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对大中城市的分类,有选择地对旅游动力因子进行数学建模,分析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所在,研究在有限的投资额下快速地发展城市入境旅游业,具有创新意义。
关键词:城市;旅游;动力模型
目前,有关城市旅游发展动力问题一直是学者的研究焦点所在,对此的讨论基本上集中在定性分析和个案研究上。如何将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量化,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来分析,从而推动城市旅游的发展,便成了业界讨论的热点。
运用旅游学、经济学、城市学、地理学、数理统计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数学建模的手段,广泛地、分层次地定量分析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子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关性,研究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及瓶颈所在,是一种全新的研究城市旅游业的方法,因此,通过对大中城市的分类,以客观的计算结果讨论不同层次的城市不同层面的旅游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有选择地对动力因子进行数学建模,深入研究在有限的投资额下快速地发展城市入境旅游业的对策具有创新意义。
一、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
我们设定入境旅游收入指数为Y,城市化水平为A,文化氛围为B,服务水平为C,自然旅游资源为D,人文旅游资源为E,对外开放为F,基础设施为G,旅游环境为H,城市国际知名度为I,区位为J,政府管理和创新能力为K。
Y=0.0059A+0.0645B+0.0786C+0.066D+0.0188E+0.1134F+0.000000G+0.194H+0.11I+0.2275J+0.02K
第一,从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对整体的入境旅游收入贡献基本为零。虽然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告诉我们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与入境旅游收入是很相关的,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由于动力模型的建立是综合考虑了其他因素,因此,这两项因子对于这几个城市旅游业发展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选择的都是经济较发达的旅游城市,无论是城市发展水平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之上的,指数差距不大,综合其他因素对入境旅游业的影响考虑,这些城市如果要加大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在这两项因子上投资基本上不会产生旅游收益。
第二,区位在这整个动力模型中是最重要的,占的比重非常大,这就不难解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大多城市在全国200个城市的入境旅游收入的排行榜上是名列前茅的。这些城市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大城市圈中,而且都是一些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广泛,自然区位非常好。但从区位因子看光靠一个或几个城市是难以扭转城市区位的劣势的,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相邻城市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还有国家的政策的支持。
第三,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在动力模型中仅次于区位。目前各大城市旅游环境建设的水平是不均匀的,因此,旅游环境建设好的城市的入境旅游收入明显高于旅游环境质量低的城市。说明投资发展入境旅游业,投资维持较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或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会取得较好的收益。
第四,对外开放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广东省的东莞。东莞以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但现在它的入境旅游收入可以媲美沈阳、成都这些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莞的对外开放程度是这些城市中最高的。东莞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主要是香港同胞。香港有一句话“每10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是东莞籍的”。东莞也有一句话“每1个东莞家庭,都有至少1位亲戚在香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香港接了许多国外的玩具、电子等加工定单,当然选择人工便宜、交通方便、政策有利、靠近香港、又有熟人的地方,所以东莞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第五,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入境旅游收入是呈正相关分布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国际知名度是排第一的,当然入境旅游收入也是最高的。上海和广州知名度次之,他们的入境旅游收入也次之。
第六,服务水平、自然旅游资源在动力模型中也体现出其重要性,一方面由于建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城市的这些动力因子发展水平不均匀所至。
二、大型城市群旅游发展动力模型
Y=0.000000A+0.1226B+0.20647C+0.000000D+0.0843E+0.1106F+0.000000G+0.1048H+ 0.170551I+0.1092J+0.000000K
第一,城市发展水平、自然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管理及创新能力所占的权重都是零。自然旅游资源和政府管理及创新能力的权重为零,这和大型城市群发展的共性有关。纵观这几大城市,自然旅游资源、政府管理和创新能力的指数较之中小型城市都非常高,但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很少,这说明大型城市群这两个方面发展较好,各城市的步伐较一致,因此自然旅游资源以及政府管理及创新能力在整个动力模型中权重就被忽略了。
第二,服务水平占的权重最大。大型城市间入境旅游业的竞争在于各方面的综合竞争。服务水平所占的权重大则说明各大城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服务水平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服务水平不高的大城市,大力引进、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业人才是提升其入境旅游业的关键。
第三,城市国际知名度对于加快发展大型城市的入境旅游业至关重要,重要性仅次于服务水平。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很难吸引到入境旅游者慕名前来,相反,一个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城市是旅游者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第四,文化氛围对于发展入境旅游业也是必不可少的。游客景仰中国文化,在欣赏自然景观、浏览古迹的过程中,走进历史,感受异域文化,产生思想共鸣,这样才能使旅游者效果达到最佳境地,体会到旅游的深刻价值。此外,城市文化氛围,居民、旅游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对旅游业影响活动很大。
第五,对外开放、区位因子占的权重也是比较大的。两者又是有联系的。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沿海城市、内陆对外开放力度不一。处于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城市一般来说经济区位、自然区位都非常好,对外开放也比较早,造成该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也比较大。因此吸引的国际游客就比较多。
三、中小型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
Y=0.0411A+0.000000B+0.00000C+0.0126D+0.19188E+0.1287F+0.000000G+0.2571H+0.09944I+0.14787J+0.000000K
第一,从这个动力模型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氛围、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政府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所占权重为零。这个结果和大型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文化氛围、服务水平在大型城市中的权重很大,在中小型城市中却为零,这个结果和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结果不谋而合。因此中小型城市吸引入境旅游者最关键的不在于服务水平的高低、基础设施的好坏、文化氛围的浓淡。至于政府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每个城市发展水平比较一致,故而体现不出其重要性。
第二,旅游环境在中小型城市旅游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可看到入境旅游收入排名前几位的中小型城市旅游环境都非常好,如中国最休闲的城市苏州,最浪漫的城市珠海,都以其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自然旅游资源对中小型的城市来说仅次于旅游环境,这也在情理之中。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才是吸引的关键。众所周知,中小型城市由于其规模和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没有一些大城市所拥有的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中国特殊的入境客源结构即观光游览的比重远大于休闲度假。因此,中型城市在区位优势不是非常明显的情况下能够吸引国际游客,关键在于他们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
第四,区位在中小型城市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中小型城市中入境旅游收入名列前五名的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珠海、泉州、苏州、中山、佛山。他们和其他一些旅游城市相比,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他们地处沿海一带,自然区位非常好,又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城市,距离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上海、广州、深圳非常近。很容易吸引来这三大都市的入境旅游者。
第五,对外开放对于中小型的城市发展入境旅游业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中小型城市中入境旅游收入名列前五名的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他们同时都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无论是开放时间还是开放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一些城市。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很多来华的投资者、商务旅游者甚至一些观光的游客。因此,这些城市的入境旅游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四、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的综合结果分析
第一,该动力模型是用相关系数拟合的方法来建模的。但从模型的分析上,可看到每个因子在入境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权重和单个动力因子与入境旅游的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有的因子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很强,所占权重也很大,如政府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对入境旅游收入的贡献。有的因子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关性也较强,但所占的权重几乎为零或不大,如对外经济联系这一动力因子。其原因是综合考虑了各个因素,比相关系数这一单变量的分析更为准确。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动力模型前的各因子的系数,这说明各因子在入境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权重,这样我们可明显看出在现阶段一个城市要发展入境旅游,增加入境旅游收入所做出的投资,投资额侧重于哪一方面会有较好的收入回报。这对于发展入境旅游业是指导作用的。还需说明的是,各因子前的系数看上去都不大,甚至可以认为很小,但是这些系数后面的因子的数据是巨大的。因子前面的系数只要不是为零,该因子和入境旅游收入关系密切。通过三个城市的随机抽样,事实证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的创建还是比较成功的。
参考文献:
张悦.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子量化分析及研究[D].上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