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俨/译
很久以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新宿的西口一带什么都没有。我说那里“什么都没有”,并没有任何复杂的含义,既不是“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一提”,也不是“没有任何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真的是“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一片广阔的野地,荒凉、寂静、孤零零地在那里。而现在,那里却高高耸立着新的东京都厅以及鳞次栉比的办公楼和饭店。
现在,那里是不是比以前方便了许多,我说不清楚。不过,应该是比以前方便多了吧。因为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来来往往穿梭于此,或在这里上班或在这里购物。然而,对于我——村上来说,却并不觉得那有什么特别便利的地方。即使今天新宿的西口一带仍是以前那样一片荒凉的野地,我也(完全)觉不出它有什么不方便。倒不如说是它原来的那个样子更清静,更合我的心意。
那时,虽然还是一片荒芜的野地,但作为未来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人们就已经在这里铺设了一排排整齐的地下管道。每当我在新宿玩到深更半夜,嫌回学生宿舍或找地方住宿太麻烦时,而且,倘若天气又不太寒冷的话,我便常常和几个朋友来这里漫无目的地溜达。那时,这里还没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只有一群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地在这里消磨时光,等待黎明的来临。地下管道干净而安全,感觉就像是我们中间的一个伙伴,散发着亲密的气息。
一次,一位立志做摄影家的朋友为我拍了一张肖像照。那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的我刚好19岁,留长发,坐在水泥地上靠着墙壁在吸烟。我的身上穿着一件没有烫过的短袖衬衫,下面是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衬着脚上一双小羊皮靴子。看上去我好像正在跟人怄气,老不高兴的样子。脸上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仿佛是在说:“管它什么怎么样的,有什么大不了的?”当时正是下午三点,大约是在1968年的夏天。
我的那位朋友对这张照片颇为满意,便把它放大送给了我。以前我也曾写过,我并不喜欢拍照。但是,唯独这张照片,我却感觉拍得不错。因为,它把我那时内心里的东西清晰而鲜明地呈现了出来,粗大的粒子下面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气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然而,在经历了数次搬家之后,它却被我弄丢了。
至今,我还依然清晰地记得拍照后那晚的情景。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看见一个身材瘦削的少年孤独地蹲在那里。于是我走上前去与他搭话。他是立川高中的三年级学生。“我不想回家,”他说,“我的恋人怀孕了。但那个人……不是我。”至今我都还记得自己是如何笨拙地想要去安慰他,尽管任何的安慰都已无济于事。现在,他们都过得怎样呢?
每次,当我经过新宿的西口时,我总会想:很久以前,这里不过是那样一大片荒凉的野地呀!然而,想了又怎样呢?实在是毫无意义。■
(杨明丽荐自《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