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差异对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

2008-12-29 00:00:00
中国市场 2008年13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更密切,应运而生了众多的中外合资企业。然而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双方,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特别是中英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本文重点讨论了中英文化差异对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把握好这些文化差异,以促进合资双方的合作。
  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中外合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不仅是中国利用外国资金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是,必须看到由于中外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决策思维、企业行为方式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认识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对促进合资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中英文化差异的体现
  
  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人注重人际和谐,突出以家庭成员为中心。而西方人则奉行个人主义,体现平等和民主。比如,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体现的就是英美人的处世哲学。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如谚语 “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而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
   在跨文化交际方面。(1)称呼。英语中直接称呼“Mr. …”。而中国人直呼其姓会觉得不好意思或对人不够礼貌。但事实上却大相径庭。Helen Oatey说:“如果对西方人不直接称呼名字的话,他们会不太高兴的。因为他们觉得不直接称呼名字,表示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2)问候语。英语通常用的问候语Hi/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 /Good evening! 而中国人在问候时常说“你吃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但英语却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汉语中另一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英语中却认为是干涉他们的私事。(3)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您英语讲得真好。”“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西方人对恭维则表示谢意。如:“You can speak very good English.”“Thank you.”所以,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说:“No,I don't think so.”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在宗教信仰方面。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中国人春节有年假,对于企业中来自于英美国家的员工,圣诞节时也应安排放假。真正体现出合作双方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二、中英文化差异对中外合作企业的影响
  
   劳动态度方面。在合资企业中,外方管理人员常抱怨中国职工干活效率低,而中国职员则说外方管理人所定指标太高,为此,主管与员工之间常有矛盾。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长期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的。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劳动纪律松弛,转到合资企业工作,无法适应合资企业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工作和严格要求。
   权力范围与决策方式。在中国传统管理模式中,公司的领导人被看成是“家长式”的人物。在做决策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决策的制定是集体协商的结果,过程一般都比较长。而英美则推崇自我,重视自身价值,在决策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他们的决策多半源自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不征求中层管理人员或员工的意见。这些不同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的制定。
   对待谈判的态度。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在谈判中,中方代表多采取“和为贵”的态度,有时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如“我们再考虑考虑”,不直接回绝对方。而外方代表却坦率地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表明自己