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的青铜艺术

2008-12-29 00:00:00
世界文化 2008年6期


  宁静的尼日尔河,蜿蜒数千公里,从容不迫地流淌在西部非洲。她不仅灌溉着这里广袤的土地,而且世世代代哺育着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非洲人引以为自豪的马里、松加依和贝宁王国文明。而作为贝宁王国文明象征的青铜文化,则是非洲文化艺术园地中绽开的璀璨花朵。
  贝宁王国地处西非几内亚湾沿海地区热带丛林的深处。作为中世纪形成的一个黑人王国,在它存在的八百年中一直是非洲大陆发达的文化中心之一。而青铜艺术正是在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发展成熟,进而达到艺术的顶峰,成为贝宁王国文明的象征。
  有趣的是,西非地区并不产铜,早先贝宁人所用的铜是骆驼商队从遥远的北非运来的。当时在西非,铜曾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贵重物品。后来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铜通过海上从欧洲大量运入贝宁王国,这为能工巧匠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非洲特有的艺术从而融入到青铜作品之中。有着古老文明的贝宁王国历史上却从未使用过文字。贝宁人一直通过铸造或雕刻在青铜或象牙上的图像记录着历史。人们可以从国王与王后的雕像、反映宫廷生活的浮雕中看到贝宁王国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而展现战争场面的铜雕则记录着王国开拓疆土的战绩。随着欧洲人的到来,雕像中又出现了洋人的面孔。王国的历史就这样在各种青铜艺术品中显现并留给了后人,而青铜艺术也在展现历史的过程中更趋完美。
  贝宁的青铜雕刻在十三世纪后就逐步演变成一种宫廷艺术。当时的贝宁国王供养着众多的艺术工匠,所有的作品为宫廷所有。大小不同的人物雕像和表现狩猎与战争场景的浮雕装饰在王宫的大厅、梁柱和回廊之上。15世纪至17世纪,贝宁王国的青铜作品更富有现实色彩,看上去更加生动逼真。
  除去人类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