13.5%)、其他(12%)。
  
  (二)会计界对表外负债信息的看法参差不齐
  1.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表外负债情况少
  对于实际工作中是否遇到表外负债,回答没有遇到的约有52.6%,遇到的为37.6%、不清楚的为7.5%、未回答的占2.3%。
  2.需要披露的表外负债类别主要涉及到我国会计准则中已经有规范的部分
  对于需要披露的表外负债信息的种类,笔者设计了30种表外负债信息,经过统计后按选择人数多少进行排序,回答选择需要披露的表外负债的种类有:未决诉讼产生的表外负债54.89%、产品质量担保产生的负债54.89%、贷款担保产生的负债54.89%、商业票据贴现产生的负债54.89%、赠品和购物优待券产生的负债54.89%、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38.35%、经营租赁36.1%、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35.34%、无形资产负债25.56%、售后资产回租21.1%、补偿贸易产生的负债21.1%、加工装配产生的负债18.8%、可赎回的优先股18.8%、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16.54%、商品期货产生的负债15.4%、金融远期合约产生的负债15.4%、金融期货合约产生的负债15.4%、金融期权产生的负债15.4%、金融互换产生的负债15.4%、清理被污染土地、空气、水等资源的负债13.53%、违反环境法律和规范可能遭受的污染赔偿与罚款支出13.53%、人力资源负债13.53%、物价变动形成的负债11.28%、研究与开发安排11.28%、应付退休金11.28%、未合并实体10.52%、资产证券化9.02%、产品融资协议9.02%、项目融资9.02%、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7.5%。
  
  3.会计界对表外负债信息的类别认识趋向多元化
  对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是否存在表外负债,大约有25.6%的人回答有表外负债存在,51.1%的人回答表外负债不存在,还有15%的人回答是不清楚,没有回答的占8.3%。说明大多数人不清楚或不认为本企业存在表外负债信息。至于单位表外负债存在的类别,64.66%的人没有回答。在回答的人中,结果趋向多元化。按照回答的比例依次排序是:贷款担保产生的负债80.85%、商业票据贴现产生的负债63.83%、产品质量担保产生的负债57.45%、未决诉讼产生的表外负债48.94%、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48.94%、经营租赁产生的负债42.55%、清理被污染土地、空气、水等资源的负债42.55%、违反环境法律和规范可能遭受的污染赔偿与罚款支出34.04%、人力资源负债29.79%、售后资产回租27.66%、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25.53%、应付退休金23.4%、加工装配产生的负债23.4%、赠品和购物优待券产生的负债21.27%、未合并实体产生的负债21.27%、商品期货产生的负债19.15%、物价变动形成的负债19.15%、无形资产负债17.02%、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17.02%、补偿贸易产生的负债14.89%、金融期货合约产生的负债12.76%、金融期权产生的负债12.76%、资产证券化12.76%、项目融资10.64%、金融远期合约产生的负债10.64%、产品融资协议8.51%、可赎回的优先股8.51%、研究与开发安排8.51%、金融互换产生的负债6.38%、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6.38%。
  4.表外负债信息的披露情况不容乐观
  (1)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不存在完整的表外信息披露报告体系与表外负债信息披露报告体系
  对于表外负债信息披露体系,回答有报告体系的占6%,无报告体系的占60.9%。
  (2)表外负债信息披露不够详细
  在已经建立表外信息披露报告体系的企业中,披露很详细的占1.5%,详细的占10.5%,简单的占42.1%,未回答的占45.9%。
  (3)领导者对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调查表领导者对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栏中,有48.1%的人选择了不重视与未回答,有51.9%的人选择认为领导重视的程度在一般以上。
  5.注册会计师对表外负债信息的关注度不够
  注册会计师在对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审计过程中,对表外负债信息的关注情况,详细了解的占12%,一般了解的占30.1%,不做了解的占14.3%,未回答的占43.6%;进行表外负债信息审计的占12%,没有审计的占27.1%,向管理当局建议重视的占17.3%,未回答的占43.6%。
  
  四、加强对表外负债的治理
  
  表外负债的存在,是谁也无法逃避和回避的现实,对它只有通过规范管理,加强治理,将其风险降到最小,使其最大限度地为经济服务。
  
  (一)以原则为导向,建立高质量的含表外负债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
  对于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中表外负债规定的满意程度,根据统计,选择有规定但不完善的占57.9%,规定完善的占3.0%,无规定的占17.3%,没有回答的占21.8%,由此可以看出,多数会计认为目前的会计准则对于表外负债信息有规定,但不完善。考虑到多数人认为表外负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中关于表外负债的规定以及其他信息需要进一步完善。表外负债项目,由于它们本身的特殊性,即不确定性,这就加大了对这些负债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的难度。所以在这种时候对这类负债只能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作为其制定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规范
  我国自1997年开始发布具体会计准则,以会计标准国际协调为导向之一,使我国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已与国际惯例达到了大同小异③。我国虽然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思想,也已制定了涉及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会计准则④,但总的来看,对公司表外负债的确认、计量、披露等问题尚没有形成能付诸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前瞻性来考虑,在我国还没有普遍运用表外负债进行资本运作时,应该高瞻远瞩,尽快制定规范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针对安然事件已取得的经验,防患于未然。
  
  (三)尽快制定特殊事项的会计准则
  安然事件发生后,安达信首席执行官乔.贝拉尔迪诺(Norris,A 2002)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安达信无权迫使客户披露特别目的实体(SPE)的风险和损失,客户常说,准则并没有要求对此给予披露,你不能要求我遵循更高的标准”。安然丑闻初露端倪时,在安达信的倡议下,“五大”的首席执行官2001年12月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该声明指出美国的会计准则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对管理交易、特殊目的实体、金融工具市场风险(包括能源合同)的披露要求含糊其词,缺乏明确指导。对有些特殊项目,即使已经制定出了会计准则,但对它们如何进行披露也没有一致的说法。我国到目前为止所出台的准则主要还是对那些能够准确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经济事项进行规范,而对那些难于规范的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就一直没有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更谈不上进行规范了。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准则和制度,避免企业有漏洞可钻。
  
  (四)制定表外负债的分析评价体系
  传统的财务理论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分析评价主要是集中在表内这部分,由于表内负债只是负债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如果仅仅通过对表内负债的分析来代表整个企业的负债情况,那就难免有点儿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嫌疑。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曾有过这样的评语,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彼得·巴林说:别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在这里暂且不去考虑这句话的科学合理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要准确判断一个公司的负债情况,必须要将该公司的表内、表外负债全部纳入其中进行考虑。也就是要根据企业的需要专门编制一套针对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的评价体系。在这套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对有表外负债的企业专门设置一套评价指标,针对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五)加强对表外负债的审计
  瓦茨(Watts)和齐默尔曼(Zimmerman)认为审计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而设计的一种工具,有效的审计能够增加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⑤。事实证明,加强对公司表外负债的审计是很有必要的。但现实的情况是注册会计师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却不够。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注册会计师在对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审计过程中,对表外负债信息的关注情况,详细了解的占12%,一般了解的占30.1%,不做了解的占14.3%,未回答的占43.6%;进行表外负债信息审计的占12%,没有审计的占27.1%,向管理当局建议重视的占17.3%,未回答的占43.6%。说明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的表外负债信息侧重于了解,而对于审计却做得不多。
  
  五、加强对公司表外负债的信息披露
  
  (一)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不足,有学者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他们认为信息披露不应以数量来衡量,而应从这些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及报表使用者的实用性、可理解性来考虑。安然的披露虽然多,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能真正理解,其繁琐的财务数据,连标准普尔公司负责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弄清数据的来由,更何况普通的投资者。因此,披露应强调反映交易的实质,要披露其风险所在,使投资者通过披露了解交易的实质及风险。笔者认为对于表外负债信息在披露的时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比表内信息还要更加有意义。
  
  
  (二)实行全面披露制度
  对表外信息的披露有人⑦认为“引入事项法,完全按事项来报告,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问题(表外事项)的解决”。笔者认为在进行表外负债披露的时候,可能要区别情况进行对待。对于表外负债中的表外融资及一些或有负债,如果能够进行确认的话,就将他们纳入表内进行规范;相反,对于那些无法在表内进行确认的不确定性负债则只能在表外进行披露。
  
  (三)建立对称的表外负债披露的激励约束机制
  表外负债的披露更多的要采用激励与约束的方式进行。应鼓励公司积极披露表外相关的负债信息。在具体运作时可将披露了表外负债的公司纳入第一批进行公布,并且在诚信度评价方面给予必要的加分,财务分析师在进行分析时,在同等情况下也要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如果仅仅靠公司的自愿进行披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许多公司未必会对他们的表外负债进行披露。因此,这就要求对表外负债的披露通过准则和制度的方式进行规范。只有几方面都进行努力,表外负债的信息披露才会得到很好的执行。
  正如通用电子(GE)、通用汽车(GM)、微软、思科(Cisco)A、摩根、陶氏化学(Dow Chemical)及辉瑞药厂(Pfizer)等知名企业的高级财务主管在国际财务主管协会(Financial Executive International)重要议题委员会(Task Force Member)上提出建议时指出,要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除了要加速准则制定的速度外,还应建立以公允为基础的会计原则,同时也应鼓励企业自愿性披露企业的业绩指标,并加强管理讨论分析报告的比重。⑧
  
  (四)公司表外负债披露的难点、要点和内容
  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在笔者所发的调查表中,回答表外负债信息有用的占72%,部分有用的占22.6%,没有用处的只占1.5%。这说明:公司应当进行表外信息披露,表外信息披露有很强的市场需求。但是,为什么在目前实际进行了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企业很少(调查只有6%),而且在这些已经披露的企业中,很多都是简单的披露,披露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够?据分析,造成披露的广度与深度受限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界定难(占28.7%)操作难(占13.8%)、计量难(占34.48%)、披露难(占22.98%),另外有34.58%的人没有回答。根据表外负债的情况,笔者认为在对它进行具体披露的时候可按表外负债的形成分为两大类进行。第一类,表外融资,具体包括:(1)租赁:经营租赁;长期租赁和售后资产回租;(2)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3)资产证券化;(4)未合并实体:未合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特别目的实体(SPE);(5)项目融资;(6)研究与开发安排;(7)产品融资协议;(8)加工装配;(9)补偿贸易;(10)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等等。第二类,不确定性负债,具体包括:(1)或有负债产生的表外负债;(2)金融工具产生的表外负债;(3)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4)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5)环境负债;(6)人力资源负债;(7)币值变动负债;(8)无形资产负债——负商誉;(9)可赎回的优先股等等。
  
  (五)披露方式
  1.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表外负债信息及披露方式
   (1)经营租赁产生的负债年末余额--
  租赁单位租赁日到期日年租金币种 总金额租赁条件
   ------ ---------------
  (2)售后资产回租产生的负债年末余额--
  租赁单位租赁日到期日年租金币种 总金额租赁条件
  ------ ------ --- --- ---
   (3)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所产生的负债年末余额--
  收受单位付款单位到期日年利息币种 总金额 出售条件
  --- --------- --- --- ---
  (4)资产证券化 年末余额--
  资产名称受让单位证券名称到期日年利率应计利息总金额
   --- ------------ --- ---
  (5)未合并实体产生的债务年末余额--
  被合并单位 被合并单位承担的债务到期日年利息总金额
  --- ------ --- ---
  (6)项目融资产生的债务 年末余额--
  贷款单位融资日到期日年利息币种金额融资条件
   --- --- --------- --- ---
  (7)研究与开发安排产生的债务年末余额--
  研究与开发安排内容参与单位 借款金额到期日 年利率 应计利息 总金额
  --------- --- --- --- ---
  (8)产品融资协议产生的债务年末余额--
  购买方 融资日到期日年利息总金额
  --- --- ---------
  (9)加工装配年末余额--
  委托方 到期日加工金额
  --- ------
  (10)补偿贸易年末余额--
   购买方 融资日 到期日年利息总金额
   ---― --- ------ ---
  (11)未决诉讼产生的表外负债 涉及金额--
  诉讼方诉讼日判决日 总金额
  ------ ------
  
  (12)产品质量担保担保金额--
  产品种类到期日 总金额
  ---――---― ---
  (13)贷款担保担保金额--―
   产品种类到期日总金额
   ---------
  (14)商业票据贴现期末余额--
   承兑方 票据种类到期日 利息总金额
  --- ------ --- ---
  (15)赠品和购物优待券涉及金额--
   产品种类到期日总金额
   --- ------
  (16)金融远期合约涉及金额--
   产品种类 到期日 总金额
   --- --- ---
  (17)金融期货合约 涉及金额--
   产品种类 到期日 总金额
  ---------
  (18)金融期权涉及金额--
  产品种类到期日 总金额
  --- --- ---
  (19)金融互换涉及金额--
  产品种类到期日 总金额
  ---------
  (20)商品期货涉及金额--―
   产品种类到期日总金额
  ---------
  (21)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 时涉金额--
  债权方到期日利息总金额
  ------ ------
  (22)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 涉及金额--
  债权方 到期日利息 总金额
  --- --- --- ---
  (23)清理被污染土地、空气、水等资源的负债 涉及金额--
  清理对象 截止日 总金额 法律依据
  ------------
  (24)违反环境法律和规范可能遭受的污染赔偿与罚款支出涉及金额--
  内容截止日 总金额 法律依据
  --- ---------
  (25) 人力资源负债 期末余额--
  标准数 现有数差额计算依据
   --- ---------
  (26)物价变动形成的负债期末余额--
   ①持有货币数物价上涨率 货币购买力下跌数 计算依据
  ------------
  ②期末债权数物价上涨率 应收款项的贬值数 计算依据
  --------- ---
  ③期末债务数物价上涨率应付款项的升值数计算依据
   --- ------ ---
  (27)无形资产负债期末余额--
  公允价 购买价差额 计算依据
  ------------
  (28)可赎回的优先股期末余额--
  优先股面值 回购价格差额
  
   ------ ---
  (29)应付退休金期末余额--
  本金 利息 当年的金额
  --- ------
  (30)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期末余额--
  本金利息当年提存的金额
  ------ ---
  2.报表附注披露时的文字说明
  由于表外负债的特殊性,对它除了要求进行上述的基本披露外,还需要针对它的特点进行文字补充说明,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信息使用人的需要。●
  
  ①张为国等.2003.后安然时代.中国财经出版社.
  ②财政部会计司.2004.积极开展国际协议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③盖地.大同小异: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