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尊重父母

2008-12-29 00:00:00
中华家教 2008年6期


  一位苦恼的父亲:儿子一年年长大,却一年年不尊重我了。我为他又做饭又洗衣,照顾得无微不至,他的要求我都想办法满足他,可他是怎么对待我的呢?那天我下班有点晚,他踢球回来一看还没做饭,就不高兴地埋怨我;我省吃俭用给他买了电脑,他却说:“以后我不在家,你和我妈不要动我的电脑,你们又不懂,动坏了怎么办?”他为什么这样不尊重我呢?
  
  专家点评:
  
  孩子不尊重父母,在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不是个别的现象,症结何在呢?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往往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人往往都“以孩子为中心”,只要宝贝高兴,大家都开心;宝贝要是不高兴了,看谁敢笑。正是这种心理基础,父母整日“挖空心思”地想如何“伺候好”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孩子从小就认为父母为我做饭,逗我开心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父母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讨好孩子的味道,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惹孩子生气。
  另一方面,孩子的心理需求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着变化,年幼时孩子希望从父母那儿得到保护和关心。少年时,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自己的选择及独立要求,在择友、人生定位等问题上的指导。因为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父母无法达到时,威信自然下降。
  再者,随着新知识不断出现,孩子往往掌握了目前“最时尚的技术”,如电脑,父母们则相对落后,因此在这些潮流面前,父母的话越来越没有分量。
  
  应对策略:
  
  父母们应建立起让孩子尊重自己的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对他的照顾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值得尊重和感激的。首先,父母们得调整自己的“心理地位”,做到与孩子平起平坐。其次,父母们要“自重”,在一言一行中透露出“我是你的父母,是不可以小看的”信念。再者,改变以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当孩子对自己有不尊重的表现时,应指出其错误。另外,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还需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父母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敦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只要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就要让他独立完成,父母不要包办代替。
  在工作生活方面,父母应该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努力工作,勤奋学习。既可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优秀父母形象,也能不断自我成长,使孩子敬佩自己。父母除了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外,还应学会做“能给孩子排忧解惑的老师”,“能与孩子谈天说地的知心朋友”等等。也就是说,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与孩子做深层次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