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下着雪。我放学回到家,妈妈告诉我,内蒙的曹阿姨来北京了,爸爸妈妈要请她吃饭,我也得去。我很纳闷:平时爸爸妈妈的朋友来,我都可以不去,一是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二是我要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更何况这几天正是期末考试时期,学习紧张得要命,为什么非要我去不可呢?
到了那里,从他们的谈话中,我渐渐明白了……
十三年前,妈妈在南京读博士时,怀上了我。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住在学生宿舍里,每月只有两百多块钱的助学金。爸爸当时在北方上学,不在她的身边。妈妈既要完成学业,又要照顾好我,生活很不方便。
当时妈妈已经是大龄孕妇,反应很大,尤其闻不得学校食堂里的那股油烟味儿,吃什么吐什么。但是,为了保证让我汲取充分的营养,妈妈买了煤油炉和锅碗瓢盆,自己买菜做饭。每天,妈妈挺着个大肚子去菜市场买菜,拿着饭盆去食堂买饭,拎着开水瓶去开水房打水。
曹阿姨就是这个时候认识妈妈的。其实她和妈妈并不是一个班的同学,妈妈学的是文学,曹阿姨学的是哲学。在一个雨天,妈妈一手撑着伞,一手提着两瓶开水,曹阿姨正好也去打开水,就帮妈妈提着水瓶,一直送到宿舍。后来,曹阿姨干脆搬到妈妈的宿舍里,照顾妈妈。买菜、洗菜、打饭、打开水、陪妈妈去医院检查……曹阿姨给予了妈妈很多的帮助。
因为是大龄孕妇,妈妈处处小心。有一次,妈妈感冒了,曹阿姨陪妈妈去医院,医生开了药,妈妈却坚持不吃,就那样硬撑着,她是怕影响我的发育。曹阿姨买来生姜、红糖,给妈妈熬水喝。后来,妈妈的感冒好了,却落下了慢性咽炎的毛病,直到现在,咽炎一犯,就咳个不停。
当我在妈妈肚子里长到七个月的 时候,爸爸妈妈决定回到湖北恩施姥爷家去等待我的出生。为了减少旅途的颠簸,安全平稳地把我“运”回家,他们选择了从南京坐船到武汉,再从武汉坐飞机去恩施。爸爸妈妈至今都还记得离开南京的那天,曹阿姨和其他同学一起送他们的情景。
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来到了这个世上,医院的医生说,是个健康的女孩。三个月后,妈妈把我交给了姥爷姥姥,她要回到学校完成她的学业。就在那年的夏天,曹阿姨毕业回到了内蒙,这一别,就是十几年没有见面。
说起这些,曹阿姨笑了笑说,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妈妈说,在那样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热心的同学和陌生人帮助过她,曹阿姨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临别,爸爸说,你应该好好谢谢阿姨。我发自内心地说了声“谢谢阿姨”,又深深地给阿姨鞠了个躬。
回家的路上,雪仍在下着。一片洁白的雪花落在了我的脸上,我望着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年前的那个冬天,曹阿姨搀着妈妈,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宿舍走去……
也许,那天晚上,我确实耽误了学习,但我却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感恩!不仅要感谢养育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还要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叔叔阿姨、老师、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