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发展的规模及效益问题探讨

2008-12-29 00:00:00唐洪洋
会计之友 2008年35期


  【摘要】 高等教育规模与效益是辩证的关系,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规模与效益问题自然显现出来,其着眼点则落在了绩效评价及其机制上。追求适度规模和优良效益要正确地处理好债务控制问题、中长期发展规划问题,而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协调是高等学校规模和效益的核心。
  【关键词】 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高校债务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小规模、单专业、精英化的特点,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体现出较大规模、综合性、大众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在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管理理念也不断出现。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达到了较大规模,高校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本文就高等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之间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高等教育规模和效益的辩证关系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呈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益是指对各种生产要素都作等比例增加,对生产变动的影响程度,以此来引入高等教育行业。如果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的办学投入小于办学产出的,其差额部分就是其在同期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因此,高等教育规模与效益就成为教育经济学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关系到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规模不等于效益,但是良好的效益必然要求适度的规模来支撑,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无从谈起效益。然而规模并非越大效益越好,规模和效益之间同样存在着“拐点”。如果一味扩大教育规模,就会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虽然效益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高校自身教育质量的下滑,影响其声誉,必然导致高校在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下风,对学生逐步失去吸引力,给高校招生带来致命的负面影响,其结果是没有稳定的生源供给,师生比失衡。一般地,师生比研究型高校为1:10、普通类高校为1:14、一般性高校为1:18左右。如果生源下降幅度较大,而目前的师资在用人单位流动性差,就会使师资出现相对过剩,校内的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形成闲置和浪费。高校的效益下降,办学成本急剧上升。使得高校必须要用更大的资源来弥补。质量和效益同时受损是必然结果。在高等学校规模和效益的问题上,师生比和在校生数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也就是说,效益是以一定的师生比和在校生数量为前提的,在校生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不会有效益。因此适度的办学规模、合理的师生比、相对稳定的在校生数、优质的利用率高的教学及实验设备是高等学校保持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
  
  二、财务管理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基础
  
  (一)政府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导致高等学校收入形式逐步演变,各高等学校在努力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使得规模与效益问题自然显现出来
  我国早期高等学校的收入形式单一,经费供给完全由国家财政包干,每年高等学校的全部收入来源于财政投入,支出也由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渠道执行,在发展规模及提高效益上,高校缺乏内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学校在收入结构上体现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现阶段高等学校的收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学费、住宿费等)、下级上缴收入、接受社会捐赠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是政府对各高等学校区别不同情况来确定不同的补助定额给予补助,此部分约占整个高校收入的40%左右,其他收入部分约占60%左右。这部分收入靠高等学校凭借各自的办学实力,自主经营来完成。由于经济形势、社会环境、管理体制的变化,政府赋予了高等学校在办学上更大的自主权。一个优秀的高校领导班子应在如何增强学校经济实力,优化收入结构和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对各自办学的规模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取得持久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如何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工作,同样是高校对发展规模及效益问题重要性认识的有力推动
  1. 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着眼点仍然是规模和效益,财务管理要体现科学的管理水平和财务核算方法,使得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财务核算上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反映。目前,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着矛盾,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制约着教育绩效评价工作,使其不能实质性地开展下去,规模和效益不能够科学量化评价。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科学核算成本,使得政府对各高等学校教育绩效评价结果很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整个绩效评价的权威性,使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偏离出发点,失去其意义。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财务工作应该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法,加强成本核算理念,科学归集单位成本,充分体现高校资产的动态转化过程,科学计算出生均单位成本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最直观、最权威的数据和政府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相衔接,使得政府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和各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2. 在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围绕规模和效益这一中心问题,根据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使之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使各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成为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有效实施高等教育事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同时,要有一个优良的高校会计核算系统。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编制绩效预算,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对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
  3. 财务管理工作要立足于规模和效益问题来进行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同步的配套改革。在注重规模与效益最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机制,重点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全过程,得出较为科学的绩效评价结果。对高等教育事业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采用科学适用的会计核算办法,为建立事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提供前提和基础。财务工作要做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围绕一切讲绩效来管理高等教育的各项事业支出。使得规模与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高校财务工作改革的源动力。
  
  三、债务控制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重点
  
  起步于2000年的高校扩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实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后续发展有了强劲动力。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相互竞争。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各个高校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速发展。由于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是相对有限的,因此,举债办教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首选。新校区的建设增加了学生的容量,大批新的先进设备的更新,提高了高校的办学实力,使得高校拥有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有的高校忽视了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盲目扩张,一味求大,过度举债,使高校隐藏着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高校稳定发展。因此,需要高校把债务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持一个适度规模的债务,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是有益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债务规模的评估与控制,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因此,高等学校的债务规模必须要立足于对规模及效益性的思考。部分高校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贷款项目和额度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攀比建新校区、重复建设、资产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在贷款利息的支付上高校必须让出较大的教育资源。因此,财务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债务的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来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提高投资效果;努力开辟多收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中长期发展规划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关键
  
  高等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框架内,各高等学校要在各个方面考虑政府政策对高校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政府的规划制约或者鼓励着高校的发展规模。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考虑与此规模相适应的各项资源配置,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比如说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地方普教的规划等都会对高校的规模和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在相对区域内的生源供应量及普教质量等,都是高校发展成为怎样的规模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科学处理好高校的规模和效益问题,才能使高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效益稳定持续的提高。
  高校的生命活力在于其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能力,这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一个高校在同行业竞争中能否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是建立在其拥有的超强办学实力基础上的。因此,离开对高校内涵建设去谈规模及效益就会不切实际。所以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及效益问题不能单靠外延式发展,必须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特征的内涵建设的路子,使内涵和外延发展有机统一。要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校科研工作,塑造先进的大学文化,才能使高等学校的建设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其训.论高校的规模与效益规模[J].华东经济管理,2000,(6).
  [2] 谢秀英.应理性地看待我国高等学校的规模效益[J].教育与经济,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