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即“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女儿读小学四年级时,我在新浪网站以女儿的小名为名字建立了“天天博客”,把孩子的作品贴在网上。自此,不爱写作的女儿迷上了作文,开始动脑筋写东西了。
和许多年轻父母一样,自从女儿出生后,她走的每一步都倾注了我们很多的心血。
国画兴趣班、书法兴趣班……我们每天都在为女儿设计着将来的路。可是不久,我突然发现天天不喜欢这些家长安排的“爱好”,慢慢地她就不爱去这些兴趣班上课了。考虑了整整一个星期后,我决定尊重女儿的天性,顺其自然,不再强迫她。
天天读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写作文。每个星期,老师都要按照教材的单元要求,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有时候是描写景物,有时候是记录事件。寒假前夕,老师在布置寒假作业时特别要求,至少写两篇日记。天天开始还很听话,很早就完成了日记。我让她多写几篇,可说尽了好话,她也不写。回想以前让她写作文时的艰难,我很着急,因为我深知写作对于一个孩子将来发展的重要性。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喜欢写作?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和网络打交道。一些名人纷纷在网站上建立博客,我有时也会浏览他们的博客。看着看着,就突发奇想:能不能用博客来调动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呢?
回到家里,我对天天说,好好写作,爸爸把你的文章在网上“发表”。天天开始还不相信,自己的文章怎么可能在网上发表呢!于是,我就用她的小名在新浪网站上申请了一个博客,并取名“天天博客”。
“天天博客”的第一篇文章,是她参加比赛并获奖的作文《龟兔的第二次赛跑》。作品“发表”以后,一些网友给予了关注(这些网友大概都是孩子)。“水中仙”回帖说:哈哈,真有趣。乌龟真聪明!“七彩飞龙1997”回帖说:你写的龟兔赛跑,真有意思,我要多多向你学习……
也许是满足了孩子的自豪感吧,天天这下来劲了。每天作业做完后,她就在自己的作文本上进行“创作”。由于正值春节,孩子走亲戚、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接触的事物自然很多,这些都成了她笔下的题材。每次写好后,我就帮她把文章打出来,即使错别字也先不修改,放在“天天博客”的草稿箱里,让她自己第二天修改。天天修改后的稿子我再看一遍,帮助她把一些病句和没有改掉的错别字改过来,并且告诉她为什么这样修改。最后,才传到网上。
天天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几乎每两天就有一篇新作问世。《下雪喽》《谁在螃蟹肚里放了蛋黄》《赶年兽》《舅舅的制衣厂》《可爱的腰鼓》等文章,都是天天的所见所闻,有些题目连我们大人也想不到。网上跟帖的人也越来越多,写作也渐渐成了天天生活的一部分。
访客中间,有家长也有孩子,他们纷纷对天天的“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东北的一位语文老师还对其中的一些文章进行了点评。网友们的点评,使得天天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很多。
后来,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鼓励天天写好后在电脑上自己打出来。如今,天天博客上的不少文章,从手写到打字,都是天天独立完成的。
现在天天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一种兴趣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