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正忙着与波兰作战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要求建造一批新战舰,瓦萨号便是其中最大的一艘。三年后的一天,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码头上挤满了人,他们都是来参加一艘新的战舰——瓦萨号的首航仪式的。在那个时候,瑞典正在波罗的海上称霸,瓦萨号代表了国王的野心。
然而,当瓦萨号驶离码头数分钟后,突然向右倾斜,海水一下子从炮口灌进了船舱。在岸上人们的目瞪口呆中,瓦萨号很快就沉入了斯德哥尔摩湾的水底。瓦萨号的沉没归咎于设计不当——它被安置了太多的重炮,然而却没有足够的压舱物,最终导致了它的重心过高。再加上首航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不沉才是怪事。
瓦萨号这一沉就是三百多年。直到1961年,它才再次浮出水面。打捞专家花了五年时间才把它打捞出水。瓦萨号在水中泡了三百多年,人们使用聚二乙醇置换木材中的水分,防止整条船收缩变形。上个世纪90年代,瑞典人建造了VfK6A+prV1bdxYXaTQmx6+lS7a43FSk7yUEIamcbZG0=一个新的博物馆专门用来陈列瓦萨号,瓦萨号向一般人开放。
然而,开放后第二年夏天,瓦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在瓦萨号的木质横梁上出现了硫酸盐的结晶——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人们认为,那年夏天特别的潮湿,而且一年就有数十万游客参观瓦萨号——毫无疑问,他们呼出的水蒸气会让瓦萨号周围变得更潮湿。这种潮湿的环境导致了硫酸盐的出现,为此,博物馆专门安装了空调,让瓦萨号处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
然而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专家研究发现,瓦萨号的“疾病”比人们想象的更严重:它很可能被数吨硫酸吞噬,这些硫酸就在瓦萨号的体内。硫酸不会凭空产生,当然也不是人为制造的。它有一个令人惊奇的来源,那就是瓦萨号三百多年的海底生涯。
瓦萨号沉没在斯德哥尔摩湾水下三十多米的地方,那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厌氧细菌能够把较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硫化氢(H2S)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硫化氢慢慢地渗入瓦萨号的橡木横梁中,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然而硫化氢不总是稳定地存在,在木头里面它会逐渐地分解掉,只留下硫元素。
于是瓦萨号就带着这些硫元素再次浮上水面。在含有氧气的环境中,硫会逐渐氧化,与水蒸气结合,最终形成了木材的噩梦:硫酸。这个过程本来比较缓慢,然而瓦萨号有点不幸——它拥有近万个铁质螺栓,而三价铁离子恰恰能充当合成硫酸的催化剂。专家估计,如果瓦萨号上的硫元素完全被氧化,那么将产生多达5吨的硫酸。
对瓦萨号产生直接威胁的是氧化产生的硫酸使木材中的木质素水解,这会使木材强度下降。但是直接清除那5吨硫酸是很困难的,应该从清除木材中的铁催化剂入手,尽量减缓硫酸合成的过程。当初,用聚二乙醇处理瓦萨号,防止它缩水变形,这种处理方法是得当的。然而,那时候很少有人考虑到硫的问题,这颗化学“定时炸弹”就是在那时种下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沉船都被安上了这种“定时炸弹”?答案是:是的,但是哪个都没有瓦萨号严重。当时,为了防止俄国长驱直入,瑞典人封锁了斯德哥尔摩湾的两个入水口,湾中的海水更像是死水。再加上污水的排入,斯德哥尔摩湾的硫元素变得特别丰富。与瓦萨号相比,另外一艘瑞典沉船克伦纳号的危险就小一些,因为它沉没在波罗的海。而英国的玛丽·罗斯号似乎更幸运,因为它沉没在公海。
瓦萨号的命运现在尚不可知,但是它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很多文物正面临着各种化学威胁。例如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正面临酥碱病的威胁——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是导致酥碱病的重要因素。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