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适度负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将从高校负债经营的动因进行分析,认为要正视高校债务的问题,高校负债不见得是坏事,适度负债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动因; 良性效用; 适度负债
近年来,中国大学有两个大动作颇为引人注目,一是合并;二是扩招,范围之广,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都是举世罕见。在这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经费投入的不足成为绝大多数高校提高办学条件时面临的难题。为了抓住发展机遇,高校纷纷以学校的信誉和收费权作抵押而获得银行贷款,这就使高校的负债具有很大风险。高校债务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高校为何会欠下如此多的债务?如此巨大的债务如何解决?到底由谁来承担债务?教育界、学术界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年来全国高校将进入偿债高峰期,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一、高校负债形成的宏观背景
(一)高校的扩招和合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提倡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实施高校扩招的政策,各高校纷纷以此为契机,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0年,全国高校刮起了并校风,往往是三四个学校并到一起,合并后在员工待遇、学校硬件等方面都向高水平学校看齐。同时,教育部门出台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不少高校为了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进行配套的教学设施建设,建设新校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供给。获得银行贷款,无疑是短期有效的解决途径,一些高校债务缠身也就不可避免。
(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目前综合国力不强,而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健全,国家财政在保证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长比较有限,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增长缓慢。随着扩招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划拨的经费已显得捉襟见肘,主要表现在政府教育事业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然从2002年的3%增加到2007年的3.1%,但五年期间只增加了0.1%,持续多年没有达到此前中央确定的占GDP总量4%的要求,更是远低于4.8%的世界平均水平。财政拨款的绝对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也有所下降,高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没有得到落实,是高校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扩招使银行看到高校巨大的资金投放市场前景,高校按建校历史长短和教育质量高低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信用等级良好。银行把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信誉和还款保证的贷款对象,把高校视作一批没有风险的大客户,银行因高校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愿意主动放贷。银行对高校的贷款政策门槛低、操作简便,高校普遍采取“银校合作”的形式,银行贷款迅速成为高校扩招所需资金的主要渠道。
二、高校负债形成的内部动因
(一)高校发展观的转变
1999年以前,高校办学长期恪守量入为出的原则,靠贷款筹资办学的方式高校并不认可。而扩招后,高等教育开始引入市场、产业、负债经营等新思想来思考和制订高等教育的战略。如果没有这种政策导向,没有银行对高校贷款态度的转变,就不会有高校的巨额债务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一些高校负责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家对教育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争时间、抢速度,求得规模效益,高校理财思想应有所突破,可以把负债作为一种筹资手段,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运用,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负债以解经费短缺状态,也是必要和可行的。“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被认可,高校发展观的转变,使得高校纷纷选择了以举债的形式实施校园扩建。
(二)高校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高等学校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主要是财政补助收入,另外一个大头是学杂费收入,而由于取消高收费,导致高校负债难以消化。学费收入增长受到严格控制。由于国家出台的严格控制高校学费标准一系列政策,且现在高校学费收入已WNntysSY56IM3cHZ/YkGNcmkLTASYqd/dvgHoWHPLT8=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学生缴费空间已到底线,很难再通过提高学费收费标准来增加学校收入,如果高校招生规模不能有大幅度增长,高校想通过增加学费收入来筹措经费这个渠道基本上行不通。
三、高校负债的良性效用
(一)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负债筹资使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扩招后,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为了解决扩招后教学硬件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缓解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纷纷采取负债筹资以寻求发展的模式。实践证明,通过负债筹资进行基本建设,在较短时间内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拉动社会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可以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据统计,在最初的三年扩招过程中至少拉动了8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地方上出现了万人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力促进了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
(三)传递良好发展前景的信号
高校向银行贷款购买土地,修建操场、教学楼、办公楼等基本设施,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大大加强,固定资产增加了很多,大楼、设备都是资产,不过由现金转为固定资产形式,仍是教学资产,并且是优质资产。越早下手用信贷资金越是抢占机遇,现在用同样的钱根本做不了多少事情,土地、建材,样样涨了很多,实际上我们是抓住了机遇,回过头来看,现在土地升值很大,要估价的话,这个资产实际是大大增加了。学校硬件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芳香怡人,学校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高校负债要适度
(一)运用信贷资金必须适度,不能出现支付危机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还是创办一流的大学,都必须有巨大的办学资金做支撑。“超常规”的发展,必须要有“超常规”的资金供应,在国家财政拨款、事业收费不可能出现“超常规”增长的情况下,举债便成为了高校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高校负债是特定环境下的举措,适度的负债经营对部分高校既有现实需要性又具备客观可能性,走出认识误区,使高校资金成为社会资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克服高校资金短缺与使用效益低下并存的顽症,使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高校要防范负债风险,关键是控制负债的规模,保持合理的负债比例。高校负债规模的确定取决于学校定位和财务状况两个主要因素,前者决定了“跨越式”发展这一步是多大,后者则决定了这一步可以跨得有多大。在适度、可持续性的良性轨道上寻求发展,高校要周密计划,适当控制贷款规模,贷款数额的底线就是学校支付贷款利息的能力。
(二)解决之道主要靠加大财政投入
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学校不是商业机构,这就决定了高校“债局”的破解,最终不能不靠政府解决。高校负债是由于特定时期特定环境形成的,建议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三方共同来承担和化解这个难题。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财政拨款标准,为高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增加政策性贷款,适当延长高校贷款偿还期,高校要充分运用中长期贷款,渡过眼前的难关。此外,各高校还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式多方筹资,开源节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严格贷款审批机制,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使高校走上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轨道。
总之,负债融资为我国高校突破资金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高校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科研支撑,它为提高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冲,王晓明. 基于规模效益的高校负债实证分析.教育与经济,2006(01).
[2] 张清阳.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若干思考.财会研究,2006(03).
[3] 成法民.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财会月刊,2007(06).
[4] 靳远文.化解高校债务的途径探析.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1).
[5] 谢立本.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思考.事业财会,2005(04).
[6] 赵绍光.试论高校适度负债.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04).
[7] 黄祥林.举债——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西北大学学报,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