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语言当成一种文化来看待时,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阿拉伯语中有一千多个名词用来指代骆驼的各个品种和不同的生长阶段,日语中的鱼名又多又细,英语中描述打猎时猎物的集合名词有几十个,这些都反映了相应民族的地理分布和传统经济形式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化特征。
我们汉语也一样。比如“竹”就是汉字的一个重要偏旁,许多常用字都以竹字头为部首,如等、笑、第、管、算……竹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重要的经济植物,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有关竹子的典故中,最耳熟能详的,是《世说新语》记载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说的:“何可一日无此君!”
也许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资格怜悯欧洲人。因为他们在17世纪以前几乎没见过竹子。这怪不得他们,因为欧洲压根儿不产竹。现在世界上的50多属、800多种竹子有三个分布中心,即包括我国南方在内的亚洲东南部、非洲热带和美洲热带,其中亚洲的竹子种类是最多的。
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属于禾本科,这意味着它们和小麦、水稻、玉米等许多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的确,见过竹子和稻麦的人,不难察觉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如它们的茎部有明显分节,分节处要比节间更粗。但是竹子和稻麦又有很明显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部分竹子都是木本的,茎竿比稻麦要坚硬得多。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在禾本科中。木本的竹子是原始类型,其他各种草本的禾草是进化类型。但是近十几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彻底推翻了这个传统观念,禾本科的祖先并不是木本,而是草本。今天在马来西亚和一些太平洋岛屿上牛长的一类名为拟苇的植物,据说和禾本科的祖先比较相像,都是生长于热带雨林边缘地带的高大草本。
森林的边缘地带是一个不稳定的生境,许多物种在这里相遇,展开残酷的竞争,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和乱世之人一样,禾本科的祖先渴望过上安顿的生活,于是有两条路供它们选择:一条,足进入森林,隐居于静谧的森林之中;一条,是远离森林,到广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在出路的选择上,禾本科的祖先们意见并不一致,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派分道扬镳,一派走进森林,一派走向草原,当然还有一部分安土重迁,选择留在苦难深重的森林边缘地带。竹子,就是走进森林那一派的后代。
热带雨林下的生活虽然静谧,却十分清苦。在这里,最高大的树木睥睨众生地遮挡了许多阳光,漏下来的部分又在途中被次高大、再次高大的树木和灌术层层盘剥,到达地面时已经所剩无几。这时候,竹子的祖先又有几条路可以选择,比如,像附生兰、凤梨一样背叛大地,死乞白赖地附着在乔术的身上以求得多一点的阳光,或是像腐生兰、大花革一样背叛绿色,奴颜婢膝地变成真菌的食客,靠向真菌乞食而生。
但是,竹子祖先不愿意失去尊严,它们决定自力更生,筚路蓝缕地在森林中打拼出自己的天地。于是为了和下层乔木竞争,它们一代代地拔高自己的身材,从几米、十几米一直拔高到几十米;同时,它们又一代代地强化自己的体魄,用石细胞层、木质化的纤维束等机械组织武装自己的茎竿;它们弃绝了先前的糜烂作风,不再年年过“性生活”(开花),以免消耗宝贵的体力,到最后,许多种类一生只能开一次花,结实之后就壮丽地死去。
就这样,竹子成了仅次于木材的优质材料。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建高强度的现代竹桥,其力学性能可与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相媲美,而且易建易拆。竹材的坚硬,正是竹子在残酷的自然选择面前艰苦求生的结果,这个科学事实,对于素来以竹为文化标志的中国人来说,或许也有精神上的借鉴价值吧。
编辑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