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服成为服装业发展最快的品种

2008-12-29 00:00:00邹锡兰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38期


  2008年9月15日,即中秋节的第二天,首届“9·15中国家居服日”在汕头拉开帷幕。家居服所倡导的“舒适家居生活”,和中秋佳节一道,将“家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国内第一个以行业命名的节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居服企业,也掀开了中国家居服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正如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会长李建华在致辞中所提到的,“迈出一小步,便是新高度”。
  
  “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作为一个西方的“舶来品”,家居服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家居服的巨大市场能量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越来越多的服装生产厂家,包括原来做文胸、保暖的内衣企业,如康妮雅、贝婷娜等,纷纷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上了家居服。短短十几年,全国专业及兼业生产家居服的企业数量超过了千家,并形成了初步的“企业集群”。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家居服专业委员会会长彭桂福介绍,目前中国家居服年消费额已逾百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成为了服装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种。
  “中国的家居服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家居服市场潜力的发挥还不到10%,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深圳凯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纺协家居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庆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产品属性而言,家居服是一类很特殊产品,不仅舒适,而且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因此,我预计不出3年,家居服将成为一种风尚,并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
  凯迪年轻率性的副总经理、总设计师马彬则更为形象地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平均起来,人的一天有8小时在工作、8小时在睡觉、8小时休闲,也就是说,加上节假日,人们每天有十几个小时是呆在家里的。家居服介于正装和内衣之间,随着越来越多时尚元素的注入,‘以家为活动中心’休闲方式的流行,将成为尚不为人重视的巨大空白点。”
  在汕头市洪兴(芬腾)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