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恐惧症

2008-12-29 00:00:00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8年11期


  小露,女,今年高三毕业。电话中,她讲述了她的烦恼:
  
  心情故事……
  
  我害怕与人交往,害怕看到他人的眼神,与别人交流时,我会无地自容,神情慌乱。我能想象得到别人会用怎样异样的目光看我,他们会惊诧于我的表情,因为我的表情实在太可笑,太奇怪了。我现在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很多。
  高中以来我一直是就读寄宿制学校,每天我都不敢和老师、同学直面交流,和他们说话,我会脸红,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实在无法逃避时,我就回避他们的眼睛,如果让我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话,我觉得自己会崩溃。我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了,以前和父母说话还好,现在放假在家,我发现和父母说话也有这种感觉了。我就这样每天守在自己的房间里,过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日子,我讨厌这样的生活。
  我记得高中以前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而且朋友很多。由于学习很好,老师也很喜欢我。初4HVNE11p7gbPeABBR+k/Eg==三时同班的一位女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好像对我有不满(嫉妒我的成绩),就鼓动其他同学不和我玩,而且只要我和谁好,她就会横插一杠子,说我的坏话。那段时间我很消沉,开始不相信友谊和朋友了。初三毕业,父母把我送到寄宿制学校上高中,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我更不敢轻易和别人交朋友。我很多次央求父母给我转学,可他们不理解我,说寄宿可以锻炼我的独立能力。有一次同桌问我一件事情,我正做作业呢,头也没抬就回答了她,她说:“你怎么这样的表情啊?”我现在还记得那句话,我相信当时我的表情一定是怪异的、是不同于一般人的。慢慢地,我开始不敢看别人,特别是不敢看别人的眼睛。
  
  咨询印象……
  
  小露的表达非常清晰流畅,声音甜美,我全然想不到这是一个和他人说话会慌乱的女孩。电话中我试图让她想象我和她是坐在一起谈话,她说不能,如果我和她坐在一起,她就会紧张。她对自己的问题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反思,自己也努力想做调整。
  从小露的描述看,她现在患有一定的交往恐惧,持续时间约三年,该症状对她的学习、交往均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自己无力摆脱。这种症状需通过心理治疗方能有一定的效果。
  
  咨询建议……
  
  1. 与心理医生预约,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并逐步达到正常交往。小露表示能接受心理治疗,她认为自己不缺乏交往技巧,而是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2. 针对目前小露的交往紧张心理,可以采取一定的放松治疗。想象自己在一个人多的环境里,那里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等等,有人向你走过来,与你交谈,你开始紧张、不安,没关系,继续!你觉得自己难受得不能承受了,稍稍停一下,放松——深呼吸——,情绪平稳了,再继续!你牵强地和他聊着,你还是局促、慌乱,当觉得很难受时,稍稍停一下,做深呼吸——放松……就这样尝试,直到自己在想象中能与他正常说话交流了,那么再换一个人。
  3. 每天与父母做一些简单的交流,并让他们说出你的表现,或许你的表现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4. 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质,也可以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咨询后记……
  
  1. 令我欣慰的是,小露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通过心理咨询来求助,这是一种健康、文明、安全的求助方式。我鼓励她,遇到自己不能排遣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时,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我相信小露的症状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一定会得到改善。
  2. 由此案例中,我看到青少年及时求助的意识不强。假如在初三时,当她对朋友开始不再信任,情绪开始低落,性情开始改变时,就能勇敢地与心理老师交流,那么她的高中三年或许就不会在恐惧与不安中度过。
  3. 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同伴交往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交往,可以全面了解自己,可以加强交流学习。但由于交往经验和技巧的缺乏,以及对自我了解的片面,他们很容易在交往中受挫。那么家庭以及学校,在青少年交往方面,加强指导与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交往心理,培养正确的交往技巧,帮助他们形成和谐的交往环境,从而使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