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归因探究

2008-12-29 00:00:00杜文龙林永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1期


  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而安全的校园成长环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原本是一方净土的校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迄今,校园暴力的话题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异常沉重。现今校园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暴力行为?怎么做才能最大可能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这个现实的问题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提出来的。我们的研究对校园暴力行为界定了范围:主要是校园内因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各种暴力伤害行为。我们通过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例设计问卷,从几个方面去考察学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反应和认识。
  
  一、研究方法和选取被试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取了三个真实、经典的暴力行为案例,并就每个案例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每份问卷都是围绕以下四个维度设计的:第一个维度是学生对暴力行为性质的认识;第二个维度是学生对暴力行为的情感反应;第三个维度是学生对暴力行为的归因(产生的动机的认识);第四个维度是学生对暴力行为后果的认识,其中第三个维度是我们研究的侧重点。另外,每份问卷最后都设计了两个相应的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从整体上考察学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情况。施测方法:让被试先仔细阅读案例,然后对问卷进行书面回答。
   2.选取被试。选取广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6个班312名学生作为试测对象,回收答卷298份。试测目的是为了编制正式的调查问卷。正式调查对象则是广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另外6个班的31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85份,其中男女性别之比是0.73∶1。
  3.统计分析。对于回收问卷一部分用手工进行统计,另一部分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对开放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1.学生对暴力行为性质的认识。从学生对暴力行为性质的认识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一半学生表示施暴者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另一半表示是罪不可恕的。为什么半数学生会认为行凶者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呢?这些学生认为人的反抗、暴力和易怒的个性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具有暴力个性特质的人在一定的动机诱因下,就会产生暴力行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是可以理解的。
  2.学生对暴力行为的情感反应。男女生对不同性别的施暴者的情感反应差异比较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的意义。59.4%的男生和接近50%的女生对男性施暴者表示同情,67.5%的男生和接近81%的女生对女性施暴者表示极其厌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差异呢?根据角色期待理论,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圈内,人们总是希望男孩有竞争、好动、攻击、挑战、勇敢、冒险等特点,女孩则应有文静、宽容、忍耐、温顺等特点。因此,男性的社会化潜含着暴力倾向。利用身体力量作为解决冲突的一个方法,几乎是所有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所以,相比之下,社会更容易认同男性施暴,而不认同女性施暴。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性别文化的暗示,所以,对不同性别的施暴者的情感反应不一样。
  3.学生对暴力行为的归因。这个维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学生为什么会实施暴力行为?其背后动机是什么?这里涉及到归因理论。对照归因理论,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发现,我们的学生是从这几方面来对此进行归因的。
  (1)施暴者的个性特质。研究表明:不论施暴者个人特点、社会成就、地位差异多大,施暴的复杂程度和表现方式怎样不一,所有的施暴者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相似的个性缺陷方面的特质。
  具有个性缺陷方面特质的学生往往过分冲动、自控能力差、易怒、反抗、敏感多疑,具有报复心和反社会行为人格,缺乏人情味,在学校中常常顶撞教师,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无法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些特质并不是静态地存在于学生身上,而是作为其行为的心理动因,驱使着他们的行为,左右着他们的感受。这些特质并不一定能被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而是深深地存在于他们的内心。拥有这些个性特质的学生在生活中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感,自尊和自卑感比较强。
  从调查结果来看:产生暴力行为与下面的三种特质有关:自尊感和自卑感都很强;自控能力极差;强烈的好胜心和嫉妒心。
  (2)家庭因素。问卷调查发现,90.6%的男生和98%的女生都认为暴力行为的产生与施暴者家庭缺少沟通、父母缺少教育、家庭关系冷漠、缺少爱和理解有关。亲子之间的交往很少,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父母对孩子缺少基本的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反应都缺乏反馈,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会产生压抑、焦虑和偏执心理,他们会透过“有色眼镜”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形成“攻击性人格”。他们往往习惯通过暴力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3)学校因素。从暴力行为动机产生的条件来看,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学生认为学校长期的重智轻德的教育是导致学生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认为的好学生也只是从分数上去衡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关注,使问题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教育从而不断地积累问题,等积聚到一定程度以暴力的形式出现。
  (4)大众传媒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81.3%的男生和82%的女生都认为流览暴力、恐怖网站比看武侠小说更易引发暴力行为。与网站相提并论的还有电影电视等传媒。伴随着现代传媒普遍进入家庭后,在校学生与这些传媒的接触越来越多。如果家长在孩子接触媒体时不加任何指导,媒体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会引发孩子的暴力行为。
  4.学生对暴力行为后果的认识。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暴力行为会使双方家庭都蒙上阴影:对施暴者家庭来说,暴力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伤害了家人,使家人蒙羞,同时,还会对家庭造成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有的施暴者家庭还可能会受到社会的排斥;严重的暴力行为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还会给家庭结构带来破坏,留给双方家庭一辈子的伤痛。
  
  三、防控校园暴力行为的策略
  
  从众多的研究结果来看:具有暴力攻击倾向或暴力行为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其实,人格问题的产生始于儿童时期,到中学阶段开始变得明显。从人格问题发展到暴力行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1.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第一港湾,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首先从家庭开始。父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认识,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又不乏教育指导的家庭氛围。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会促进孩子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可适时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亲子情境,和孩子进行必要的交流,让孩子在这种交流中体验到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同感、宽容和忍让。此外,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要。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需要,家长应积极响应;不合理的需要家长要坚决制止,保证孩子的个性向良性发展。 及时捕捉孩子在成长的各种关键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比如冲动、敏感多疑、嫉妒),进行有效的教育。
  2.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二港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除了家庭之外,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诚挚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体现在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尽可能多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和表现自我的机会等方面。其次,宽容、理解、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
  3.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学研究证实,经常有暴力倾向或暴力行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偏低,所以,预防校园暴力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和训练,提升其心理素质,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80中学)
  指导教师/蔡腊梅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