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地区的经济不平衡、文化的迥然差异时时引起学生们各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强烈的碰撞,在原本相对平静的校园里引起了阵阵无声的波澜。同时,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机制的创新、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等也使如今的浙江大学学生变得需要好好调整心理状态。刚来大学的孤独感、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习惯、人际交往的困惑等使得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生还在不断的成长中,面对各种压力,如果调节不当,会影响心理健康和自身的发展。这给浙大的心理工作者们提出了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心理咨询师冯萍老师为了让我们逐步学会在压力状态下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自我成长,给了我们参加音乐舞蹈心理培训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非常大。
舞蹈可以作为交往的一种方式
第一节课上,冯老师向我们作了自我介绍,那种极强的亲和力让每位参加培训的学生放松了原本紧张的神经。冯老师让我们按出生的年、月份的大小围成一个圆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说话,相互之间只能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可能是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彼此之间存在着那种说不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有些同学面对着陌生人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出生的月份:不知该伸出手还是伸出脚,不知是晃头还是扭腰……约十来分钟后,最初的紧张与尴尬还是被克服了,通过各种蹩脚的手语、脚语,甚至是恐怖的面部表情,我们终于围成了一个圆圈。
接着,冯老师要求我们用身体的舞蹈进入圆圈当中,向各位介绍自己,用舞蹈表现和展示自己,再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学院,然后其他同学一起模仿这个舞蹈。她接着说明了舞蹈没有美和丑,只要你跳出来,都是美的表现,都是真情的流露。
从出生年月最大的同学起,我们以僵硬的姿势开始了舞蹈——姿势僵硬,像个机器人,当事人觉得不好意思,模仿的人也觉得好尴尬,这就是浙江大学学生表现自我的舞蹈吗?这么难看也叫舞蹈?不过既然冯老师这样要求,我们也只能遵从哦。也许这其中就蕴含着心理团队辅导的奥秘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变得越来越自然了,身体也变得更灵活了,动作也变得越来越舒展和流畅了,面部表情也丰富了,舞蹈变得像舞蹈了。我们在自创的舞蹈动作中向他人表达着自己,在表达和模仿中,我们和集体渐渐融合在一起了,这种和谐使我们不知不觉中互相熟悉了。当时是冬天,天气还很冷,所以大家穿得比较多,开始时也许是厚厚的冬衣阻挡了我们本该开放的心灵。现在,自我介绍的舞蹈和模仿的舞蹈让每个人情不自禁地一件一件脱掉了笨重的冬衣和遮住了清晰的五官的围巾和帽子,握住了身边人的手。我们的心也随之变得愉快起来。
原来舞蹈是可以让人记住彼此的,原来舞蹈可以作为交往的一种方式!
然后,冯老师让我们坐下围成一个大圆圈,写下目前最感焦虑的问题。我注意到冯老师为我们准备的是一大堆彩色铅笔,我拿的是一支绿色的。当我们都写完了,冯老师轻轻地收集了起来。
我们又围成了一个大圆圈,贴着冰冷的墙壁坐着,有几位同学一直皱着眉头,仿佛在痛苦地思考着什么。冯老师让我们每个人从中抽出一张进行解答,其余的人进行补充。纸条上的问题涉及了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恋爱问题、自信心问题、自我中心问题、学习不适应问题以及情绪调适问题,等等。冯老师让我们自我暴露,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释放了那些久压心中的负性的、消极的心理感受。在这里,没有人嘲笑你,没有人嫌弃你,没有人认为你是不正常的。这里有的是共鸣,是同情,是感慨。有同学事后说,说出那些意见或解决的办法,好像就是在帮助自己完成了那道生活的难题。
一个又一个问题被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法出现了。在交流中大家彼此认识了,也不那么紧张了。两个小时的辅导很快就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一种自悟后的轻松和沉思。
用身体诉说
冯老师是一个身材匀称、体态优雅的老师,在第二节课上我们才真正地注意到了。冯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跳一段舞蹈——《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别人关心着的,每个人都是需要感恩的。”尽管没有音乐,歌词也没有都记住,但是没有影响气氛,我们跳起了舞蹈。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我们一遍一遍地跟着冯老师用自己的身体诉说着,在心灵深处挣扎着,我们的脆弱,我们的辛苦,我们的困惑,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忧郁,我们的悲观,我们的失意,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怀疑,我们的成长的沉重,我们的爱,我们的痛,我们的苦闷……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随着肢体语言,随着歌词的诉说,随着集体的共鸣,随着伸直的手臂,随着弯曲的胳膊,随着溢出去的泪水渐渐消失,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恩情怀在心中升起。
接着,为了使我们更能在音乐中舒展身心,冯老师让我们自由组合,教我们跳起了好看的恰恰舞。啊! 这才是舞蹈。冯老师的舞跳得真好看,一进一推,一左一右,每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大气和潇洒。在她的带动下,我们自然地拉起了身边的同伴的手,伴随着音乐舞动着,我们重又变得生龙活虎、神采飞扬。在舞蹈中,我们感受到了人格和人格的交流、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在音乐中我们尽情地释放着自我,逐渐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
我们又回复到那个本真的我
第四节课正逢元旦佳节,因上课排演时间不够,所以冯老师让我们回去想想如何表演好心理剧。第五节课刚开始,第一组七个人一起表演了一个大学新生刚来大学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困惑、学业的困惑、参加社团的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冲突等。我们看的人觉得演得很本色,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矛盾。
表演的人给我们留下了一连串的问题!
接着,冯老师别出心裁地让我们坐着聆听一段音乐,让我们在音乐中进入一种冥想,然后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和大家分享。有的说自己平静地躺在沙滩上,感觉很放松、很惬意;有的说自己在山顶上眺望远处美丽的风景;还有的说看到小溪流水……都是美丽而又美好的。在聆听和分享中,我们又回复到那个本真的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美好!
小 结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按照需要的强弱,把人的需要归结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在这儿一一得到满足。我们从对环境的不熟悉,从对冯老师的不熟悉,从对同伴的不熟悉,从对音乐的不熟悉,对舞蹈的不熟悉,到我们手拉起手;从对冯老师要求的生涩回应到乐于接受,从忐忑不安到开怀一笑,冯老师一路陪伴,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在这里我们找回了曾经失落的自我。
经过这一个多月来的训练,我们变了,笑容多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我”一点点复原。我们变得会笑、会跳,我们学会了跌倒了要爬起来。是的,乌云终究挡不住太阳,人生会有雨、有风,也有雨过天晴的那一天。
时间真快,马上要结束我们的音乐心理辅导了。
谢谢冯老师!
谢谢音乐舞蹈心理辅导!
(作者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在职教育硕士。电邮:chenwei140@126.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