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根基深才有生命力

2008-12-29 00:00:00齐殊燕
中国市场 2008年4期


  
  对于华冠的明天,肖英谨慎而又自信。她说:“如果能汇集到足够的人才,十年之内, 我希望能在华北地区有一席之地。我们也不排除选择其它模式的可能,我喜欢像屈臣氏那样,在市场上深扎下去,快速发展。不管是人还是企业,根基很重要,你比人家扎得深,你就更有生命力、爆发力。”
  
  商家喜欢利用浪漫,但零售本身并不浪漫。那些久在零售江湖闯荡的商业领袖们往往会被光阴雕刻出刚强的模样。所以,当肖英风尘仆仆却依然优雅、从容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的确很难把她与总经理的头衔联系在一起。但当她满怀深情地提起华冠时,我们才意识到,这就是北京市房山华冠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也曾“一惊一乍”
  
  女性在服务行业中总是有优势的。所以,在零售企业中,从收银员到营业员,凡是消费者能看到的岗位也确是被耐心和细心的女性占据了大半边天。但这也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女性越少,像肖英这样,能走上塔尖的更是凤毛麟角。肖英把此归结为“幸运”,但世上又哪有无缘无故的幸运?
  中专一毕业,学习商业企业管理专业的肖英开始涉足零售,进入一家商场,从基层做起。也许真的与零售有缘,不久,肖英就崭露头角,业绩骄人。但回忆起来,肖英最感激的还是在办公室主任岗位上4年的磨练。
  “办公室主任”是个苦差,不小心就会得罪人,有时还是领导的出气筒,尤其在领导矛盾比较多的时候,办公室主任要平衡各种关系,为领导们服务。肖英坦言:“也有想不通的时候,别人的不对,你要扛下来,领导想什么,你要想在他前面。有时候我也会想,这叫什么呢?还不如在业务部门,完成任务,拿奖金、拿奖状。”
  对于当时的工作状态,肖英如此形容:活得一惊一乍。“你正在办公室里写着什么,突然那边有人一喊‘肖英’,就噔地站起来;这边活儿正在干呢,那边又在喊‘肖英’,于是马上答应‘稍等,马上就来’。” 肖英说话极富感染力,在她的描述下,那段生活充满了戏剧性和幽默感。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服务过4任总经理,经历了12位领导,对于那4年的经历,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许只能想象。
  回头去看,那些曾经遇到的困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行事能力和态度换来了上上下下的认同和尊重,更重要的是那4年的积淀,对于肖英之后的职场人生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正如肖英所感慨的,有之前业务能力的锻炼,有中间办公室主任的升华,所以在走上领导岗位后,才有了把握全局的能力。
  谁的创业史上没有几件让人痛心的事呢?涿州对于肖英来说,既是一个充满诱惑和商机的福地,又是曾经损兵折将的伤心之地。按照华冠割据式滚动发展的战略,2003年,华冠踌躇满志地在涿州走出了异地开店的第一步,可是“非典”来了。肖英对当时的懊恼记忆犹新:“哎呦,怎么这么倒霉啊?刚跨出北京第一步就碰到了‘非典’,政府不许庆典,可是哪家商业企业开店不搞开业庆典啊!而且当时的华冠,实力没有现在大,还得上缴200万元租金,真让人上火。”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顶着巨大压力,4月28日涿州店静悄悄地开业了,没有轰动效应,每天都是赔钱。可“非典”一过,这块压在肖英心头上的石头就被拿掉了,华冠诼洲店业绩越来越好,并很快发展为涿州最大的商场。看到涿州喜人的市场前景,华冠又收购了涿州一家当地企业,并继续开店。可到今天已经关闭了3家店,这让肖英觉得很失败,痛定思痛,肖英总结出两个原因:当时市调就站在街上看到乌泱泱的人,却根本没考虑他们需要什么,仍比照房山和涿州的大商场模式开,结果业绩不如别人的好。另一方面,没有经验,当初光听人家信誓旦旦了,结果店经营好了,租金就翻了2倍。“以后,我一定会很慎重的。”肖英语气里充满了遗憾,但更多的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决心和气魄。
  
  六分之五的时间在工作
  
  零售似乎是一个永远在忙碌的行业。刚从外地赶回来的肖英还未来得及休整就忙着调整人员,进行谈话,还要张罗即将开张的购物中心,所以肖英说:“生活在工作中,工作在生活中,六分之五的时间都在工作。”
  对于华冠人来说,有一个画面是刻在每个人的心里的:创业初期,从超市筹备、装修到商品布局、货物码放,肖英都曾亲自动手去干。超市流量大的时候,她就站在几个啤酒箱上帮着维持秩序。那一刻,她在大家的眼里不只是一个指挥者,更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战斗员。肖英说:在创业阶段,领导者既要亲历亲为,还要捕捉很多生存的机会,既要埋头干,还要抬头看。而且,在那个时候,每次开张看到有那么好的效益,3个月就开一家店,特高兴也不觉得累。
  华冠发展得越来越大。以前,肖英每天每家店都要逛一圈,后来开车都逛不过来了,肖英感觉到:我管不过来了,企业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候要规范化,要大家一齐喊口号,一块迈“一二一”了。流程怎么去监督,怎么去调整?肖英提出:执行者要参与制定。“自己出的主意,自己点头认可的东西,他才能做得更好,而且他也会关注自己制定出来的东西,别人是否做到了,所以执行起来就特别顺利。”对于企业的这个阶段,肖英认识到:就是要规范企业,建流程,建体系,敢于推翻自己,适时调整。“我不同意在发展阶段告诉大家:十年后怎样,二十年后如何,3个月就得做一次工作调整。市场在变化,你不变化,期望以静制动是不可能的。”
  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华冠时刻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过去限死的物价开始放灵活了,一旦企业反应慢了,市场就会丢失。这个时候,需要店长的市场意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肖英立刻做出调整,把老店长调到总部,在一线启用年轻人。这一举措的效果立竿见影,华冠的毛利率很快就上升了。
  今天,人才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成了肖英的头等大事。她现在的一大乐趣就是把新老员工结合在一起,“他们的争执,我看得很清楚,我觉得他们都特可爱,我不去否定任何一方,因为他们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无论我将来的岗位是在前台还是后台,只有等接班人成才后,我才能放心地离开华冠。”
  
  咽下的一定是果汁
  
  在新员工的培训课上,肖英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是一位女性,管着好几千人,您爱哭吗?”对于这个让人意外的问题,肖英给出了更让人意外的回答:“其实,我特爱哭,我曾经是个女孩,今天是个女人,我的眼泪就是比男人的眼泪多,我为什么不哭呢?但我咽下去的一定是果汁而不是眼泪。哭,让我特别受益,哭出来了,不良情绪释放了,整个人也舒服了。很多总监都看过我哭,过后我也特别内疚。”
  作为女性,在商场上驰骋总有跟男人抢地盘的嫌疑,尤其是做到高层的时候,种种意料中、意料外的尴尬让人措手不及。当性别成为一种尴尬时,有人选择模糊它,可肖英偏不,依然温婉,依然浪漫,她有着女人天生的对美的追求。一有时间,她就去购物,买衣服,买饰品,然后不断地在镜子前试穿;她喜欢享受生活,抽空就去打乒乓球;她希望能偷得半日清闲,坐在安静雅致的咖啡馆,一定是靠窗的座位,看她喜欢的张爱玲、三毛,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一觉睡到自然醒;她很迷恋家庭的温馨,常常通过网络和在异国求学的儿子聊天,甚至会小女人般下厨做饭。但在工作中,你会发现她温婉的外表下也有大气魄,浪漫的同时不失理性和智慧。
  “很多人做到高层,心态上会有变化,确实会给工作上带来‘急’和‘暴躁’,这是做商业最忌讳的。情绪是相互传递的,领导者的急噪有可能通过你的员工带给消费者。正因为我一直不断学习,才有了今天的平静。”肖英道出自己的秘诀。这些年,肖英一直在坚持学习,续本、读研究生。在不断学习一些与商业管理有关课程的同时,还穿插上一年关于女性的课程。她说:“我真正发现学习的好处和当初学习的初衷是有区别的。当初去学习是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力气还有,可是招数已经不够用了,好像被掏干了的感觉,于是决定去听听成功人士前瞻性的研究、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得到了心理上的平静,我感觉这得益于自己内心的不断丰富。有准备,就不急不慌。过去很多迷惑的东西,也找到了答案。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带来了很多思考,工作方式也不同了。”
  房山区优秀共产党员、房山区优秀先进工作者;房山区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房山区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北京市第九届妇代会代表、北京市优秀创业女性、全国优秀创业女性、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6年 “房山区巾帼十杰”……肖英顶着很多很多光环,可她仍很谦虚地说:“没有这个企业,根本就没有我,我只是企业的代言人而已。”肖英最珍惜的是2004年,与任长霞同一年获得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一女性的最高荣誉。肖英珍惜这些荣誉,不仅是因为它们代表了自己曾付出的努力,更是因为这些荣誉给了她一个新的起点。
  谈起华冠的明天,肖英谨慎而又自信地说:“如果能汇集到足够的人才,十年之内, 我希望能在华北地区有一席之地。我们不排除选择其它模式的可能,深层次的发展,发展自有品牌,我更喜欢像屈臣氏那样,在市场上深扎下去,快速发展。不管是人还是企业,根基很重要,你比人家扎得深,你就更有生命力、爆发力。”
  
  (摘自《名牌时报•超市周刊》)(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