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我;自信
【活动背景】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自我意识的确立成为发展的一个主轴影响到其他各个方面。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形成自信的心理品质是其他发展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并且作为一种持续的发展动力参与各个发展的阶段。本活动力求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信的价值以及学会培养自信的方法,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我潜能,有效实现良好的素质提升起重要作用。
【活动理念】在有关自信的培养理论以及实践中,被强调最多的是对自我优点的挖掘。而单方面的优点教育容易形成学生过度的自我膨胀或者因为过分强调优点演化成对现实的虚幻理解而使活动流于形式。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自我成为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本活动从探讨优点入手,在生成性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感知以及领会自信的内涵,别出心裁通过逆向思维意图帮助学生看清楚在成长阶段中一些主观信息对个体可能产生的误导,层层深入,正反结合,通过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构建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从而树立起真正的自信。
【活动目标】
1. 探索自信之于人的价值,明确自信的内涵。
2. 客观地自我评价,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通过行动培养自信的胆魄和耐挫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眼罩两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激发探究兴趣
播放交响演奏视频片段,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指挥这一形象寻找自信的存在与作用。
①描述指挥在舞台上的表现。
②指挥光鲜的背后是哪些心理力量的支撑?
(自信是指挥在舞台上的心理基奠,只有真正的自信才能达到表演上的忘我投入,沉醉其中,才能发挥出艺术的最佳魅力。人生同理,做自己生命的指挥,找到自信真我。)
二、试误与问题发现:通过关于自信的感性认识,自我反思,向理性过渡
活动中,由于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以及自我肯定的水平不同,会在第一个环节自信演练中表现出不同的差别,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不同的行为表现体会自信的内涵以及自信的重要性,从而通过第二环节的故事启发,探索不自信的心理原因,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自信演练—说出你的优点
指定两列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
①学生不同的表现有何不同的感受?
②如何辨别自信?自信有何外在表现?
③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不自信的心理成因是什么?
(不能客观地自我认识以及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二)生活故事
一个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锚了,汽车的轮胎爆裂了。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户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想:要是没人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借给我那该怎么办?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你这家伙,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思索并交流:是什么让我们退却?
(不要因为不必要的疑虑导致退却和不自信。)
三、行为训练:置之死地而后生,面对自我,突破自我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基本接纳了有关自信的内涵价值,并且形成培养或进一步发展自信的心理倾向。在这个前提下,活动开始聚焦自信的培养。显然,有关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不是一个活动就能使之形成的,因此本阶段试图另辟径,通过逆向思维的行为操作达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对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信起到长远的影响。
因为本环节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挑战,所以先引入唐太宗的事例做铺垫。同时,提示学生接下来是一个很严肃的环节,防止学生为逃避尴尬把活动随意化。
(一) 名人告诉我……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君主,他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他和大臣魏征的故事。魏征是一个谏议大臣,所以他需要不断向皇帝指出不足,以及应当改进的地方。有一次不晓得他说了什么,皇帝怒发冲冠,回到后宫之后拔除剑鞘就要杀魏征,被长孙皇后拦下来了。皇后问:陛下,您为什么要杀魏征?皇帝说:他对我不敬。皇后劝道:自古以来看我们的臣子就能看出有什么样的君主,正是因为有魏征这样直言不讳敢于进言的臣子,才说明您是一个难得的明主呀!一句话说得皇帝羞愧难当,从此以后越发重用魏征了。
① 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
(即使是皇帝也需要别人指出不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呢,必须要等到别人指出来我们才后悔莫及吗?允许别人批评我们是心胸宽阔,但是在别人指出不足之前自己发现就是一种能力,不但发现还能坦然地公之于众更需要有勇气,我们现在就来寻找这么一个有能力勇气的同学。说缺点,不玩笑,不遮掩,很诚恳坦率地告诉大家,也许你会发现新的惊喜。)
(二)逆向思维——难堪训练(问题的解决)
指定两列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缺点。
挑选两位说得最好的学生,作进一步的表述。之后用布条蒙上眼睛背对学生。
其他学生作评判,站起来支持自己认为最为诚恳坦率的同学。有意引导评判学生在投票的时候一边倒。
告诉作陈述的两位学生与事实相反的结果,如告诉获全票支持的学生他没有获得任何支持,告诉未获选票的学生他获得所有支持。面对完全悬殊的情况让陈述者谈感受,在压力情况下考验陈述者客观自我评价的能力。
摘掉布条,了解实际情况后再次陈述心理历程。通过前后对比学会面对真实的自己。
① 在了解真实情况前后你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② 你了解真实的自己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是如何做到的?
③ 别人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吗?对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④ 你最看中自己身上的哪一点?
(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时候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是有时候索性豁出去,把我们感到最不好意思的自己呈现在大家面前之后,反而有了重塑自我的勇气,死活最坏就这样了,有什么理由不争取更好的状态!
当你真的能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以前的时候,当你心中真正建立起一个自己的衡量标准的时候,当你真的对别人的种种不过于介怀的时候,你,就获得了自信,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四、总结:明确自我价值,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自己,肯定自我
(一)心心点灯
每一个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