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之礼法知多少?

2008-12-29 00:00:00曹保顺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8年5期


  何谓“冠”?无非是古代君主、官员头上顶的帽子而已。然而,只要大体浏览一下中国传统的关于冠帽的习俗制度,便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心态中,帽子是颇有些特别意义的。
  在古代社会中,帽子总与种种礼法规则发生联系。今天我们戴帽子有时也须遵循一定之法,然而古人戴“冠”的礼法、制度却更为繁复。《礼记·典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这就是说,古时男子到二十岁才举行加“冠”的仪式,所以“冠”礼实为古代男子成年之礼。然而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加“冠”。《释名·释首饰》这样说:“二十成人,士人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显然,“冠”唯有贵族才可戴在脑瓜顶上。
  古人凡是遇到比较重要的场合,都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主爵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又没有戴“冠”接见臣下,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避进入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的确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敢随意亵渎。
  “冠”之所以每逢重要场合而不可免,是因为在这种场合特别需要正名分、别次序,充分施展“冠”的礼法制约功用,因而“冠”只为贵族阶层所专有,与普通百姓无缘。然而,尊贵的贵族头上的“冠”,也因其尊贵程度的不等而各有差别。《周礼·弁师》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帽子(弁、冕)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冠”既用来标志人们地位的尊卑,戴“冠”当然也就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左传·僖公二十四》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礼法的“鹬冠”,终被诱杀。
  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兵事”戴韦弁,“视朝”戴皮弁,“祭祀”戴爵弁之类。“冠”因不同场合而各有所宜,原本当是以特定的“冠”来节制人们在特定场合的特定行为。而这种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卫献公召臣属孙文子、宁惠子来吃饭,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迟迟不见他们,而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应有的礼法摘去田猎的“皮冠”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引起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在古人戴“冠”须遵循的种种礼法制度中,最值得注意的当属“冠”礼。所谓“冠”礼,是汉民族传统的成年礼。我们的祖先以加“冠”的方式来实行成年仪式,足见“冠”决非寻常之物。具体来说,人一旦戴上了“冠”,则时时处处、举手投足都要受到“冠”的节制,以保证其人生旅途顺利通达。“冠”的这种功用,有“冠礼”祝词为证。古人“冠”礼要加“冠”三次,首次加缁布“冠”,完毕后主持仪式的“大宾”即对受“冠”者宣读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意思是:在这吉祥的日子里,给你加上成年的“冠”,抛弃你少儿的志趣,造就你成人的美德,求得长命百岁,大福大贵。第二次加皮弁,第三次加爵弁的祝辞也大同小异。
  由上可以看出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着服装和所处场合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须遵守的种种法规,而深层的含义则是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时时处处以此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编辑/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