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包含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传统、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八个方面入手,对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行为之间关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大学生;体育行为
作为体育文化亚文化之一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和发展形式,是师生员工在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体育学习、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所形成并保存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据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以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形式来反映、传播精神和物质文明需要的各种文化现象。本文以华北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天津四省、市自治区的50所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首先把校园体育文化所包含的指标具体化为: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然后就这八个方面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做了具体的调查分析,并就如何通过建设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1来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探讨。
心理学认为,兴趣和爱好是活动的动力和产生基础·兴趣的产生要靠培养,而且有个“有趣一乐趣一志趣.三个最次的发展变化过程。体育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亦如此。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要求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把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运动技能的掌握看得更为重要。而学校体育的教学,恰恰主导着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形成和发展。通过体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莫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前提。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休育兴趣,已有很多研究。本文从兴趣的三个层次角度论述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体育认识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通过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发现:85.7%的大学生单纯将体育理解为娱乐、运动或者是脱离人身心发展的其他教育,仅仅为了发展力量和肌肉的运动,14.3%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前者21.7%能够主动参加体育生活,后者77.4%能够主动参加体育生活。由此可见,能够认识到体育本质的,绝大多数都能够有积极主动的体育行为,反观对体育还停留在表面认识的同学,只有小部分有积极主动的体育行为。
(2)体育情感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发现:大学生有浓厚体育兴趣的占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