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战争年代”

2008-12-29 00:00:00段立欣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1期


  哥大我两岁,打小就爱装老大让我服他。我确实挺服他,因为他天天爬树掏鸟蛋,考试还能拿100分;他用一个铁罐头盒装上煤摇摇摇,就能烤出喷香的土豆;他做的弹弓绝对是指哪儿打哪儿;他可以赢回一书包玻璃弹珠和圆牌。
  每次出去玩,我总是累得脸红脖子粗的也非要跑在哥前头。代表我领导他了。有一次就是这样只顾跑不看路,险些掉下水井里。多亏老哥眼疾手快,一把拽住我的脖领子,然后跳着叫骂是哪个王八蛋偷了井盖。
  小学时我俩是冤家。他经常挨打,一个人犯错误的时候自然是免不了的。我们两个人都犯错误的时候,老爸说,你是哥,你大,就知道带妹妹疯,所以挨打的就是他。他不服气,于是开始报复,晚上趁我睡着,拧开钢笔,往我脸上挤钢笔水。有次他居然还把姥姥的止痛片塞我嘴里。我惊醒过来,刚要开哭,被他捂住了嘴。他威胁说,敢哭,一哭你就中毒死了!
  战争的结束是哥五年级的时候,那天他早放学回家。把门反锁了,不让我进去。我把走廊的一把椅子拉来站上去,隔着门上的玻璃窗朝他挥拳头!看着里面抱着半个西瓜啃得欢的老哥,我的傻脾气也上来了。握紧拳头朝玻璃狠砸过去!“砰”的一下,我的手没事,玻璃裂开了长长的几道缝。我俩都不动了。
  因为玻璃,我们休战了,商量着怎么不让爸爸妈妈发现。后来决定用一张明星画贴上去挡着。我贡献出我当时剧崇拜的大明星——郭富城。直到过年前收拾房子,老妈拿下“郭富城”准备擦玻璃时才说:“这玻璃什么时候破的?”我和哥一个帮忙拿着干抹布,一个帮忙拿着湿抹布。歪着头,露出单纯无辜的表情。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打架了。
  我上初一时,哥初三。一幢教学楼,我三楼,他一楼。一天晚自习,不知道哪来的几个社会上的小混混在楼下大喊:“贝蓓,下来,多久没陪哥哥了,上什么课,玩去呀……”我在三楼根本没听见,在一楼的老哥可爆了,拿着后面一个破椅子往墙上一摔,单提一凳子腿就追了出去。据说满走廊都听见老哥在喊:“丫有本事站那儿别动,看老子不废了你……”
  估计那镜头有点像古惑仔超酷亮相,可惜我没看到。等他出去,那几个坏小子早被保安“请”出去了。他一肚子火没处撒,直奔三楼来找我。其实那次完全是一个误会,那几个混混找的是其他班一个叫贝蓓的女生,同名罢了。老哥知道自己有些鲁莽了,当着我的面,脸上过不去,那天在走廊里还解嘲呢。“我知道不是你,呸,和我老妹同名就是找打!”切,真能忽悠。
  再后来我和哥都长大了,他不再淘气,上大学还找了女朋友,第一次打工挣钱给我买了一双旅游鞋,可惜小了两个码。
  一年前,哥和嫂子都飞到英国上学去了,每次发邮件他都坚持要我用英文写,因为他想我也去那里读书。可我不喜欢老外,我写信告诉哥,那次考雅思,我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话,剧紧张。我勉强朝那个外国考官笑了三次,他理都不理我,我就更紧张了。所以没考好,所以我决定不去了。他在电话里像老爸一样叹气说:“那就算了,随你。”
  其实我挺想哥的。那就写一篇作文《我的哥哥》寄给他吧,郁闷的是还得译成英文!
  
  编辑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