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僧今何在
走在少林寺的寺院里,我看到的几乎只是游人。僧人们除了在寺院大殿前收香火募捐钱的或者摆摊代售一些法器、纪念品的之外,在寺院里只能够偶尔看见一两人而已,至于这些僧人是不是武僧,少林寺武僧的总教练释延王说,在寺院里从事这些商业工作的僧人都不是真正的少林武僧。真正的少林武僧除了学习文化和佛教知识之外就只是练武,几乎从来不参加寺院里的其他工作。并且,在游览时间里武僧一般不会在游览区出现。
现在少林寺的武僧有100人左右,大约占全寺僧侣的1/3。在少林寺,这些武僧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被称为一线武僧,大约有60人左右。这些人的功夫相比其他的武僧要高一些,也更加成熟。平时是作为少林寺武僧的主力和代表经常在外面抛头露面的,也称为武僧团。剩下的人全部为第二梯队,他们的功夫和资历相对低一些。平常,这些武僧,尤其是第一梯队的武僧,都在外地接受表演任务或者被全球各地的武术馆请去做指导。“平时有一半武僧在寺里就不错了。”少林寺的外联处主任郑书民说。
少林功夫,还能打吗?
郑书民说,少林拳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动作没有人能够更改。这在一方面可能阻碍了功夫的发展变化,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却使得少林功夫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因此,现在少林武僧习练的功夫可以说是绝对纯正的少林功夫。
现在的少林武僧习练时,练习方法除了淘汰了古时候那些时代特有的练习方法(如有了自来水之后取消了尖底水桶)之外还和以前传下来的方法基本相同。诸如铁砂掌、梅花桩、铁布衫之类的功夫都在少林武僧中存在。一些在实战中能够发挥威力的拳术在少林武僧中同样有人传承。并且,延王透露,少林寺已经订做了几批刀枪剑戟之类的武术器械。同国家统一的表演器械不同,这些订做的武术器械都是按照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真正兵器的规格制作的,为的是在器械练习中能够找回以前原汁原味的少林武术。所以,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少林武僧的实战水平绝对不会令人失望。
神秘的武僧生活
离开了游览区从侧门出去,等待着采访释延王的时间里我来到了少林寺左侧的石板路上。沿着路往上走,我终于见到了武僧。
在石板路的旁边,一个铁制的简易梅花桩立在那里。梅花桩的旁边便是一座二层僧房。房子外面的铁床架子上挂满了僧服,窗台上也满是洗过的球鞋。外墙上用白纸贴着八个打印的大字“非武僧团禁止入内”。
当我正打算走近看看的时候,一个穿着运动衣,看起来大概十几岁的小和尚从侧面走了过来,不客气地伸出一根指头指着我说:“这里不准游人来,也不准拍照,你到那边去。”等我亮出身份并搬出延王这张挡箭牌想借机和他聊聊时,这名小武僧仍旧板着面孔:“那你也先出去,要想采访先和领导联系吧。”
后来释延王告诉我,他是寺里的武僧,要想采访需和他们专门的教练联系才可以。从延王口中我知道,这些武僧每天除了训练之外都要和其他僧人一样做早课修习佛法,而且还要学习英语、历史等文化知识。他们在寺里同样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丝毫逾越。起床和睡觉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每天练武的时间大约有4个小时,和文化课的时间差不多。至于电影里说李世民为少林武僧开了荤戒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李世民自己就是佛教徒,怎么会下这样的旨呢?不过是后人杜撰罢了。”释延王笑着说。
采访到最后,在我一再的要求之下,延王终于和我一起来到了少林寺武僧的训练馆。这是一座彩钢材料搭建的临时场馆,位于少林寺旅游景区的右侧。场馆里面除了几个海绵垫子之外都是沙袋、石锁等传统的练功器械。延王说,这只是临时作为武僧们训练用。因为武僧练功的院子正在重修,不然在里面就可以看到梅花桩、练习铁砂掌的铁砂桶等练功器械。但是,传说中的木人巷、十八铜人是没有的。
场馆里,十几个大约年龄都在十几岁的武僧在练习基本功。他们的旁边没有教练。当我上去想和他们说话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回答问题的方式最多也就是摇头或者置之不理。就是延王叫他们和我聊聊也无动于衷。
最后,经过一番试探,我终于同一个年纪相对比较小,一口河南当地口音的武僧说上了话。他说他自己并不是河南人,来少林寺是因为与佛有缘。问起练武,他只说他每天练武大约8个小时。除此之外,他和所有其他武僧一样闭上了嘴巴。
释延王说,这个武僧之所以说他每天练拳8个小时是因为他们每天在少林寺规定的练功时间之外还会练习自己专门修习的拳法,这些就自己找地方独自练习,有的人是在后山,有的人是在宿舍,有的人就在天黑以后游人散尽的院子里。那个时候的少林寺将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可惜我们这些“外面”的人是看不到的。■
(邢勉骐荐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