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环境改变剧烈,新竞争者群雄并起,许多企业已面临“不改革,就淘汰”的关键时刻。例如,受到石油涨价和美国经济衰退冲击,大型企业包括福特汽车、达美航空、通用汽车和可口可乐,都遭遇经营上的重大挑战;在咖啡市场风光多年的星巴克也陷入困境,决定今年关闭美国市场的六百家店面,并裁员—万两千人。
再成功的企业,都需要变革。
企业推动变革时,往往会遭遇阻力,尤其是来自员工,导致欠缺干劲,改革难以持续。甚至,领导人自己往往因为瞻前顾后,也成为变革的阻力。因此,日本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研究所教授一条和生在新书《企业变革管理》中指出,企业推动变革时,要掌握下列几个推动变革的关键,才比较可能成功:
关键一 小领域革新威力
重大的变革,是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若贸然全面实施,会有引发过度震荡、员工不安的疑虑。此外,有些变革并非一体适用,而必须根据不同的部门、部门的情况而有所调整。因此,比较稳当的做法是,从“小领域革新”做起。
例如,丰田汽车就同时具有集权的纪律和分权的弹性与创意。丰田的管理阶层体认到,生产线的第一线人员,才是最了解制程的人,因此,必须重视这些第一线工程人员,并赋予他们创造改变的能力,让员工勇于筑梦、大胆创新,在部门内就可以随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不必一定要是全公司的大规模改革,这样就可以在既有的集权式组织内,注入分权的新概念,促成公司的改革创新。
关键二 建立变革桩脚
企业推动变革,若懂得掌握公司内各部门的“意见领袖”,将更能事半功倍。
企业除了最高领导人之外,其实每个单位都有意见领袖,他可能是中阶主管,也可能是深得民心的资深员工。这些分散在各单位的意见领袖,是推动革新的重要“桩脚”,企业实施变革时,要加强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沟通,让他们深刻了解企业变革的重要性,再由他们发挥影响力,在自己的单位沟通、推动变革,阻力就会减少许多。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跟企业内部的意见领袖讨论革新政策时,重点在“沟通”,主要让他们充分了解企业为何在此时必须变革的原因与意义,并听取他们对企业变革的看法与建议,而不是讨好他们或进行利益交换,否则可能会让改革的本意变质。
关键三 员工潜藏创意金矿
企业变革的定义已然改写,以往看重明星CEO领导改革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企业变革的成功关键,主角是员工。
企业改革一般都把焦点集中在明星CEO身上,例如奇异的威尔许、日产的高恩等。有改革魄力、具个人魅力的领导人,最容易受到瞩目。其实,员工是企业变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却被忽视。领导人往往只看到抗拒变革的员工,却忽略了其实也有许多员工认同企业必须改革,并且是一座意想不到的改革创意金矿,能够提出令人惊喜的好点子。
关键四 在体质不错时进行
企业变革必须在营运情形不错的时候就进行,而不是等到业绩下滑、危机显现的时候才想到要改革,那就太迟了。以日本电信业龙头NTT集团旗下的NTT Data为例,它在营收连续十六年成长、经营一帆风顺时,社长山下彻认为必须“居安思危”,于是展开组织变革计划,描绘企业十年后的愿景“GlobalIT Innovator”,决定发展方向与行动准则,跟全体员工彻底沟通,一起透过改革让公司进一步向上提升。
关键五 珍惜说真话的员工
以往谈到企业变革管理,大多是由具雄心远见的领导人主导,而员工往往安于现状而抗拒变革。然而,在CEO光芒逐渐褪色的年代,网络时代的“Me Generation”兴起,变革情势开始逆转。
如今,许多头脑灵活、广泛汲取新知的员工,看出环境的变化趋势,提议公司应该改革,而领导人却瞻前顾后,担心改革后会失去原有的顾客,产生难以掌控的状况,因而不愿贸然尝试,或只愿“浅尝即止”,甚至“走三步,退两步”,导致创新步伐停滞。
责任编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