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顺差贡献的经济增速可能降低1%,但投资和消费贡献的增速应能保持平稳,经济增速仍有可能维持在10%以上的高位水平。
宏调难度加大
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直观性,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政府工作业绩的主要评价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重要的数字。回顾以往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和2004年预期目标都是7%左右,但实际增长10%和10.1%:2005年、2006年和2007年预期目标都是8%左右,但实际增长10.4%、10.7%和11.4%。其中,2007年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往往要高于政府提出的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
温家宝总理指出,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社会建设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主要是由于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同时,又要考虑到居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努力避免物价涨幅过大。
有专家表示,既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地增长,GDP增长保持在8%左右,还要调整好经济结构,CPI控制在4.8%左右,这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必然是个考验。特别是在美国不断降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外部环境下,宏调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今年,中央财政赤字预算拟安排1800亿元,比去年预算赤字减少650亿元。拟安排国债投资300亿元,比去年减少200亿元,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中央建设投资总计为1521亿元。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明显,需要加强金融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稳健财政政策将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二是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五是大力推进依法理财,抓好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控制减免税,严厉打击偷骗税等违法行为。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以贯之地继承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方针,“因为促使中央做出从紧货币政策决策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并没有变化,报告只是更加强化了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面对宏观经济数据方面利空不断,香港流感爆发引发市场忧虑,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亦在两会期间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控制在8%,CPI增幅控制在4.8%均显示中国的宏观经济依然向好,当前市场信心是影响股市最重要的因素。
8%“太低了点”
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指标制定是基于四个前提: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坚持“好字优先”:以人为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张兆安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体现了政府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客观而又清醒的认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社会建设上,这就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在节能减排方面继续加大力度,这一系列举措客观上可能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毛伟明认为“GDP的实际增速连续5年超过预期目标,且都达到10%以上,经济虽然仍处于平稳较快发展区间,但需要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国家今年继续确定8%左右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意在提示注意防范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预计今年经济增长会达到10%,他认为“经济的运行有它的惯性,现在连续几年都在10%以上,所以8%太低了一点。”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尽管受到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今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仍然会超过8%,只是与去年相比会“略有回落”,“因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未发生太大变化”。
国泰君安姜超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的目标为8%,这并不能理解为中国经济增速就会大幅降到8%以下。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每年的目标经济增速都是8%,但实际增速都会超出2%以上,“2008年顺差贡献的经济增速可能降低1%,但投资和消费贡献的增速应能保持平稳,经济增速仍有可能维持在10%以上的高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