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结束了,“老谋子”也没歇着,后面还有闭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大手笔等着他,但他开了一个完美的头,他的心已经放下了大半。
昨天面对记者,细数开幕式上自己的种种心情,老谋子给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打了100分,“当晚的一切应该说是完美。对伦敦肯定有压力,如果他们也用多媒体的话,短期内超不过我们。”
点火只彩排过两次
李宁飞天的环节最揪心
开幕式上,李宁手擎火炬、转体升空的那一刹那,张艺谋说,自己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大了:李宁手中的火炬有那么几秒钟时间好象要灭了,追光灯的中心几乎看不到火苗?张艺谋站在指挥台上,以为他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他说,最后“奔月”点火排练跟所有的影像合成在一起做的只有两次。前天晚上,那是第三次。在前面的排练中,曾出现过因为升空时火炬熄灭的情况。
“李宁是垂直地起来,身上有三道扣,起来的时候他要拉掉第一个。然后,就像跳伞一样,到空中再拉掉一个,然后把身体摆正。这时,火炬也不能脱手、身体也不能失常,摆正之后变成横向的开始飞奔。”张艺谋说,因为气压和风,火苗晃动了,从下面望上去好象遁形了,“好在没有灭,又上来了。”
哥俩作伴半夜排练
熊倪是幕后英雄
为什么点火选择李宁?昨天张艺谋透露说,考虑过各种原因,最后点火的人选实际上是圈定了三个:李宁、许海峰和熊倪。
但许海峰特别忙,搞射击的又不怎么运动。他到排练现场一看,就跟张艺谋说,嘿,这活是李宁的了。
熊倪是全程跟着李宁做排练的,俩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保密,两人每天摸黑去鸟巢练,每天从凌晨二三点一直练到天亮,这样整整坚持了20天。
“那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但最后上场的只有李宁一人。张艺谋动情感谢熊倪的付出:兄弟,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