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们的牛奶?

2008-12-29 00:00:00杨清林
中国报道 2008年10期


  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我们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对这样的企业,也要坚决整顿、处理,一个也不放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9月上旬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食品安全事故席卷全国,国人震惊。
  截至9月21日晚8时,因为食用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国共有39965名婴幼儿接受门诊治疗咨询,4人因肾衰竭死亡,其中12892人仍在住院治疗,症状较重婴幼儿104人。
  结石患儿的人数目前仍在增加。
  此次事件不仅引起全国家长的广泛关注,更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为此启动了和汶川地震同等规格的国家一级应急响应,举全国之力筛查、救治受此次奶粉事件伤害的婴幼儿。
  随着调查的深入,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等深层次原因也浮出水面。
  此次事件能否使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再上一个台阶,真正担负起护卫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任,民众拭目以待。
  
  数万婴幼儿同患“肾结石”
  
  9月9日,一则标题为《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的社会新闻报道出现在甘肃省媒体上,文章透露:自6月28日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已接受了14名患肾结石的婴儿。
  他们都来自甘肃省农村,不满周岁,曾长期食用某品牌奶粉。
  据专家介绍,肾结石的发病率很少见于婴儿,而在短时间内有如此多的婴儿患病,更为罕见。这则没有点出奶粉品牌名字的新闻报道由此引起广泛关注。
  当天,这篇新闻迅速在网络中被广泛转载,引起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更多的媒体采访后发现,患肾结石的婴儿不仅甘肃省有,湖南、湖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均集中有所发现,致病原因仍是食用了同一品牌的奶粉。
  9月11日,上海《东方早报》率先捅破窗户纸,其《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一文指出,甘肃14名婴儿患肾结石,都食用了三鹿奶粉。
  而就在这篇报道刊发当天,三鹿集团即发表严正声明称:三鹿是奶粉行业品牌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
  三鹿公司还称: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按照国家标准,对蛋白质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逐一的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因此,三鹿奶粉质量是合格的。
  三鹿奶粉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也是中国奶业市场中的佼佼者,其销售量一直位居中国奶粉市场第一。它也还是国家免检产品。
  没人相信三鹿奶粉会出现质量问题。
  一时间,事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致病元凶:三聚氰胺?
  
  9月11日,众多肾结石患儿的家长在惴惴不安中等待调查的确切消息。
  11日晚,卫生部发布公告称: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食用后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本不允许添加进饲料和食品中。2007年,曾因国内企业在出口动物饲料中添加了三聚氰胺,导致美国数百只宠物死亡,全球性的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一度被引发。 卫生部的公告揭开了三鹿奶粉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这个震惊国人的事实。
  随后,三鹿集团一改上午宣称没有质量问题的口吻,立即在晚间再次发布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立即全部召回此前生产的婴幼儿奶粉。
  
  蒙牛、伊利难进其咎
  
  9月12日,卫生部再次发布公告,要求各地卫生部门立即统计辖区内医疗机构接诊的患病婴幼儿有关情况,并于12日17时前上报,以尽快掌握患儿的发病及救治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诊疗工作。
  当日,卫生部还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从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随诊等方面,为做好相关患儿的诊疗救治工作提供指导。
  这时候,困扰了医疗卫生人员几个月的困惑终于解开:原来,许多孩子患病的原因竟然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所致。
  随着各地食用三鹿有毒奶粉致病的婴幼儿病历陆续上报,一个史无前例的食品安全事故浮出水面。
  9月16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全国109家乳制品企业婴幼儿奶粉的专项检查结果。
  结果显示:三鹿婴幼儿奶粉之外,包括蒙牛、伊利、光明、圣元、雅士利、施恩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内的22家企业奶粉中,也检出了三聚氰胺。
  一时间,各地指定的负责筛查和诊治食用问题奶粉的医院人满为患。
  致病婴幼儿数字也迅速增加,截至21日晚间,卫生部通报,全国已报告因食用婴幼儿奶粉致病婴幼儿病历39965人,死亡4人。
  致病人数众多,而且患者多是未满周岁的婴幼儿。毫无疑问,三鹿奶粉事件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一级响应:举全国之力
  
  事实上,在媒体刊发三鹿奶粉导致婴幼儿患上肾结石报道后,国家有关部委已高度重视此事,并积极开展调查。
  9月12日,由卫生部牵头,农业、公安、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及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随后赶赴奶粉生产企业所在地——石家庄,会同当地政府查明原因,查清责任,以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9月13日,国务院在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后,决定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响应。
  国务院同时决定:切实加强医疗救治,对因服用奶粉而患结石病的患儿实行免费治疗;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全面开展质量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有问题的全部召回;尽快查明真相,依法依纪处理,对添加三聚氰胺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严惩,对失职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
  在国家启动一级响应后,国家各部门都积极动员了起来:
  卫生系统专业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认真筛查诊断和医疗救治,同时,还深入基层,最大限度地寻找病人;
  质检系统动员150多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对全国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检测,并对所有乳制品企业派驻驻场质检员,全程监督企业生产;
  工商系统立即开展奶粉市场清查工作,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立即全部下架问题奶粉,并依法处理;
  农业部要求各地农牧部门迅速成立生鲜牛奶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小组,还决定对内蒙古、黑龙江等奶业生产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个重点县,以及奶制品消费重点城市开展生鲜牛奶质量安全专项监测;
  同时,对相关官员和责任人员的问责也相继展开;
  9月22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免去吴显国同志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同意李长江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
  此前,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被免去职务,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也被免去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也先被免去职务,而后被公安机构刑事拘留。
  
  问题奶粉暴露监管漏洞
  
  9月下旬,蒙牛、伊利、光明三大知名品牌的液态奶中也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三家企业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被国家质检总局撤销;
  9月21日,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公布,雀巢牛奶公司餐饮业1公升装纯牛奶发现“三聚氰胺”。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逐渐扩展为一个全国性和行业性的问题。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目前已经知道造成三鹿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不法的收奶站为了谋取私利,在收购的牛奶中加水,而为了在检测中过关,犯罪分子加入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使保氮含量合格。
  目前,三鹿婴幼儿奶粉被污染事件仍在继续发展之中,相关部门仍在努力减少此事件带来的损害。
  9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工作不力;必须认真吸取教训,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事故处理,完善检验监督体制,加强监管工作。
  综合监管各环节,首先,质检部门的免检制度给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此次肇事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就是质检免检产品,还有其他被查处有三聚氰胺的知名品牌均是国家免检产品。
  免检制度始于2000年,当时,为了避免工商、质检、政府各部门的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质检总局实施产品免检制度,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产品免于政府部门实施的质量监督检查的活动。
  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将免检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
  河北省政府的调查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已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食用婴幼儿奶粉后出现问题。但为了商业利益,三鹿集团并未及时上报到有关部门,也未按要求召回问题产品,直到8月初,才将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事报到石家庄市政府。而石家庄市政府在接到三鹿集团报告后,也隐瞒了一个月,直到9月9日媒体报道后才上报给河北省政府。
  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产品免检规定予以废止。
  其次,食品安全的分段管理制度尚需进行协调和完善。去年,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中,国家确立了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部门对食品安全分段管理,相互配合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的食品监管新体系。
  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求各部门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举报电话;对接到的举报,应当及时、完整地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而从今年3月开始,甘肃省陆续出现婴幼儿患肾结石甚至两名幼儿死于。肾衰竭的信息,并未引起卫生部门的足够重视,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到婴幼儿致病和致死的原因,也未将家长反映的食用了三鹿奶粉这一信息反馈给质检部门,对奶粉质量进行一次检验,从而导致事件继续蔓延和发展。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9月15日召开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坦率承认,中国的食品监管体系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此次事件,我们要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对食品监管体系进行改进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