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低温产品的逐渐普及,冷链物流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冷链物流的概念出发,结合冷链物流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如何将延迟策略应用于较一般常温物流系统更加复杂的冷链物流系统中,并提出了延迟策略在冷链物流中的具体实现方式。在冷链物流中应用延迟策略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提前期,又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差别化需求,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个冷链物流的竞争力。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冷链物流采用延迟策略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冷链物流;延迟策略;供应链;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1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医药、轻工、化工、电子等各行各业对冷冻冷藏产品的需求都在增长。冷链物流作为特殊的物流产业,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以致阻碍行业发展。就食品行业而言,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藏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其中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取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据统计,常温流通中果蔬约损失20%~30%、粮油15%、蛋15%,肉3%,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因此,必须在冷链物流中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冷链
1.概念
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冷藏冷冻类商品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最佳物流手段保证商品质量、减少商品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
(1)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2)加工食品:速冻食品;肉、禽、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特殊商品:药品。
2.冷链物流的特点
(1)质量安全要求高:
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采购、加工、储藏和配送,到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2)时效性强:
冷链物流商品大部分是易腐、生鲜食品,保质期、保鲜期短,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的同时,还要快速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 中。
(3)运作成本高:
由于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的物流系统,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无论是固定投资成本、管理成本还是运营成本都比常温物流系统更 高。
由上可知,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一种供应链系统。对冷链物流的研究应从供应链的全局思路出发,使整个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即追求全局优化而非局部优化。因此,冷链管理的目标就在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冷链物流模式如图1所示:
二、延迟策略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我国冷链企业面临新的市场环境,顾客需求越来越显现个性化、多样化和快捷化趋势,这对于运营难度更高的冷链企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传统上我们习惯将产品划分为功能性产品和创新性产品,实际上低温产品自身特点和它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它不能被简单地归为其中一类。事实上,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低温产品的需求有很大差异,我们很难准确预测到产品消费需求的数据。如果按照不准确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则势必造成大量库存或者缺货,但要等收到零售商的具体订货单后再进行生产则延长了提前期,这都与顾客的需求有很大的偏离。因此,本文提出将延迟策略应用到冷链中,可有效地利用总体需求预测的信息(较单品需求信息更为准确)、缩短提前期,并有效降低冷链总的交易成本,从而提升整个冷链的竞争力。
1.延迟策略
延迟策略(Postponement)是指将供应链上的客户化活动延迟到接到客户订单时为止,即在时间和空间上推迟客户化活动,使产品和服务与客户的需求实现无缝连接,从而提高企业的柔性以及客户价值。
延迟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尽量使产品保持中性状态(标准化),以实现标准部件规模化生产,并且通过集中库存减少库存成本,同时使客户化活动接近客户,增加应对个性化需求的灵活性,且缩短提前期。其明显优势就在于将推式的规模效应和拉式的快速响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时,供应链便改变了“鱼”与“熊掌”的背反关系,集规模与变化于一身,即实现了供应链的“两高一低”(高运作效率、高客户价值和低库存成本)的目标。
2.延迟策略在冷链中的应用
我们把在推动阶段和拉动阶段之间的分界点称为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如图2所示。根据CODP在供应链上的不同位置,延迟策略可以分为供应延迟(供应商内部延迟)、制造延迟(总装配延迟)、交付延迟(物流延迟)和服务延迟(售后差异化服务的延迟)。对于供应延迟、制造延迟和服务延迟的讨论已有很多,这里主要分析交付延迟,这也恰恰是现阶段在我国冷链中最有价值的应用。
物流功能与制造加工功能是整个冷链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运作的必备条件。由于第三方物流能将物流功能与制造加工功能融为一体,并实现专业化、规模化运作,许多制造商已将部分制造、加工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降低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提高了快速响应能力。随着整个冷链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冷链上各节点企业由竞争转向合作,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将越来越紧密,这为交付延迟业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物流企业通过参与冷链部分过程,针对自己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研究,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资源的增值型交付延迟服务模式。交付延迟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仓储型交付延迟
拥有大型仓储冷藏冷冻设施的仓储企业除了基本的冷藏冷冻服务外,可以提供很多流通加工的增值服务,比如:为解决鲜肉、鲜鱼在流通中保鲜及装卸搬运的问题进行低温冻结加工,并根据有效期负责先进先出;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情况较大,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进行人工或机械的分选加工及分量大小分级;配合客户营销计划进行成品的特色化包装和组合(如不同产品捆绑促销时提供商品的再包装服务);满足客户销售需要而提供的成品标记服务(如为商品打价格标签或条形码);按客户要求添加营养成分、牛奶的灭菌等。在冷链中,这些增值服务可以被延迟到距顾客最近的物流节点,如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从而实现交付延迟。
(2)承运型交付延迟
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对时间敏感的产品提供准时的运输服务,保证及时交付;对温度敏感的产品提供可靠的特殊服务(如冷藏、冷冻运输),并提供全程追踪实时报告;开展冷冻冷藏产品的多式联运,缩短冷藏运输运达期限等。承运货物运输的快运公司、集装箱运输公司等从事此类交付延迟。
(3)货运代理型交付延迟
订舱(租船、包机、包舱)、托运、仓储、包装;货物的监装、装卸、集装箱拼装拆箱、分拨、中转及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报关、报检、保险;内向运输与外向运输的组合;多式联运、集运(含集装箱拼箱)。
(4)信息型交付延迟
以信息技术为优势的物流服务商可以把技术带入物流作业安排中,例如:向供应商下订单,并提供相关财务报告;接受客户的主要问题,并提供相关财务报告;利用对数据的积累和整理,对客户的需求预测提供咨询支持;运用网络技术向客户提供在线的数据查询和在线帮助服务。
(5)第三方物流交付延迟
向客户提供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物流作业流程进行再造,甚至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对客户物流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以上几种应用于冷链中的交付延迟,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是仓储型交付延迟和承运型交付延迟。
三、延迟策略在冷链中的实现方式
1.合作伙伴关系
不论采用何种延迟,冷链中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投入更多,尤其是对物流供应商来说,部分制造功能如执行最后的组装工序等,要求其在具备传统的仓储和运输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制造的专业技能,要进行这样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投资,并且面临被锁定的风险。对于制造商来说,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是很重要的,低劣的物流服务会直接导致顾客降低产品的满意度。因此,冷链企业必须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2.作业流程的无缝连接
冷链各方特别是低温配送中心要综合考虑各个约束条件,系统地规划和设计各个作业流程,通过时间管理、质量管理、系统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作业管理等实现流程的无缝连接,从而消除过程冗余。在运输环节中,通过在运输车辆装载全程温度记录仪,实现动态的温度监控;通过GIS和TMS管理,实现自动派车和行车线路优化。
3.核心企业的协调
冷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冷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链上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核心企业是冷链成员的利益协调者,是冷链的信息交换中心,是冷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以保证各个节点都能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品种和正确数量的产品,既不造成缺货,又不造成库存积压,把冷链的总成本减至最低限度。冷链中的核心企业既可以是制造商,也可能是分销商,甚至是物流供应商。
4.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
由于冷链对产品温度、质量安全、时效性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它必须配备更专业化、自动化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实现全程冷链的信息化。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昕.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